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有著悠久的向日葵種植歷史在長時間栽培過程中,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種植體系。然而由于所在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比較特殊,向日葵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容易受到干旱因素的影響,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傳統(tǒng)的地膜覆蓋種植模式下,雖然能夠更好地蓄積水分,但會對農田土壤質量造成嚴重危害,再加上殘膜清理不到位,容易引發(fā)白色污染。在向日葵栽培管理過程中應該轉變傳統(tǒng)種植習慣,積極推廣應用高效的節(jié)水灌溉技術,以此來提升向日葵的產量和品質,為推動向日葵種植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奠定堅實基礎。本次研究探討了無膜向日葵的滴灌栽培技術要點。希望通過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一、品種選擇
巴彥淖爾市位于中國北方干旱地區(qū),夏季氣溫高,降水較少。因此,選擇具有較強抗旱能力、高產量、穩(wěn)定產量的向日葵品種,例如SH363、SH361、同慶5號、同慶6號、益民966、益民931等品種適合巴彥淖爾市種植。
二、種植地選擇與處理
1、種植地的選擇
向日葵適宜在中性或稍酸性的土壤中生長,pH值范圍為6.0~7.5之間,確保土壤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營養(yǎng)物質。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應在2%~3%以上。土壤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積水和易于排水。一般要求土壤深度在20~30cm以上,以滿足其根系的生長需求。
2、整地施肥
在種植前進行深翻,一般要求翻耕深度在20~30cm左右。根據(jù)土壤肥力情況,可以適量加入有機肥、農家肥或者生物肥等。一般結合整地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機肥1500~2000kg/667m2,尿素5~8kg/667m2,過磷酸鈣10~20kg/667m2硫酸鉀5~10kg/667m2。
3、播種前化學除草
播種前為了防止雜草生長,通常會使用化學封閉除草劑。常用的除草劑包括了草甘膦、乙草胺、丙草胺、二甲戊靈。草甘膦是一種非選擇性除草劑,可以殺死大部分雜草。常用濃度為360~440g/L草甘膦,使用量為400~600mL/667m2。在向日葵播種前,將草甘膦與土壤混合,使草甘膦均勻分布在土壤表面,然后播種。乙草胺是一種選擇性除草劑,主要針對禾本科雜草。常用濃度為150~200g/L乙草胺,使用量為200~300mL/667m2。在向日葵播種前,將乙草胺與土壤混合,使乙草胺均勻分布在土壤表面,然后播種。丙草胺同樣是一種選擇性除草劑,主要針對闊葉雜草。常用濃度為300~400g/L丙草胺,使用量為400~600mL/667m2。在向日葵播種前,將丙草胺與土壤混合,使丙草胺均勻分布在土壤表面,然后播種。二甲戊靈主要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常用濃度為300~400g/L二甲戊靈,使用量為400~600mL/667m2。在向日葵播種前,將二甲戊靈與土壤混合,使二甲戊靈均勻分布在土壤表面,然后播種。使用化學封閉除草劑時,要注意根據(jù)土壤質地、雜草種類和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除草劑,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避免過量施用在播種前進行土壤處理,避免在播種后使用除草劑,注意保護自己和環(huán)境,佩戴口罩、手套等防護用品,避免誤食和誤傷。
三、科學播種
1、播種日期的選擇
