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柑橘為蕓香科、柑橘屬植物,我國柑橘資源豐富、擁有眾多優(yōu)良的品種,栽培歷史超過4000年,經(jīng)過長時間的栽培、選擇,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種植經(jīng)驗,種植技術水平也明顯提升。但在柑橘生育期很容易受到多種病蟲害的侵染,輕則導致柑橘減產(chǎn),重則導致植株死亡?;诖?,文章從柑橘種植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入手,結合柑橘生長階段介紹柑橘種植中的常用技術,重點分析柑橘種植中常見的病蟲害類型,從綜合防治角度出發(fā)闡述柑橘種植中的病蟲害防治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柑橘;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可持續(xù)發(fā)展
引言
我國是柑橘起源中心之一,也是柑橘最重要的栽培國家之一。果實外形美觀、味道鮮美且酸甜適宜、營養(yǎng)豐富的柑橘在水果市場上占據(jù)核心地位,食用柑橘可以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基本的能量與營養(yǎng)。各個地區(qū)形成了特色化的柑橘產(chǎn)業(yè),并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建立起差異化的柑橘種植技術體系。從整體上來看,我國柑橘資源豐富,種植技術水平較高,尤其是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情況下,柑橘的產(chǎn)量與銷量均有所提升,有效推動我國農業(yè)產(chǎn)業(yè)轉型升級。但在柑橘種植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不可忽視的問題,若想促進柑橘產(chǎn)業(yè)穩(wěn)定、可持續(xù)發(fā)展,便需要優(yōu)化改進種植技術,加強柑橘病蟲害防治。
1 柑橘種植技術發(fā)展的現(xiàn)實狀況
現(xiàn)階段我國柑橘種植技術水平有所提升,在技術的支持下柑橘產(chǎn)量也穩(wěn)步提高。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全國柑橘產(chǎn)量達到5121.9萬噸,在全國水果產(chǎn)量中占比17.9%。不僅如此,柑橘類果品屬于勞動與技術密集型農產(chǎn)品,擁有市場核心競爭力,國內外需求量較大,銷量也不斷攀升。但現(xiàn)階段柑橘種植業(yè)發(fā)展中依然存在品種退化、品質下降的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在柑橘種植階段技術應用率較低、技術創(chuàng)新力不足,尤其是在柑橘種植前缺乏對優(yōu)良品種的科學選擇、種植地的規(guī)范處理,使得種植地塊土壤養(yǎng)分、土層結構等不能滿足柑橘生長需求。同時在柑橘生育期間未能進行水肥管理,種植模式較為粗放,對測土配方施肥等新技術的應用力度不足。再加上病蟲害防治不及時,使得柑橘產(chǎn)量及品質明顯降低[1]。
2 柑橘種植中常用的技術方法
2.1柑橘種植前的土壤管理技術
在柑橘樹種植前需要對種植園地地形地貌、地理狀況、土壤理化性質、當?shù)貧夂驐l件等進行全面、細致地勘察,根據(jù)勘察結果選擇抗性高、適應性強的柑橘樹種,種植的適宜選擇在背風向陽位置,且土質疏松、土層結構良好、土壤肥沃、排灌條件完善。同時,柑橘樹的生長對土壤條件有著較高要求,土壤酸堿度適宜在5.5至6.5范圍內,若土壤酸堿度不能達到標準,可以通過科學方法對土壤進行改良,使其滿足柑橘樹生長需求。根據(jù)柑橘樹生長特性,需要將夏季平均溫度控制在12.5~37℃范圍內,土壤含水量以60%~80%為宜,空氣相對濕度為75%左右。此外,要確保土壤內有機質含量為2%~3%,以此促進柑橘樹根系生長。
