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有記憶的。在城市的記憶里,往往儲存著這座城市的精神密碼和文化氣息。在新近發(fā)生的一條新聞里,我們更深切地觸摸到了撫順市——這座雷鋒城的文化血脈。
2023年11月15日,渾河岸上的積雪還未融化,氣溫在零下5℃~9℃,冷風(fēng)刺骨。撫順市69歲市民張寶付正在渾河岸邊釣魚,突然,一輛奧迪車從眼前飛速駛過,沖破橋欄,直墜河中。張寶付迅速脫掉衣服,飛身躍入冰冷的渾河,游到車旁。此時,那名女司機正在拼命拍打著汽車的擋風(fēng)玻璃,呼喊救命。張寶付發(fā)現(xiàn)車門打不開,好在車窗還沒關(guān)死,便用力將車窗摁下三十厘米,將女司機從車窗的縫隙里拉扯出來。當(dāng)他把女司機推到車頂時,汽車立即沉入了水中,張寶付也被扣在了水底。他從水底游出來,見女司機不見了,又潛回水底,把女司機救上來。河岸上,四五個熱心人趕來幫忙,有的是過路司機,有的是附近群眾。有人撥打了110和119報警,有人從岸上向河中拋來汽車的牽引繩。很快,警察和消防隊員也趕到了。大家齊心協(xié)力,將拽著繩子的女司機和張寶付拽上岸。張寶付凍僵了,站不起來,有人給他披棉襖,有人幫他穿褲子。還有人問他姓名,他一會兒說姓陳,一會兒說姓常,他真不想講出自己的姓名,他不圖名,更不圖回報。直到警察找他做證人,他才如實相告。接下來,有人開車把女司機送到醫(yī)院,也有人開車把張寶付送回家。
如今,這個動人的故事還在延續(xù)。正在接受治療的女司機給張寶付打來電話,表達謝意,并表示出院后要來看望救命恩人。張寶付對她說:“誰趕上誰都能救,你沒事兒比啥都強?!彼€說,“我得感謝那兩個給我穿衣服的人?!?/p>
正像一首歌唱的那樣,這是愛的奉獻,這也是愛的傳遞,更是人間溫暖的春風(fēng)。
張寶付像雷鋒城中的許多人一樣,從小耳濡目染,深受雷鋒精神的熏陶。雷鋒已經(jīng)成為這座城市中千千萬萬人的共有名字,成為這座城市的閃亮標志。在這座城市里,有雷鋒紀念館、雷鋒團,有雷鋒小學(xué)、雷鋒中學(xué)、雷鋒儲蓄所等,還有無數(shù)像張寶付一樣的“百姓雷鋒”,汪然若千頃之陂。
這一次,我們更真切地感到雷鋒從未離開這座城市。雷鋒雖然離開我們61年了,但他仿佛還生活在這座溫暖的城市里。雷鋒的優(yōu)秀精神品質(zhì)和高尚道德情操,滋潤著一代代人的心靈,成為一代代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構(gòu)成了這片黑土地的文化骨骼和血肉,構(gòu)成了正能量奔騰不息的浩浩長河。今天,雷鋒精神依然煥發(fā)出青春的色彩,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xué)江河建筑學(xué)院)
編輯/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