巴彥淖爾市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向日葵是一種喜溫作物,對溫度和光照要求較高。因此,在巴彥淖爾市選擇向日葵播種日期時,需要綜合考慮當?shù)氐臍夂驐l件、土壤溫度和向日葵生長需求。一般來說,巴彥淖爾市的向日葵播種時間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之間。這個時期的氣候條件適宜向日葵生長,土壤溫度適中,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在選擇播種日期時,要確保播種時的氣溫穩(wěn)定在向日葵生長適宜的溫度范圍內,一般要求日平均氣溫在15~25℃之間。土壤溫度是影響向日葵發(fā)芽和生長的關鍵因素。在播種前,需要確保土壤溫度達到適宜的范圍,一般要求土壤溫度在10℃以上。播種前的一段時間內,需要有一定的降雨量,以保證播種時的土壤濕度。但要注意避免過量降雨,防止種子發(fā)霉或爛掉。向日葵對霜害敏感,播種時應避開霜期,以免影響幼苗生長。
2、播種方法
在GPS導航下,使用吸氣式機械進行半精量播種,可以實現(xiàn)精準播種,提高播種效率和出苗率。根據(jù)向日葵品種、土壤肥力和種植目的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行距。一般建議食用向日葵的行距在60~70cm之間。選擇合適的播種株距,一般播種株距在30~40cm之間,播種量在350~380g/667m2。使用吸氣式機械播種,根據(jù)設定的行距、播種株距和每畝播種量,進行精準播種。播種時,注意控制播種深度,一般為3~5cm。播種后,使用機械進行覆土,使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有利于種子發(fā)芽。覆土后,使用鎮(zhèn)壓器對土壤進行鎮(zhèn)壓,使土壤表面平整,有利于保持土壤濕度,促進種子發(fā)芽。同時在多種過程中還需要做到深施種肥,推薦選擇使用硝酸銨5~8kg/667m2或者磷酸二銨10kg/667m2,或者使用硫酸鉀鎂肥15kg,將肥料施在距離種子5~6cm的側下方,嚴禁肥料與種子混合播種。
3、滴灌帶鋪設
滴灌帶由內層、中層和外層組成。內層是導水層,通常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中層是支撐層,通常為聚丙烯或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外層是保護層,通常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滴灌帶的兩端分別有連接器和封頭,用于連接管道和控制水分流失。選擇滴灌帶時,應選擇耐磨、耐老化、抗紫外線、抗化學腐蝕的材質。根據(jù)向日葵生長需求和土壤水分狀況,選擇合適的流量。流量過大會導致水分流失,流量過小則無法滿足向日葵生長需求。滴頭間距要根據(jù)向日葵生長需求和土壤水分狀況進行選擇。間距過大會導致水分分布不均,間距過小則浪費水資源。檢查滴灌帶是否有破損,確保滴灌帶的連接器和封頭齊全。將滴灌帶敷設在向日葵行間,使滴頭朝向向日葵植株。在敷設過程中,要注意保持滴灌帶的平整和順直,避免折疊和扭曲。將滴灌帶的連接器與主管道連接,確保連接牢固,無漏水現(xiàn)象。在向日葵生長過程中,要定期檢查滴灌帶,調整滴頭間距和流量,以滿足向日葵生長需求。
四、田間管理
1、補苗中耕定苗
春季土壤雙層相間較低,土壤保水能力較差,播種之后要盡快連接滴灌系統(tǒng),進行一次滴水處理,正常情況下,在播種出苗前,滴灌量在20~25m3/667m2。并在第1次滴水后5~6d檢查大田的出苗情況,一般春播向日葵在8~10d就可以出苗,出苗之后發(fā)現(xiàn)斷壟缺苗現(xiàn)象的要及時進行補種。在向日葵出苗后的1~2周內進行補種,此時幼苗生長較快,補種后容易與原植株生長一致。選擇優(yōu)質的食用向日葵種子,確保種子飽滿、無病蟲害。對缺苗位置的土壤進行處理,松土、整平,確保土壤松散、通氣,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采用適當?shù)牟シN方法,如穴播或條播。在每株缺苗的位置播種1~2顆種子,播種深度約為3~5cm。播種后,用細土覆蓋種子,厚度約1~2cm。補種后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種子發(fā)芽。在補種后,要定期觀察幼苗生長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問題。如發(fā)現(xiàn)病蟲害,要及時噴灑農藥進行防治。
