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許多年來,人們都在高呼“素質教育”的口號,然而,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它的效果卻很差。在體育教學中,小學生雖然表現(xiàn)得很積極,但在進行體育學習和訓練時,往往會回避,從而導致體育教學的價值無法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在“雙減”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為基礎,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使其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與習慣,真正提高其體育素質。
1 “雙減”政策對學校體育教學的影響
1.1 “雙減”政策給學生留出更多的運動時間
盡管“減負”多年,但校內減負和校外減負的問題仍然十分嚴重,學生的自由活動空間十分有限,體育活動的時間自然也十分有限。“雙減”的規(guī)定了學生的課余時間和課后的學習時間,這就讓他們有了更多的自由活動時間。每天放學后,三年級以下的孩子都不需要做功課,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完成一小時的功課,這樣就可以在課后的這段時間里進行鍛煉了。例如,同學們可以和鄰居們玩一些“123,木頭人”“跳房子”之類的民俗運動。同學們還可以和父母一起進行諸如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一起跑步、快走等親子活動。在周末和假期中,學生的自主性更強,老師可以指導他們進行鍛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同學們可以一同登山,一同遠足,并學會一些專業(yè)的體育訓練,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到體育的快樂與成就感。
1.2 “雙減”政策下新增了體育社團活動
“雙減”政策背景下,大多數(shù)學校提供了課后延時服務,并創(chuàng)建了相應的興趣社團,其中當然也包括體育運動社團。參與體育社團的學生,大多有著濃厚的運動興趣,他們會與小伙伴進行運動比賽,展開體育游戲,互相分享彼此的運動練習心得等。而且學校內的教師還會組織學生展開多樣化的體育社團活動,如引導學生在課后服務時間段內一起進行花樣跳繩的學習和練習,一起進行籃球花樣運球練習等。當學生學習了更多的體育運動技巧,他們就會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1.3 “雙減”政策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運動練習的重要基礎?!半p減”政策背景下,體育教師會在課前加強運動教學設計,會不斷優(yōu)化自身的動作示范教學,并會組織學生展開趣味性的運動練習活動,如關于跑步練習的踩影子游戲、關于跳繩練習的花樣跳繩、關于體操隊形練習的“魔法變變變”游戲等。教師還會加強對學生的正面激勵,引導學生更多地感受努力運動的成就感,并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到運動練習活動中。
1.4 “雙減”政策可以更好的實現(xiàn)全面育人目標
為了更好的落實“雙減”的政策,教師對體育課程進行優(yōu)化,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受到平等的、高質量的運動教育,多鼓勵學生踴躍參加運動,初步養(yǎng)成好的運動能力,有效改善和提高體質與心理素質。同時,通過巧妙滲透運動思想品德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運動競爭意識,使其樹立了科學的運動勝負觀,又在運動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了遵紀守法、尊敬別人、自尊自信、關心集體生活等的優(yōu)秀品質與精神。
2 學校體育教學貫徹落實“雙減”政策的路徑
2.1 借助信息技術,加強運動示范教學
體育運動技能教學的重要方法就是動作示范,傳統(tǒng)的運動示范教學中,教師站在操場中央,一邊進行動作示范,一邊運用語言強調體育動作的注意事項,然后引導學生展開模仿練習。小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操場上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就會影響到學生模仿練習的有效性。而且如果遇到下雨天,那么體育課就只能被迫變成自習課。“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加強體育動作示范教學,引導學生直觀感知整個運動項目的注意事項。例如,立定跳遠這一運動項目涉及預擺、起跳、落地等多個動作,且整個運動練習中,學生必須注意身體和手腳的協(xié)調。那么教師就可以提前搜索網絡上的立定跳遠動作示范視頻以及各個動作的分解圖片,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看學習。課件視頻以及圖片上的動作示范更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當學生系統(tǒng)觀看過課件圖片和視頻后,教師就要帶領學生到操場上展開相應的運動練習。教師要認真觀看學生的運動練習情況,并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幫助。當然,還有花樣跳繩、籃球運球、籃球傳球,以及足球的運球、傳球以及射門等運動技能的動作示范,教師都可以借助課件視頻這一重要的輔助工具進行教學。
2.2 組織比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力
體育運動的競技性非常強,體育比賽往往能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使他們表現(xiàn)出最好的運動狀態(tài)。而且學校以及學區(qū)范圍內也經常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運動比賽,如運動會、體操比賽、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這些運動比賽既能營造濃厚的運動氛圍,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榮譽感,更能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半p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比賽的重要意義,并給學生創(chuàng)造體育比賽的機會和環(huán)境,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蛘邔W區(qū)范圍內組織的運動比賽中。以運動會為例,教師要鼓勵班級中有運動特長的學生積極參與到運動比賽中,要引導沒有直接參與運動比賽的學生做好班集體的后勤工作。