肖忘書
我們已經數不清這是第幾次聽到“燃油大牛最終版”的說法了。但這一次,蘭博基尼極大概率玩真的了。Invencible和Autentica是一對雙生超跑,前者是硬頂,后者是敞篷。而且這兩臺異種大牛都是One-Off車型,也就是全球僅此兩臺。如此稀缺,拿來為“Aventador時代”畫個句號倒也合適。
這兩臺車的設計語言保持高度一致,縱向彎折式大燈為其賦予了極高的辨識度。再加上切割感強烈的下擾流板,整個車頭的改動力度堪比換代。而位于腰部的超大進氣口,以及高聳的超大尾翼,則讓它的攻擊性再次得到強化。稍顯遺憾的是,新車的動力核心并沒有給我們帶來驚喜。一臺6.5升 V12發(fā)動機能轟出780馬力+720牛 · 米的成績,完全對標Aventador LP780-4。看到這里我們才能確信,它倆的確是以現款大牛為底子打造而成的。
為了讓此次告別足夠體面,蘭博基尼在科技和用料上表現得無比慷慨。四輪轉向和蘭博基尼動態(tài)轉向都沒有缺席,全碳車身也不在話下。設計師將本就不大的中控屏完全拆除,并在那里加了兩個六邊形的空調出風口。如果你觀察得夠仔細,會發(fā)現Invencible和Autentica對六邊形情有獨鐘。尾燈、尾排,甚至是發(fā)動機艙蓋和尾翼支架孔洞,都使用了這一形狀。
在發(fā)布這兩臺車的同時,蘭博基尼也正式確認將于2023年推出下一代大牛。屆時新旗艦會裝備V12發(fā)動機和三臺電機,整個插混系統(tǒng)的綜合輸出穩(wěn)穩(wěn)超過1000馬力。如此看來,下一局“牛馬世紀大戰(zhàn)”必然會變得異常精彩。
雖然市場反響平平,但馬自達始終沒有放棄它的高端夢想。CX-90不僅僅是CX-9的換代車型那么簡單,它有更大的身材,更強的動力,以及更為高級感的科技總成。新車長度達到了驚人的5121毫米,配合頗具侵略感的車頭造型,整體辨識度相當出眾。而3119毫米的軸距,則為三排八座布局打下了良好基礎。馬自達給CX-90提供了兩種各具特色的混動方案,分別是2.5升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和電動機構成的插混,以及3.3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主導的輕混系統(tǒng)。其中更為強橫的后者,可實現340馬力的最大輸出。而能有效抑制側傾的KPC車身平衡控制技術,也顯著提升了它的過彎穩(wěn)定性。人馬合一,可不只是說說而已。
因為執(zhí)迷于碳纖維而被車迷戲稱為“賣炭翁”的Mansory,總是會把豪車改成灰撲撲的樣子。這一次,他們終于玩出了新花樣。其發(fā)動機艙蓋、擾流板等位置依舊完全“碳化”,只不過在綠黃黑漸變車漆的點綴下,這臺大G完全能用“流光溢彩”來形容了。而朝后開啟的雙門設定,以及混合了小牛皮、歐締蘭的奢華風內飾,則為它奉上了極為濃烈的豪華感。全球限量8臺的它,或許是我們見過的最特別的奔馳G-Class了。性能這一塊兒,它也有了長足進步。一臺來自AMG的4.0升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經過爆改后,能轟出900馬力+1200牛 · 米的賬面成績。3.3秒即可破百,也算是沒有辜負Mansory的威名。
成立于1913年的阿斯頓 · 馬丁,如今已經走過了110年。而這臺頗具獻禮意味的優(yōu)雅超跑,大概率會成為DBS系列的Final Edtion。標志性的深色馬蹄形格柵里,點綴了細密的六邊形蜂窩網狀結構。配合貼地感十足的寬大散熱口,車頭的侵略性不言自明。而寬體低趴造型以及美如雕塑的腰身,則生動詮釋了何為“野性優(yōu)雅”。經過對進氣系統(tǒng)和點火系統(tǒng)的優(yōu)化,那臺5.2升雙渦輪增壓V12發(fā)動機也變得更狂暴了。770馬力的最大輸出和900牛·米的峰值扭矩,使之僅需3.2秒就能從靜止提速到100公里/小時。499臺限量已經全部售罄,其中首臺以約合人民幣555萬元的價格被人拍走。阿斯頓 · 馬丁承諾,這筆錢將全部用于慈善支出。
自從寶馬Z4和豐田Supra共用三大件之后,這兩個品牌的關系就變得越發(fā)緊密了。在去年的慕尼黑車展上,寶馬展示了名為iX5 Hydrogen的氫能源SUV。而它的氫動力電池技術,就是由豐田提供的。這臺“氫動力X5”使用了第五代BMW eDrive電力驅動系統(tǒng),能源則全部要依仗燃料電池和兩個高壓儲氫罐。僅需三四分鐘,即可補滿6公斤的液態(tài)氫,充能效率幾乎能和化石燃料相媲美了。401馬力輸出,6秒內破百,504公里續(xù)航,整臺車的綜合數據也非常漂亮。不久之前,這臺真正零排放的新能源車已經在比利時開啟了路試。如果一切順利,它最終會于2025年完成量產—有沒有感覺到寶馬的藍天白云Logo更鮮活了?