2、出苗后化學除草
向日葵出苗后的1~2片真葉期進行化學除草。此時期向日葵生長較快,對除草劑的耐受性較強,同時草害對向日葵的影響較小。另外,在向日葵生長過程中,要定期觀察田間草害情況,及時進行除草。常用的除草劑包括了10%的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使用20~30mL/667m2兌水25kg均勻噴灑雜草的莖葉。在使用除草劑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避免過量使用。使用除草劑后,要及時清洗噴霧器,避免殘留藥劑對下一次噴灑的作物產生藥害。在除草劑的選擇和使用過程中,要考慮除草劑對環(huán)境、土壤和作物的安全性,盡量選擇環(huán)保、低毒的除草劑。
3、間苗、定苗和中耕除草
首先,間苗、定苗。食用向日葵間苗和定苗是保證向日葵健康生長、提高產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在向日葵出苗后的2~3周,即2~3片真葉期進行間苗。此時期向日葵生長較快,間苗有利于培養(yǎng)壯苗,提高向日葵的抗病蟲能力和光合作用效率。在向日葵生長到4~5片真葉時進行定苗。此時期向日葵已經具備較好的生長能力,定苗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植株間距,有利于向日葵的生長和發(fā)育。間苗首先去除向日葵生長過密的地方,保留生長健壯的植株。然后,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進行間苗。通常行距為60~70cm,株距為30~40cm。在間苗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損傷向日葵的根系。在間苗后的2~3周,對保留的向日葵植株進行定苗。首先,去除生長不良、病蟲害嚴重的植株。然后,按照預定的株距進行定苗。定苗時,可以使用手或工具將植株周圍的土壤挖松,將植株周圍的幼苗連根挖起,保留生長健壯的植株。其次,中耕鋤草。在向日葵出苗后,雜草生長旺盛的時期進行中耕除草。通常在向日葵生長到2~4片真葉時開始進行中耕除草,此時雜草生長較快,中耕除草效果較好。根據(jù)雜草生長情況和土壤狀況,適時進行中耕除草。一般每周進行1次,直到雜草基本消除為止。在雜草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減少中耕除草的頻率。中耕除草的深度要根據(jù)土壤狀況和雜草生長情況來確定。通常情況下,中耕除草的深度為5~10cm。過淺的中耕除草效果不明顯,過深的中耕除草容易損傷向日葵根系。中耕除草可以使用鋤頭、鏟子等工具。要選擇適當?shù)墓ぞ撸员WC在除草的同時,不損傷向日葵植株和根系。沿著向日葵行間進行中耕除草,將雜草連根拔起,盡量不損傷向日葵植株。中耕除草后,及時松土、整平,保持土壤濕潤,有利于向日葵生長。
4、水肥管理
在水肥管理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向日葵和當?shù)氐臍夂蛱攸c確定滴灌次數(shù)和施肥量。6~8月份氣溫較高,降水量較少,因此向日葵生育期需要第1罐5~6次。當向日葵進入到現(xiàn)蕾期前10~12d結合中耕除草滴施兩次清水,每次滴水量控制在20~25m3,隨水滴施磷酸二銨5~7kg,磷酸二氫鉀200g,加硼砂40g。當向日葵進入到現(xiàn)蕾期之后,再進行一次滴灌,滴灌量控制在20~30m3,隨水滴施磷酸二銨4~8kg。開花期結合向日葵的生長情況進行一次滴灌,每667m2滴灌量控制在20~25m3。當向日葵進入到結籽階段之后,進行最后一次滴灌,每667m2滴灌量控制在25~30m3并結合灌溉追施硫酸鉀5kg。
五、病蟲害防治
1、霜霉病
