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業(yè)生產和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過程中,通常需要關注林木的種植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選擇適宜當?shù)厣L的本土植被進行有效的造林管理,確保林木具有極強的適應能力,保證定植之后能夠快速成活,加快形成完善且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當前隨著人工造林工作的不斷向前推進,人工林的面積呈現(xiàn)逐漸增加的趨勢,更好的改善了林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然而在人工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和不足,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有效的處理,勢必會對林木的健康生產構成嚴重威脅。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探討了油松造林技術與注意事項,希望對提升幼苗的成活率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流行,保證油松健康生產和造林質量有一定幫助。
近些年,隨著油松造林工作的不斷向前開展,造林面積呈現(xiàn)逐漸擴大的態(tài)勢,更好地改善了林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林地植被的覆蓋率進一步提升。但在干旱地區(qū)油松造林需要明確多方面的注意要點,要從播種育苗角度入手,確保在短時間內培育優(yōu)質的林木種苗,在林木移栽之前做好造林地的一系列處理工作,保障油松定植之后能夠快速成果,并注重做好病蟲害的針對性防治,將由松病傳染的發(fā)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小程度,避免造成嚴重的危害,確保造林成活,提升油松造林效果。
一、油松的特征
1、油松的生長習性
油松是一種耐旱、耐寒的樹種,其根系發(fā)達,能夠適應干旱和貧瘠的土壤條件,是一種快速生長的樹種,通常在較好的生長條件下,其高度可以以每年30-60cm的速度增長。油松對光照要求較高,喜歡充足的陽光照射。在充足的陽光下生長,能夠促進其葉片的光合作用和生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其根系能夠深入土壤深處尋找水源,因此即使在干燥的環(huán)境中也能生存。油松不耐積水,如果生長在潮濕或者排水不良的土壤中,容易導致樹木腐爛而死亡,具有較高的耐火性,其樹皮和樹干具有較高的防火能力,因此在森林防火中經常被使用。此外,油松喜歡酸性土壤,對酸性土壤適應能力強,但對堿性土壤較為敏感,尤其是對鹽堿地不耐受,對鹽分含量較高的土壤不適應。
2、植物學特征
油松為常綠松樹,高大直立,呈圓錐形或圓柱形,并且具有均勻的分枝。樹干通常筆直,樹皮灰褐色,縱裂成大塊。葉片為針形,長約5-10cm,每束內有2-3針,由薄而硬,呈深綠色。葉片互生,落葉緩慢。新枝干為綠色,稍具毛發(fā),老枝干呈灰褐色。枝干上排列著許多交叉排列的小枝,形成叢狀。油松為雌雄異株,花期通常在4-5月。雄花為黃色螺旋狀排列,位于枝頂,花粉散布后即凋零。雌花為紅色,較小,排列在新枝頂部。花授粉后形成球果,球果成熟時呈棕紅色,直徑約為7-10cm。球果內含有許多種子,種子呈卵形,有一對翅膜,翅膜幫助種子在風中傳播。具有發(fā)達的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中的深層。根系能夠深入土壤尋找水源,并且具有良好的抗旱能力。
二、播種育苗
1、種子采集
首先,種子采集時間的確定。油松種子的采集時間通常從9月下旬開始到10月上旬結束。當油松的聚合果顏色轉變?yōu)樽霞t色,長度約為10cm時,表示種子已經成熟,可以采集。其次,種子采集。油松種子的采集需要選擇樹齡在20-50年之間的優(yōu)良樹木作為采種母樹,其樹形要美觀、干性好、抗性強且無病蟲害。關于球果的采集,當球果由深綠色變?yōu)辄S褐色時,表示種子成熟,此時應及時采收。采收時,將球果采下,然后攤放在通風良好的場地上晾曬,待果鱗開裂時用木棒輕打,種子即可脫出。脫出的種子應揉搓脫翅,風選去雜,然后晾干,置于通風處貯存。