在設計上一向低調內斂的斯巴魯,終于激進了一回。這臺誕生于SGP平臺的小車,約等于XV的接棒者。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它的前臉變得更具攻擊性了。霧燈上方的黃色裝飾神似一對獠牙,和犀利LED燈組放在一起顯得非常搭。而畫風硬派的黑色塑料車身保護套件,也進一步強化了它的跨界感。再考慮到Crosstrek是一臺長僅4480毫米的緊湊小車,它顯然會非常契合那些追求個性主張的年輕消費者。而令斯巴魯無比驕傲的四輪驅動和EyeSight駕駛輔助,在它身上都沒有缺席。至于動力,新車有2.0升、2.5升和2.0升混動三種方案,輸出最高可達185馬力。如果Crosstrek能在今年如約引入,這個品牌或許真有回春的可能。
隨著Chiron的500臺全球限額全部訂了出去,布加迪也開始著重打造壓軸的限定版本。而這臺Chiron Profilee,更是全球僅此一臺的絕對孤品。其原型車是Chiron Pur Sport,最大功率1500馬力,峰值扭矩1600?!っ?。它最為顯著的改變在于取消了浮夸的大尾翼,并換上了布加迪Chiron車系中前所未見的小型擾流板。而內飾中所使用的皮革總長度,更是超過了2500米。相較于那些熱衷于速度與激情的布加迪,這臺車顯然在努力詮釋著它的豪華見解。在不久前的蘇富比春拍上,它以約合人民幣7196萬元的價格被神秘買家收入囊中,為布加迪的2023年開了一個氣勢如虹的好頭。而布加迪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就是保證敞篷車Mistral和賽車Bolide的交付效率了。
為紀念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滿三十周年,法拉利聯(lián)手國內設計師蔣瓊耳,推出了這款限量1臺的紀念版車型。其主車漆仍是Roma標志性的亞光銀,同時又加入了些許胭脂紅。譬如前唇、側裙,以及貫穿全車的長拉花,都能看到這種極具中國風的色彩。以正紅色為主基調的內飾,同樣加入了大量的東方元素,最顯眼的就是多處“叁拾”紀念銘牌。運用了中國傳統(tǒng)漆飾的紅金斑菠蘿大漆車鑰匙盒,以及靈感來自明式家具的內飾條紋,同樣顯得十分考究。而8.4英寸中控屏以及四座布局,則為它帶來了優(yōu)于傳統(tǒng)超跑的奢適感。它的3.9升 V8發(fā)動機完全對標原版Roma,最大輸出620馬力,零百加速3.4秒。
憑借Taycan和Mission R,保時捷一躍成為豪華品牌電動化的領跑者?,F如今他們又找到了新的環(huán)保突破口,那就是低排放的合成燃料。Vision 357的整體造型輪廓散發(fā)著濃烈的復古質感,凸起輪拱和狹窄座艙,都看齊了歷史上的第一臺保時捷車型—356。凌空灰+格里沃拉灰的金屬漆方案,也能讓人輕松夢回上世紀五十年代。設計師還為它加入了些許未來風格的混搭配件,如電子后視鏡和隱藏式大燈,古典和先鋒兼而有之。新車最大的亮點,在于那臺4.0 升自然吸氣水平對置六缸發(fā)動機。其整體規(guī)格看齊了 718Cayman GT4 RS,但卻能使用eFuels 燃料。最大輸出500馬力的燃油跑車,依舊可以做到碳中和,這就是Vision 357帶給我們的最大驚喜。
在今年年初的東京改裝展上,新款日產GT-R無疑是最熱門的車型。相較于畫風樸素的T-spec版,被NISMO加持過的性能版要扎眼得多。日產為它提供了專屬的隱形灰車漆,車主還可以選裝灰黑色發(fā)動機艙蓋,讓人一眼就能認出它用了碳纖維。重新設計的前唇、側裙以及后擴散器,都勾勒上了紅色線條。而天鵝頸尾翼則能增加約10%的迎風表面積,進一步提升高速狀態(tài)的下壓力。和原版GT-R一樣,這臺“戰(zhàn)神Pro”同樣使用了3.8升雙渦輪增壓V6發(fā)動機,只不過其最大輸出被壓榨到了600馬力,0-10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2.48秒。研發(fā)團隊特調了GT-R NISMO的限滑前差速器和懸架結構,就是為了壓制住它這顆狂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