而且教師要給予直接參與運動比賽的學生一定的運動指導,比如,對于參與短跑比賽的學生,教師就要觀察學生的起跑動作和加速跑動作,觀察學生的爆發(fā)力和擺臂速度,并引導學生展開針對性的運動練習。假如學生的擺臂速度比較慢,那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加強擺臂練習。假如學生的爆發(fā)力比較欠缺,那么教師就要引導學生進行高抬腿的練習等。比賽結束之后,無論學生的運動成績如何,教師都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努力和良好表現(xiàn),引導學生再接再厲,爭取有更好的成績。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比賽的方式展開運動練習。比如,短跑練習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小組接力賽跑。即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然后學生自主確定好比賽的出場順序,并在跑步比賽中全力以赴。比賽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為直接參與跑步比賽的同學加油助威,讓每一個參賽學生保持興奮的運動狀態(tài),并做到全力以赴。
2.3 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參與
改變原有的教學效果,可以在充分調動學生的體育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學生的主動參與可以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也在課堂中慢慢強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想要在實踐教育中達到理想的目標,可以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注意力及參與性。因此,在開展體育課程中,教師應在充分融合教學與心理教育的同時,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并把這些新鮮的教育要素滲透到課程當中。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眼睛,使學生對高效課堂產生了期待,就會被動參與變主動參與。
例如在排球課上,老師可以講中國女排堅持不懈努力的故事,還可以放映女排相關的視頻讓學生對排球運動有更直觀的了解,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一些動作技巧,同時學習女健將們堅強不息、刻苦奮斗的精神。在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之后,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了,這個時候老師再講解動作要點,學生會學的更專心,變被動為主動,教學效果翻倍。
2.4 注重正面激勵,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
體育運動的實踐性非常強,即便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的動作示范,已經完全清楚了體育運動的動作要求,但是如果他們沒有展開運動練習,那么運動技能就無法內化為學生自身體育運動的一部分。然而學生的運動練習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疲憊感和枯燥感。比如,學生剛開始進行跑步練習時,可能會比較興奮,但是幾分鐘之后,學生就開始氣喘吁吁,甚至有可能出現(xiàn)跑步中的“極點”現(xiàn)象,即感覺自己無法堅持跑下去。當學生出現(xiàn)“極點”現(xiàn)象后,如果教師能給予及時的正面激勵和引導,告訴學生調整呼吸,放慢速度,相信自己可以,那么學生就會突破自我。由此可見,正面激勵的方式能幫助學生增強運動練習的自信心,能引導學生堅持運動練習。因此,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運動認知特點,對其進行一定的正面激勵,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教師可以運用目標激勵,即教師要引導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運動目標,具體可以是每天進行10分鐘的跑步練習,或者是每天進行10分鐘的跳繩練習等。目標的制訂相對而言是比較簡單的,重點在于執(zhí)行。學生要自覺接受教師、家長以及小伙伴的監(jiān)督,并做到實事求是,不欺騙自己。如果學生能夠堅持執(zhí)行運動計劃一個月,那么教師就要對其進行一定的獎勵,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如果學生中途中斷了運動練習,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立刻重新開始,從而引導學生在日積月累的運動練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教師可以運用榜樣激勵。榜樣的影響力非常大,榜樣者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可以運用體育名人的事例來激勵學生,引導學生學習體育名人堅持運動練習的良好品質。比如,鄧亞萍曾經被國家隊拒之門外,但是她憑借不服輸?shù)膭蓬^,堅持練習,最終成為世界冠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搜集鄧亞萍刻苦練習的信息,引導學生感受鄧亞萍堅韌的意志品質。教師也可以運用學生身邊的榜樣人物來進行正面激勵。比如,對于在體育運動方面有突出表現(xiàn)的學生,教師要充分贊賞其積極運動的良好行為,并號召其他學生向其學習。教師可以運用情感激勵,即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鼓勵學生克服困難、戰(zhàn)勝自我。比如,在花樣跳繩練習中,有學生想要學習“單搖前交叉跳”這一跳繩花樣,但是嘗試多次之后都不成功,那么教師就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正面鼓勵,并對學生進行慢動作示范,告訴學生如何將手臂和腿部等身體部位協(xié)調起來。
2.5 組織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運動興趣