2.2柑橘幼苗期水肥管理技術
柑橘種植時適宜采用無病毒栽培技術,該技術可以有效預防病蟲害,提高柑橘樹成活率。具體的操作方法為以脫去病毒的柑橘苗木為種植材料,在苗木上方2毫米處作直徑為8毫米的嫁接口,嫁接后將苗木培育至60厘米高,控制主根長度超過20厘米后進行定植。在柑橘苗木定植前需要做好地塊處理,宜設置高畦以做好水位控制,在地塊上設置淺溝以及時排水,種植溝的深度一般為30厘米,寬度為30厘米。在地塊上挖好定植穴,其規(guī)格為80厘米×100厘米×100厘米,在種植穴底部施加腐熟農家肥,定植后覆土并灌定根水,以此預防病蟲害,促進苗木生長。此外,在柑橘幼苗期要積極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結合土壤測定結果確定氮磷鉀肥的施加比例,通常情況下在定植后按照1:1:1的比例施加氮磷鉀肥,每株約25克。隨后施加基礎肥料,其中氮肥為22克/株,磷肥與鉀肥分別為20克/株。若種植地塊土壤肥力較差,則需要施加腐熟農家肥3000~4500千克/畝。柑橘幼苗期施肥需要遵循“薄肥多施”的基本原則,在新梢抽發(fā)前與生長期施加1~2次速效肥,于8至10月停止施肥,施肥量以氮肥0.18~0.3千克/株,尿素0.4~0.65千克/株為宜,同時要配合施加適量的磷肥與鉀肥[2]。
2.3柑橘結果期綜合管理技術
柑橘樹生長進入掛結果期后,需要在樹形管理的基礎上注重花果管理。需要確保柑橘樹生殖生長所需養(yǎng)分充足,保證掛果量及果實品質。同時要科學確定葉果比,注重根系管理,在該階段可以采用滴灌施肥方法,在結果前主要施加氮肥,在開花結果期間主要施加磷肥與鉀肥。磷肥可以增強樹勢,鉀肥可以提高果實品質并改善果實的口感。在科學施肥的前提下要注重疏果,因柑橘樹結果后樹梢會在果實自重的作用下發(fā)生下垂,枝條長時間下垂會導致果實質量降低,所以需要及時摘除病果、畸形果,把握好留下果實之間的距離,促進單個果實品質的提升。
3 柑橘病蟲害防治措施
3.1柑橘常見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3.1.1柑橘木虱及其防治
柑橘木虱不僅是柑橘種植中常見的蟲害類型,而且是柑橘黃龍病的傳播媒介。木虱成蟲會在柑橘樹嫩梢部位產(chǎn)卵,適宜條件下蟲卵孵化,吸食嫩梢內的汁液。柑橘樹受害部位會逐漸凋零枯萎,嚴重時會誘發(fā)新梢畸變。同時,柑橘木虱分泌的白色蜜露會附著在柑橘樹葉片及枝干上,污染柑橘樹,誘發(fā)柑橘煤煙病,木虱吸取感染黃龍病柑橘樹內汁液后會攜帶病菌,產(chǎn)卵繁殖后攜帶病菌的成蟲迅速轉移,導致柑橘樹連片染病甚至死亡。柑橘木虱具有高傳染性、近距離擴散性、快速傳播毒性的特點,單個木虱成蟲傳染病率高達70%~80%,成蟲取食5小時后便可傳毒,會給柑橘樹帶來毀滅性危害。針對柑橘木虱的防治需要高度重視冬季清園,越冬時柑橘木虱成蟲的活動能力較差,可以選擇適宜藥物進行消殺,以此有效壓縮春季的蟲口密度。同時可以采用化學防治措施,在柑橘春梢、夏梢、秋梢等新芽萌發(fā)至展葉期間進行噴藥防治,可以選擇48%毒·辛乳油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每梢期噴藥1~2次,若抽梢期較長、木虱持續(xù)發(fā)生,可以每隔7至10天噴藥一次,連續(xù)噴施2~3次[3]。
3.1.2柑橘蚜蟲及其防治
