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5日,宮崎駿出生于東京,到今年已經(jīng)82歲了。他的母親性格堅韌,美麗活潑,父親在家族企業(yè)飛機制造廠任職。當時,日本因為戰(zhàn)爭需要大量的飛機,因此全家并不用為溫飽發(fā)愁,可是宮崎駿并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回憶童年時代時,他說自己尤其討厭從戰(zhàn)場上回來炫耀“戰(zhàn)功”的親戚們。
宮崎駿自幼體弱多病,三天兩頭往醫(yī)院跑,比同齡孩子瘦小,跑步總是最后一名,常常因此而自卑。他生病的時候,媽媽總是守在床邊悉心照料。可糟糕的是,在他6歲時,媽媽卻病倒了,整天躺在床上,再也無法照看孩子。
爸爸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奔波,宮崎駿和哥哥也要幫忙照顧媽媽和弟弟。媽媽想喝味噌湯,宮崎駿就跑去買調(diào)料;哥哥端飯給媽媽,他負責照顧兩個弟弟吃飯,經(jīng)常告訴他們不準挑食;哥哥收拾碗筷時,他要燒熱水給弟弟們洗澡……年幼的宮崎駿多么希望媽媽能像以前那樣背背他、抱抱他,可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跟隨哥哥,快快長成乖巧懂事的大孩子。
那段時間里,是書和漫畫慰藉了他的童年,宮崎駿不僅喜歡聽媽媽講“貍貓變?nèi)恕钡拿耖g故事,還會攢下零用錢買書。他讀《三個火槍手》《白鯨》,也看漫畫。每本書都是一扇神秘的大門,門后是他見所未見的新奇世界。
漸漸地,宮崎駿迷上了繪畫,一有時間就畫,連課本都畫滿了。因為家族企業(yè)的影響,他對飛機的內(nèi)部構造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復雜的機械裝置也成為他最常畫的題材。后來他把對飛翔的幻想、對機械的癡迷,都通過作品表達出來,比如《紅豬》《天空之城》《哈爾的移動城堡》《起風了》等動畫電影里,都有相關的內(nèi)容。
同樣出現(xiàn)在作品里的還有各種各樣的母親形象。臥床八九年之后,他的媽媽終于康復了。這些經(jīng)歷深深刻在他的心中,后來他把健康的媽媽、生病的媽媽、記憶里的媽媽、幻想中的媽媽都帶進了動畫,《天空之城》里的朵拉繼承了媽媽的活潑好動;《哈爾的移動城堡》中,蘇菲由媽媽的堅強善良化身而成;《龍貓》里的媽媽生病住院也守護著孩子。
在他的電影中,兒童的故事總是純真夢幻,因為很久以前他就從自己的童年經(jīng)歷中萌生了一個溫暖的心愿:“我想帶給人快樂,這是我的動力。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p>
盡管童年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時代,家族也曾為日本軍隊生產(chǎn)戰(zhàn)斗機,但宮崎駿堅決反對戰(zhàn)爭。2015年,他要求前首相安倍晉三承認日本曾對中國發(fā)動過侵略戰(zhàn)爭,為此,《人民日報》還專門發(fā)微博稱贊宮崎駿是“日本動畫界的良心”。
宮崎駿從小就有過人的繪畫天賦,可是天賦給他帶來的卻并不都是稱贊。有一次,他甚至因為畫得太好而被老師冤枉。事情發(fā)生在小學三年級。那年暑假,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yè),要求每個人都畫一副畫,開學上交,學校會挑選優(yōu)秀的作品展出,還要評獎。哥哥來找宮崎駿,提出他們倆都畫家里的院子,看誰畫得好。哥哥在假期忙著游泳、打球,過得豐富多彩。宮崎駿則整天悶在房間里畫畫,哥哥主動來比試,不正是他大顯身手的時候嗎?于是宮崎駿爽快地答應了。他一邊回想院子的模樣,一邊融入豐富的想象,奇妙的線條落在畫紙上,自然非同凡響。
開學后,宮崎駿和哥哥的畫作同時被選入畫展,凡是看到宮崎駿畫作的老師和同學無不被深深吸引?!爱嫷靡蔡昧税桑 边B評委老師也贊嘆不已。
然而評選結果卻令人意外,哥哥獲得了第一名,宮崎駿卻什么獎都沒得到。連哥哥都覺得不可思議:“明明你畫得比我好,爸爸媽媽也說你畫得最好,老師們也都說你畫得好,為什么我是第一名?”