小學體育課堂上的游戲活動能夠將奔跑、跳躍、投擲等基本動作有機融合在一起,給學生營造愉悅的運動氛圍。體育游戲內容和高效課堂教學中的語言、動作和情感糅合在一起的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在“雙減”政策背景之下,如何做到真正提高體育課效率,如何做到“減負增效”,體育教師不僅需要認真?zhèn)浜蒙险n的準備環(huán)節(jié),還應該注意堅持快樂運動教育理念,給學生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運動游戲教育情境,讓學生在快樂的運動游戲氣氛中充分調動興趣與激情。因此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運動特點,設計并組織展開多樣化的體育游戲,從而在提升學生運動興趣的同時提升他們的運動素養(yǎng)。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跑步方面的體育游戲。跑步類體育游戲比較常見,大多數(shù)游戲活動都需要學生來回跑動,具體可以是“捕魚”類游戲活動,即學生分別扮演成捕魚人和被捕魚人,然后只能在指定范圍內活動。那么每一個學生都會在自身角色的驅動下盡力奔跑。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跳遠方面的體育游戲。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袋鼠跳”的游戲活動,即學生扮演成袋鼠,然后將某一道具從一個地點通過立定跳遠的形式轉移到另一個地點。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起跳動作和落地動作,引導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立定跳遠能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民間體育游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小學生會在課下自主與小伙伴展開民間游戲。體育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由結組,然后展開相應的體育游戲。比如,學生可以展開踩影子的游戲活動,即學生兩兩一組,每個學生都想要踩住對方的影子,但是與此同時,每個學生都要盡力避免自己的影子被踩到,所以學生就會靈活躲閃,盡力奔跑。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活動,這一游戲活動雖然比較傳統(tǒng),但是卻能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跑步能力和靈活反應能力。體育游戲活動中,學生的身心比較放松,且會全身心地投入運動練習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觀察和分析,綜合判斷學生的體能素質以及運動技能,并對學生進行層次性的評價和針對性的引導,要求學生加強某一體能、某一運動項目的運動練習,從而引導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fā)展提升。
2.6 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與專業(yè)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依然處于主導地位,在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各種體育活動。不管什么時期,都要加強對體育教師素質、專業(yè)技能等方面的培訓,讓體育教師更夠更好的進行教學活動,實時更新自己的體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更好的勝任專業(yè)的體育教學工作。特別是雙減政策背景下,體育教師應該根據政策楚明白自己的職責與任務,明確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方向,讓自己的教學緊跟時代要求。要能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身體和精神鍛煉,使學生能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有承受困難的勇氣。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得到提高,體育素養(yǎng)與能力才會更好的提高。
2.7 組織課外拓展,引導學生加強運動練習
體育運動的實踐性非常強,且體育運動本身就應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加強運動練習,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外加強拓展練習,從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教師可以結合課后服務時間段,組織學生展開運動練習。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體育興趣小組,組織小組學生展開多樣化的運動練習。部分學校是教師統(tǒng)一組織學生展開課后服務活動,或是集體寫作業(yè),或是集體參與社團活動。部分學校允許學生自主確定課后服務活動內容。教師可以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以及班級學生的運動特點,引導學生展開體育游戲,或者是展開籃球基本運球練習和傳球練習,或者是展開體育比賽活動等。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周末以及節(jié)假日時間展開運動練習?!半p減”政策背景下,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學生的周末和假期時間,學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時間。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親子運動,引導學生與小伙伴自由結組,然后自主展開運動練習。如果學生家長有時間,那么完全可以與孩子一起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如果學生家長沒有時間,那么學生就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與小伙伴一起進行體育游戲。如果學校方面有要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及其家長展開運動打卡練習,即家長要將學生運動的圖片或者是視頻上傳到班級微信群或者是其他信息平臺。
總而言之,“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游戲、體育比賽,并對學生進行正面激勵,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運動拓展同時在推進小學體育教育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把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教學目標結合起來,促進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特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隨著身體素質的逐步提高,體育素養(yǎng)與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共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