柑橘蚜蟲主要為害柑橘芽梢期,為刺吸式害蟲,常見的柑橘蚜蟲有繡線菊蚜、棉蚜等。柑橘蚜蟲具有代數(shù)多、發(fā)生量大、抗藥性較強等特點,對柑橘樹的危害不容小覷。柑橘蚜蟲在我國分布廣泛,所有柑橘種植區(qū)均可能發(fā)生,蚜蟲的成蟲、若蟲及幼蟲群聚在柑橘的嫩枝梢部分,吸取柑橘植株內的營養(yǎng)液,柑橘樹被害后新梢、嫩葉會發(fā)生卷曲、皺縮情況,節(jié)間縮短,導致柑橘樹生長發(fā)育受阻,嚴重時會出現(xiàn)落果、新梢無法抽出的現(xiàn)象。不僅如此,柑橘蚜蟲排泄的蜜露會造成植株污染,引起煤煙病并降低果實品質,且柑橘蚜蟲是傳播柑橘衰退病毒的主要媒介。針對柑橘蚜蟲的防治要采取綜合防治技術,在農業(yè)防治方面及時修剪柑橘果樹,清除果園內枯枝落葉、雜草,以此減少越冬蟲源。同時在柑橘樹抽生夏秋梢時去除無用梢,留下健壯、整齊的枝條,在葉面噴施植美家800倍液以縮短危害期;在物理防治方面可以在果園內懸掛黃板,利用柑橘蚜蟲的特性以對其進行人工捕殺;在化學防治方面可以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3000倍液或8%毒死蜱2000倍液噴霧,也可以與柑橘木虱、潛葉蛾等害蟲進行共同防治,即在露芽期噴施阿維菌素+辛硫磷,從而有效降低化學藥物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3.1.3柑橘花蕾蛆及其防治
柑橘花蕾蛆屬雙翅目,癭蚊科,主要為害柑橘花蕾,為柑橘花蕾期主要蟲害之一。在柑橘花蕾長至2~3毫米時成蟲會于頂端進入并將卵產(chǎn)在花蕾內,花蕾蛆為害的大多為早現(xiàn)蕾、花質好的花蕾,而這些花蕾原本會產(chǎn)出優(yōu)質柑橘,但當遭受花蕾蛆侵害后花器逐漸變形、變色,形狀似綠色燈籠,花冠不能張開最終脫落,花蕾脫落后內部的成蟲也會入土化蛹,繼續(xù)侵害其他柑橘樹?;ɡ偾x卵的孵化率較高,幼蟲孵化后在子房周圍為害,一個花蕾內的幼蟲可以達到60~100頭。針對柑橘花蕾蛆的防治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其一為地面噴藥。當柑橘樹花蕾直徑達到2~3毫米時,將90%敵百蟲粉劑或10%二嗪農顆粒劑與細河沙混合均勻,每畝用敵百蟲粉劑1.5~2千克,二嗪農顆粒劑0.55千克,細河沙用量為25~35千克,混合均勻后撒施在地面上。同時可以使用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噴灑地面,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續(xù)噴施1~2次。謝花后在地面噴施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其二為樹冠噴藥。當大多數(shù)花蕾變白時噴施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每隔3~5天噴施一次,連續(xù)噴施2~3次。在成蟲羽化初期、產(chǎn)卵前,可以向樹冠噴施50%辛硫磷1000倍液,每隔5~7天噴施一次,連續(xù)噴施2~3次?;蛟跇涔诓课幻扛?~10天噴施一次20%中西殺滅菊酯,連續(xù)噴施1~2次[4]。
3.1.4柑橘吉丁蟲及其防治
柑橘吉丁蟲主要為爆皮蟲與溜皮蟲。在幼蟲孵化后主要為害柑橘樹皮層淺處,幼蟲生長發(fā)育階段會流出褐色透明膠質狀液滴。幼蟲生長后體積變大,逐漸蛀入柑橘樹樹干、枝干深處,形成不規(guī)則蟲道,導致柑橘樹樹皮干枯爆裂、枝干枯死。吉丁蟲成蟲主要為害柑橘樹嫩葉,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導致柑橘樹營養(yǎng)不足甚至死亡。不僅如此,吉丁蟲可以誘發(fā)柑橘流膠病,發(fā)病率高達60%~80%。針對柑橘吉丁蟲的防治要樹立綜合防治理念,在柑橘種植過程中注重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做好柑橘樹施肥、灌溉、整形修剪等管理工作,為柑橘樹的生長提供更加適宜、優(yōu)質的環(huán)境,增強柑橘樹的長勢,提高柑橘樹抵抗吉丁蟲的能力。與此同時,及時清除果園內的枯枝、病死樹、雜草與雜物,對清除的雜物要進行火燒等無害化處理,以此減少吉丁蟲生存空間,有效降低蟲口密度。除此之外,要抓住吉丁蟲羽化出洞這一關鍵時期,此時吉丁蟲抵抗力較弱、活動能力較差,可以對柑橘樹枝干噴施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在吉丁蟲幼蟲期,可以當為害部位流出褐色膠質狀液體時進行防治,在受害部位均勻噴施12%甲維鹽.蟲螨腈懸浮劑1000倍液或2%高氯.阿維菌素水乳劑1000倍液,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3.2柑橘常見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3.2.1柑橘潰瘍病及其防治