原來,恰恰因為宮崎駿畫得太好了,評委們一致認定三年級的孩子不可能具備如此強的繪畫能力,肯定是父母代筆的,必須取消獲獎資格。用心創(chuàng)作卻得到這樣的結果,別說第一名,連大家的信任都沒得到,宮崎駿感到十分委屈。
爸爸看在眼里,安慰他說:“你不必覺得委屈,反而要對自己說,你畫出了一幅成年人才能畫出來的作品,大家認為你沒有這么高的水平。那么,你想不想讓大家認可你呢?”
見宮崎駿點頭,爸爸又鼓勵道:“要想讓大家都相信并認可你,就要拿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給他們看。只有這樣,像今天這樣的誤會才不會再發(fā)生。”
宮崎駿收起委屈,笑著說:“爸爸,我知道了。我喜歡畫畫,更想畫出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我一定會努力的!”
這顆種子深埋進心里,多年之后,他竟真的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奇幻的世界。
大學畢業(yè)后,宮崎駿如愿進入動畫行業(yè)??墒?,他制作的第一部電影票房慘淡,很快就沒有多少人愿意請他做電影了。宮崎駿只好帶著自己創(chuàng)作的故事手稿一家一家地推銷。當時科幻作品盛行,而宮崎駿的創(chuàng)意大多是清新奇幻的風格,沒有公司看好,甚至有人背地里評價道:“他的點子太過時了,絕對不會火?!?/p>
后來,終于有人看中了《風之谷》,卻又拋出新問題,《風之谷》沒有原作。當時的動畫電影大多根據(jù)小說、漫畫改編,而宮崎駿的故事是原創(chuàng),論讀者,論名氣,怎么相比呢?
眼看著電影計劃又要泡湯,宮崎駿和同事們想出一個辦法,既然沒有原著,咱們不如創(chuàng)造一部原著吧!于是,宮崎駿開始畫《風之谷》的連載漫畫,在雜志上發(fā)表。起初,他設計了三種畫風,第一種精美但費時間,一天只能畫一頁,第二種粗糙但一天能畫二十多頁,第三種介于兩者之間。宮崎駿最終選擇了最耗時的那種,因為他想用最美的畫面講述故事。
努力堅持終于有了回報,大約一年后,有人愿意投資,不但額外拿出很多宣傳資金,還留給他們充足的制作時間。宮崎駿驚喜不已,每天潛心創(chuàng)作?!讹L之谷》上映之后引發(fā)轟動,主人公娜烏西卡堅韌勇敢、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深深打動了觀眾,宮崎駿從此名聲大噪。
人們喜歡電影中豐富的細節(jié)、人物細膩生動的表情以及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這些精彩的創(chuàng)意都源于宮崎駿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深刻感悟。
一天,宮崎駿和朋友在公園里散步,偶遇一對夫妻帶著蹣跚學步的孩子。爸爸在孩子面前耐心地引路,媽媽跟在后面小心呵護。宮崎駿就一動不動地觀察著他們,直到一家人走遠。
朋友忍不住問:“你在想什么呢?”
宮崎駿回答:“你看那位媽媽步伐緊張,小心翼翼,而爸爸看到孩子成長卻是喜悅大過緊張,連跑步的動作都帶著輕松感。我想,動畫也是這樣,不只是讓畫動起來,還要做到自然,每一幅畫面都要符合真實人物的活動形態(tài),把人物的情緒傳達給觀眾?!?/p>
一直到現(xiàn)在,宮崎駿通過觀察生活積累素材的習慣依然沒有改變。他喜歡觀察魚是怎么扭動的,人在用力時腳趾應該怎樣張開,奔跑時身體如何前傾,他還把攝像機綁在轎車座椅上,記錄路上的人和風景。
日復一日地積累和細心打磨讓他的電影成為驚艷的藝術品。
宮崎駿今年已經(jīng)82歲了。他在70歲的時候就說過,雙手的握力只剩下年輕時的一半,寫字畫畫不得不使用更軟的鉛筆,工作效率也遠遠比不上壯年時??墒?,在十幾年之后的今天,依然沒什么能阻擋他繼續(xù)為動畫而忙碌,也沒什么能削弱大家對他的期待。也許,只要熱愛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就能找到通向目標的路。
(責編:常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