2、苗床的選擇與制作
油松的育苗苗床可以選擇在平地固定苗圃育苗,也可以選擇在山地臨時苗圃育苗,還可以使用容器育苗。提倡就地育苗,就地造林。苗床選擇完成之后應在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凍后進行整地處理,翻耕整地深度控制在25-30cm,每畝施入堆肥、綠肥、廄肥等腐熟有機肥3000-4000kg,并施過磷酸鈣20-25kg。然后進行一次淺耕,深度在15-20cm,隨即耙平。在作床時,首先需要灌足底水,然后將圃地平整后作床??梢赃x擇平床、高床或低床,視圃地情況而定。例如:平床的苗床寬1-1.2m,兩邊留好排灌水溝及步道,步道寬30-40cm;高床的苗床高出步道15-20cm,床面寬30-100cm;低床的床面低于步道15-20cm。這些床的制作都要求排灌方便、土壤疏松、無病蟲害等。在播種前還需要進行土壤消毒,通??山Y合施肥進行。例如可以每畝混用硫酸亞鐵(25kg左右)和細土(拌勻),或者使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1.5kg/畝)拌細土撒施。
3、科學播種
①播種日期的確定與種子處理
油松的播種育苗日期可以根據(jù)氣候條件和地區(qū)特點來確定。一般而言,適合油松播種育苗的時間為春季或秋季。在春季,一般選擇3月至4月進行播種育苗。這個時候氣溫逐漸回暖,土壤開始解凍,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但要注意避開寒潮和霜凍期,以免給幼苗造成傷害。秋季一般選擇10-11月進行播種育苗。這個時候氣溫開始下降,土壤濕度適中,有利于種子的萌發(fā)和幼苗的生長。但要注意避開寒潮和嚴寒期,以免影響幼苗的安全越冬。油松種子在播種前一般需要進行浸種消毒和沙藏催芽處理。使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小時,然后進行催芽處理。推薦采用沙藏催芽處理方法。把已消毒且濕度為60%左右的純沙堆放室內,用純布袋將種子與沙按1∶3的比例裝好,使沙和種子體積占布袋總體積的30-40%,注意要盡量保持濕度。將布袋平攤層埋入土坑中,上覆草簾,注意通風保濕防凍。翌年當種子有40-50%裂口時即可播種。
②播種方法
油松的播種時間一般在春季進行,土壤溫度適宜,有利于種子萌發(fā),行距為20-25cm,播種深度為1-1.5cm。首先,按行距開溝,溝深和寬度均約為1.5cm。然后,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蓋上約1cm厚的土壤。最后,輕輕壓實土壤表面,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每畝播種量為7-10kg。播種后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度。同時,在苗木生長期間要注意除草、松土、施肥等管理工作,以保證苗木的正常生長。
4、苗期管理
①查苗間苗
首先,查苗。油松播種出苗期的查苗時機通常是在播種后的20-30天。這個時候,幼苗已經基本出土,可以開始進行查苗工作。查苗的方法主要是通過觀察和記錄。每天要定時檢查幼苗的生長情況,包括出苗時間、出苗率、生長高度、葉色等。同時,要注意檢查土壤濕度和溫度,以及幼苗是否有病蟲害的跡象。如果發(fā)現(xiàn)有缺苗的情況,應該及時進行補種。同時,要注意防止鳥類或其他動物的侵害,可采用覆蓋紗網(wǎng)或其他防護措施。其次,間苗。油松苗期第1次間苗的時機通常是在幼苗長至1-2片真葉時。這個時候,幼苗已經基本出齊,可以開始進行第一次間苗工作。首先,要準備好工具,包括鏟子、剪刀等。在進行間苗前,要仔細查看幼苗的生長情況,包括株距、葉色等。對于過密的株叢,要進行間苗,使株距保持在3-5cm左右。對于過弱的株叢,要進行間苗,留下一棵最強的植株。在間苗過程中,要注意不要損傷幼苗的根系和葉片。間苗后要及時澆水和施肥,以促進幼苗的生長。第二次間苗的時機通常是在幼苗長至4-5片真葉時。這個時候,幼苗已經生長到了一定的階段,可以進行第二次間苗工作。對于過密的株叢,要進行間苗,使株距保持在13-15cm左右。在間苗過程中,要注意不要損傷幼苗的根系和葉片。經過第二次間苗后,幼苗的生長會更加均勻,有利于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和質量。