霜霉菌對濕潤氣候和土壤條件非常敏感。因此,濕潤的季節(jié)或地區(qū)更容易發(fā)生向日葵霜霉病。向日葵霜霉病主要影響向日葵的葉片和莖部。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淡黃色或黃綠色的小斑點,之后逐漸擴展形成典型的白灰色霉斑。受病害侵染的莖部也會出現(xiàn)類似的霉斑。嚴重感染時,霉斑可融合成一片,使整個植株受損。隨著霜霉菌的發(fā)展,受病害侵染的葉片會逐漸萎縮、變黃,并最終完全干枯,影響光合作用和植物的正常生長。霜霉菌在感染向日葵后會產生大量的配子囊孢子和敗育子囊孢子。這些孢子通過空氣傳播,風吹雨打,或人工傳播時易擴散到其他向日葵植株上,導致新的感染。對于霜霉病在發(fā)病初期推薦使用25%的甲雙磷可濕性粉劑,使用60g/667m2兌水60kg進行噴霧,病情嚴重時間隔7~14d再噴灑一次。
2、菌核病
菌核病的病原菌絲體在土壤中或殘莖、殘葉等植物殘體上越冬,并通過空氣傳播到新的宿主植株上。發(fā)病初期,向日葵的葉面上出現(xiàn)小型病斑,形狀圓形或不規(guī)則,顏色為黃褐色。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病斑逐漸擴大,邊緣呈現(xiàn)不規(guī)則鋸齒狀,并且變成深褐色或黑色。在病斑上會形成黑色的菌核(也稱菌核子),菌核呈圓球狀或橢圓狀,大小約為1~4mm。菌核通常附著在葉面上,并且跟隨葉片的脫落和倒地。菌核可以通過水流、昆蟲、風力等因素進行傳播。例如,雨水沖刷或灌溉水可以將菌核帶到其他植株上。昆蟲如蚜蟲、跳蚤等也可能從受感染植株的病斑上吸食菌核,然后傳播到其他植株。菌核病在危害初期推薦是有50%的腐霉利可濕性粉劑,使用60g/667m2兌水70kg,大田危害較為嚴重的應該在生化期再噴灑一次。
3、金針蟲
金針蟲是一種重要的向日葵害蟲,主要危害向日葵的根部,導致向日葵生長受阻,嚴重時可造成向日葵死亡??疳樝x成蟲體長10~12mm,寬約4mm,身體呈長橢圓形,兩側略扁平,體色為黃褐色至紅褐色。雄蟲體型較小,雌蟲體型較大。幼蟲體長10~15mm,呈乳白色,頭尖,體表有細毛。金針蟲主要以幼蟲為害,主要危害向日葵的根部。幼蟲在向日葵根部取食,導致向日葵根系受損,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的能力降低,從而影響向日葵的生長。受害初期,向日葵生長緩慢,葉片變黃,嚴重時可導致向日葵死亡。為害時,初期癥狀不明顯,隨著幼蟲的生長發(fā)育,向日葵生長逐漸受阻,葉片變黃,植株矮化,最終導致死亡。受害向日葵根部有蟲害的部位呈褐色,有時可見幼蟲在根部活動。金針蟲主要在幼蟲期進行防治,多少錢選擇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250mL加水500mL與450kg的細沙混合均勻之后撒施到多種溝當中。植株幼苗階段可以使用40%的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00mL,兌水30kg進行甜圈噴灑,間隔7~13天使用1次,連續(xù)使用1~2次。
4、草地螟
向日葵草地螟成蟲為小型蛾類昆蟲,翅膀呈灰褐色或棕色,身體長約1.5~2cm。幼蟲呈白色至淡黃色的色澤,身體細長,約2~3cm長。頭部小而黑色,具有強壯的顎。卵呈橙黃色到紅色,微小而扁平,通常附著在向日葵莖的基部或葉片上。草地螟的幼蟲會蛀食向日葵莖部,導致莖內部被破壞。初期的蛀食可以在莖部表現(xiàn)為細小的黑點,隨著幼蟲的生長,莖部會出現(xiàn)較大的蛀食孔。被蛀食的莖部會造成植株的機械強度下降,導致莖稈變得脆弱,容易折斷或倒伏。草地螟的幼蟲喜歡在向日葵的花冠內進行蛀食,使花冠受損或完全被摧毀,影響正常的授粉和結實。草地螟在危害初期,推薦使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40mL兌水5L進行噴霧,必要時間隔7~14d使用1次,連續(xù)使用1~2次。
綜上所述,向日葵在栽培過程中通過積極推廣應用滴灌栽培技術能夠保證水分供給,更加充足滿足植株的生長需求,緩解干旱對向日葵生長發(fā)育造成的不良影響。未來在向日葵種植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種植物轉變傳統(tǒng)的種植習慣和種植理念,加快滴灌種植技術的有效推廣和應用,保障農戶能夠科學地掌握現(xiàn)代化的種植技術,為提高向日葵的產量和品質奠定堅實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