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說中,作者除了會花費一定的筆墨來描寫人物和環(huán)境,還會特意描寫一些場面。場面描寫,即對一個特定的時間與地點內許多人物活動的總體情況的描寫。一般來說,作者會綜合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集中展現當時的自然景色、社會環(huán)境、人物活動等。比較常見的場面有勞動場面、戰(zhàn)斗場面、運動場面、會議場面等。接下來,筆者就談一談場面描寫在小說中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形象的特點
在描寫場面的時候,作者一般會交代清楚敘述的三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并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場面中有全景,有特寫;有點,有面;有主,有次……場面不論大小,往往都是由眾多的人物、繁雜的事件組成的。一般來說,場面描寫是為表現人物形象服務的,是對特定環(huán)境中人物的活動的描寫,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tài)”的描寫。因此,場面描寫的重點有時并不在于呈現周圍的環(huán)境,而在于呈現人物的活動,并由此展現某些人物的特點。結合文章中描寫場面的語段,我們可以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的特點,了解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和他們的精神面貌。
例如,汪曾祺在《撿爛紙的老頭》中詳細描寫了煤站的副經理去店里吃肉的場面。這位副經理的手指甲縫都是黑的,因為他常年參加勞動。他在“烤肉劉”這里吃肉也吃了十來年了?!八麃砹?,沒座位,服務員即刻從后面把他們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張來,把他安排在一個旮旯里?!弊髡哌€詳細描寫了煤站的副經理點的菜品和酒水,包括“一盤炮肉”“仨燒餅”和“二兩酒”?!翱救鈩ⅰ币埠艽蠓?,給煤站的副經理“炮”的一盤肉往往是別人的兩盤。因為“烤肉劉”需靠他為自己提供煤炭。除了煤站的副經理,店里還有一些流動的客人,有東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莊的……在情節(jié)的開端,作者描寫了煤站的副經理去館子里吃肉的場面。他在店里自在地用餐,為館子的常客(老頭)的出場作了鋪墊。“黑的指甲縫”“用手指甲剔牙”等細節(jié)展現了市井生活的熱鬧與繁華,以及當地人的不拘小節(jié),與后文人物的寂然與消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段對飯館場面的描寫,非常真實,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二、渲染特定的氛圍
不同的場面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的氛圍。如送別的場面有悲傷的氣氛,比賽的場面有緊張的氣氛,慶祝的場面有歡樂的氣氛……小說中的場面一般會有與之相對應的氛圍,能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例如,都德在《最后一課》中描寫了韓麥爾先生給孩子們上課的場面。那天,韓麥爾先生給孩子們發(fā)了新的字帖。字帖上寫著“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斑@些字帖掛在課桌的鐵桿上,就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孩子們都非常專心。在安靜的教室里,人們只能聽見鋼筆與紙摩擦的聲響。有的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了教室,也沒有孩子為此分心。因為他們正在專心地寫法國字。屋頂上的鴿子咕咕咕咕地叫著……小弗郎士本來是一個貪玩的孩子。他總想著逃課,去找鳥窩,去溜冰,最討厭課本,覺得它們非常討厭。但是在最后一節(jié)課上,他覺得它們都是他的好朋友,舍不得跟它們分手了。作者在文章的后半段描寫了韓麥爾先生給孩子們上課的場面,渲染了肅靜而凝重的氛圍,巧妙地借助一個無知孩童的眼睛,展現了法國人民在亡國之際爆發(fā)出的強烈的愛國情感。
三、凸顯作品的主題
場面一般是由人、景、物、事組合起來的,不可能用簡單幾筆就寫出來。因此,作者在描寫某個場面的時候一般會安排好先后順序,有重點地進行描寫,以突出作品的主題。對此,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注意其中的場面描寫,由此探知作品的主題。
例如,孫榮在《散落的鈔票》里描寫了眾人撿拾散落的鈔票、使其物歸原主的場面?!奥?、隆、隆隆——對面的列車進站了”,外地人遺失了錢包,非常著急,連忙向站臺跑去。站臺的服務員見到他,立即迎上去,把一沓百元鈔票塞到了他的手里,說:“數數,看少沒少?!蓖獾厝粟s緊接過錢來數,“手都在發(fā)抖”。有一個人問他一共帶了多少錢。外地人都沒空回答,將手里的錢數了一遍又一遍,確認沒少才松了口氣說道:“只少了兩張!”圍觀的群眾知道還有兩張錢沒找到,不免發(fā)出遺憾的感嘆。但不一會兒,他們又都高興起來了。只是因為有人發(fā)現那兩張錢就在鐵軌下“躺著”呢!那個外地人一直對大家表示謝意,并抽出兩百元錢塞進服務員的手里。服務員卻笑著拒絕了,只說:“要謝的是大家,我也要謝謝大家,特別是這兩位小朋友?!弊髡咭苑諉T為中心人物,描寫了服務員引導眾多乘客幫助外地人撿錢,并將錢交到主人手里的場面,突出了服務員服務周到、熱情助人的品質,并由此展現了整個城市及社會的和諧與美好。
總而言之,場面描寫在小說中具有凸顯人物形象的特點、渲染氣氛、點明主題等作用。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認真品讀其中描寫場面的語段,深入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目的,以便更好地把握小說的主題。
(作者單位: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