②遮陽與施肥灌溉
苗期階段在育苗床的上方適當位置安裝遮陽網(wǎng)或其他遮陽設備,以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到苗木上。在高溫天氣時,可以適當增加遮陽網(wǎng)的密度或延長遮陽時間,以降低苗木周圍的氣溫和濕度,防止日曬對苗木造成傷害。在多雨的季節(jié),可以減少遮陽網(wǎng)的密度或縮短遮陽時間,以增加苗木的光照時間,促進光合作用。在苗木生長后期,可以逐漸減少遮陽網(wǎng)的密度或縮短遮陽時間,讓苗木逐漸適應自然環(huán)境。在苗木生長期間,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適當?shù)淖贩?。追肥可以選擇尿素等水溶性肥料,每公頃用量為100-150kg。在施肥前,要先把肥料充分溶解在水中,然后澆在苗床上,避免直接撒在苗木上造成燒傷。在多雨季節(jié),要及時排水,防止苗床積水影響苗木生長。在干旱季節(jié),要增加灌溉次數(shù)和水量,以滿足苗木生長需要,保證苗床土壤傷情能夠控制在65-70%。
三、人工造林
1、造林時間選擇
在干旱地區(qū),油松的造林時間選擇至關重要。一般建議在春季或秋季進行油松的造林。在春季選擇3月至4月進行造林。這個時候氣溫逐漸回暖,土壤開始解凍,有利于苗木的生長和根系的扎根。此時,可以確保油松苗木在生長季節(jié)之前良好地扎根并建立起健康的根系系統(tǒng)。秋季選擇10月至11月進行造林。這個時候氣溫開始下降,土壤濕度適中,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和根系的發(fā)育。此時,油松苗木可以在冬季來臨之前建立起較為強健的根系,并能夠順利度過嚴寒的冬季。在進行油松造林時,還應考慮當?shù)氐慕邓闆r和水資源狀況。如果降水量較少或水資源緊缺,建議選擇在春季進行造林,以便在降水較多的春季獲得更好的生長條件。而如果降水量充足,也可以選擇在秋季進行造林,借助自然降水滿足苗木的水分需求。此外,還應注意避開氣溫極端的季節(jié),如寒潮和嚴寒期,以及干旱的季節(jié),以免給油松幼苗帶來不利影響。
2、種苗質量要求
根據(jù)苗齡不同,選擇合適的株高,一般來說,1年生油松樹苗的平均株高約為20-30cm,2年生約為40-60cm,3年生約為70-100cm。在實際選購和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jù)需要和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闹旮咭?guī)格。起苗前一天,應澆水1次,要澆透。起苗時從苗床的一端,把杯按順序逐個取出,注意輕拿輕放,嚴禁野蠻操作。裝車緊密度要以杯體不松動、不變形為原則,然后運往造林地。如存在一天栽不完需要兩天的情況,可將苗木放在林地附近,擺放整齊澆水,以保證成活率。
3、移栽定植
油松移栽造林期間,定植穴的開挖規(guī)格、開挖方法和苗木的栽植操作要點如下:首先,定植穴的開挖規(guī)格。定植穴的深度應略大于苗木根系的長度,通常為25-30cm,直徑應根據(jù)苗木根系大小而定,一般為20-25cm。其次,定植穴的開挖方法。使用鐵鍬或挖掘機等工具開挖定植穴。保持定植穴的壁面光滑,以利于苗木根系的生長。需要注意避免破壞土壤結構和土壤團聚體,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最后,苗木的栽植操作要點。在開挖的定植穴中,先將底部加入一部分肥沃的土壤,與苗木根系相接觸。將苗木放入定植穴中,并保持苗木垂直。填充剩余的土壤到定植穴中,輕輕拍實,以確保苗木穩(wěn)定生長。栽植后的第一次澆水非常重要,確保苗木根系周圍土壤充分濕潤。之后要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和降雨情況進行適量的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但不過濕。栽植前要檢查苗木的健康狀況,避免使用病蟲害或有損傷的苗木。栽植時要保證苗木根系完整,避免損傷根系。栽植后要及時進行苗木的保護,如加固支撐物、覆蓋保護材料等,以防止苗木倒伏或受到動物的破壞。
4、常見病蟲害防治
①油松立枯病
油松立枯病是油松苗期的主要病害,幼苗出土后不久會產生褐色長條形病斑,逐漸擴大,導致苗根變?yōu)榧t褐色,后苗根皮層腐爛枯死。嚴重時,苗圃松苗成片死亡??蛇x用的防治藥物有敵克松、25%多菌靈或50%代森鋅等藥劑。在發(fā)病初期噴淋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種雙粉劑7g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9g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9g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g兌細土4-5kg拌勻,施藥前打透底水,取1/3拌好的藥土撒于地下,其余2/3藥土覆在種子上面。
②油松猝倒病
幼苗出土后嫩莖未木質化前受感染表現(xiàn)為猝倒型。苗木木質化后,根部受感染也會引起猝倒病。防治藥物如敵克松、25%多菌靈或50%代森鋅等藥劑。在發(fā)病初期噴淋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種雙粉劑7g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9g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9g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g兌細土4-5kg拌勻,施藥前打透底水,取1/3拌好的藥土撒于地下,其余2/3藥土覆在種子上面。
③油松針銹病
松針銹病主要危害油松針葉,引起針葉枯黃早落,使新梢生長緩慢或死亡。常用的化學防治藥物有1∶1∶170的波爾多液、石硫合劑0.3-0.5°Bé的濃度或15%粉銹寧1000倍液等。噴灑防治藥物,每隔半月噴灑一次,共噴灑2-3次。
④油松毛蟲
油松松毛蟲是油松的常見害蟲,幼蟲主要危害針葉,嚴重時可將整片森林的針葉全部吃光,影響樹木的生長和發(fā)育。其成蟲體長20-30mm,翅展45-63mm,雌蛾57-83mm。體色有棕、褐、灰褐、灰白、枯葉等色,觸角鞭節(jié)淡黃色或褐色,節(jié)枝褐色。前翅花紋較清楚,中線內側和齒狀外線外側具1條淺色紋,頗似雙重,中室端白點小可識別。亞外緣斑列黑色,各斑略成新月形,斑列常為9個組成,7、8、9三斑斜列,內側襯有淡棕色斑。后翅中間隱現(xiàn)深色弧形斑。松毛蟲的危害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幼蟲階段。初孵幼蟲頭部棕黃色,體背黃綠色,老熟幼蟲體長54-72mm,灰黑色,體側有長毛。額區(qū)中央有一塊狀深褐斑,各體節(jié)縱帶有白斑不明顯,每節(jié)前方由縱帶向下有一斜斑伸向腹面。松毛蟲在幼蟲階段主要以針葉為食,食量大,繁殖速度快。民間在蟲口密度大,危害嚴重的地方,對幼蟲可噴灑3%花蟲敵粉劑、3%一六0五粉劑、80%敵敵畏800-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000液。
綜上所述,油松屬于常綠草木,具有極強的觀賞價值,生態(tài)改善價值最高,能夠達到30m,直徑可以達1m以上,在美化環(huán)境擴大林地覆蓋面積,改善生態(tài)系統(tǒng)等方面都有著很好的應用。在開展油松造林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油松的生長習性,加強對油松種苗的科學培育,并在移栽造林過程中注重做好造林規(guī)劃工作,確保油松始終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tài),降低病蟲害對油松生長發(fā)育造成的不良影響,確保林木定植之后能夠快速適應種植地的生態(tài)條件,快速成活,增強油松自身的抵抗能力。并且在造林處理之后,還需要做好后續(xù)階段的撫育管理工作,確保油松能夠健康成果,快速生長,林分快速郁閉,增強林間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