柑桔潰瘍病由地毯黃單胞桿菌引起,主要為害柑橘樹葉片、枝梢與果實,柑橘樹受害后會發(fā)生落葉、落果情況,且受害果實會變形嚴重,葉片脫落、枝梢干枯后柑橘樹生長受阻甚至停止。針對柑橘潰瘍病的防治需要以預防為主,首先為建立無病苗圃,在距離柑橘園2000米以外的位置作苗圃,在無病樹上采集種子或接穗,按照相關規(guī)定對種子、接穗進行消毒,一般將種子浸泡在3%的硫酸亞鐵內10分鐘。其次,冬季清園,剪除病殘枝后集中銷毀,挖除病株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全園進行噴霧消毒。同時要加強柑橘栽培管理,做好修枝工作,確保果園內通風及光照情況良好,土壤及空氣內水分充足。最后采用藥物防治措施,在抽梢后20天噴藥預防潰瘍病。在多雨季節(jié)噴施可殺得3000(46%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或33.5%喹啉銅懸浮劑,同時注意防治藥品的交替使用,避免產(chǎn)生抗藥性,每隔15天噴施一次,連續(xù)噴施2至3次。
3.2.2柑橘瘡痂病及其防治
柑橘瘡痂病是由真菌誘發(fā)的柑橘病害之一,一般為害柑橘的新梢與幼果,有時也會為害柑橘花器。嚴重時會導致柑橘果實畸形,降低柑橘果實品質及產(chǎn)量。柑橘瘡痂病在溫度為20~23℃時容易發(fā)生,當溫度超過24℃時會停止,并且在多雨季節(jié)發(fā)病較為嚴重。因此需要通過剪枝、整枝以增強果園的通透性,降低空氣相對濕度,以此有效預防柑橘瘡痂病的發(fā)生。同時,柑橘瘡痂病一般由冬季開始潛伏,春梢萌動時發(fā)病嚴重,因此需要密切關注春梢萌動、謝花這兩個關鍵時期,可以用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5]。
3.2.3柑橘炭疽病及其防治
柑橘炭疽病同樣由真菌引起,發(fā)病初期,在柑橘葉片邊緣部分會出現(xiàn)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病斑,病斑凹陷。隨著病程的發(fā)展,病斑逐漸由黃褐色變?yōu)榛野咨绕涫窃谶B續(xù)陰雨天氣下,空氣濕度較高且溫度較低,炭疽病極易發(fā)生且容易擴散,葉尖及邊緣部分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暗褐色斑塊。幼果受害后會腐爛干縮,新梢受害后枯萎蜷縮,甚至導致全株死亡。防治柑橘炭疽病需要注意平衡施肥、適當修剪,在此基礎上使用預防真菌病害的殺菌劑,并且交替使用或科學復配使用。防治藥劑可施用18.7%丙環(huán).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32%苯甲.吡唑酯懸浮劑2000倍液,或10%吡唑醚菌酯懸浮劑1000~1500倍液,噴施葉面和葉背,7-15天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1-2次。
3.2.4柑橘黃龍病及其防治
柑橘黃龍病發(fā)病時會導致葉片不規(guī)則黃化、葉基部黃化、果實小,是柑橘種植中危害性較大的病害類型,一旦發(fā)生黃龍病,輕則導致柑橘樹生長發(fā)育受阻,重則導致柑橘樹連片死亡,進而使種植戶遭受較大的經(jīng)濟損失,危害柑橘產(chǎn)業(yè)的健康穩(wěn)定。針對柑橘黃龍病的防治,首先需要注重苗木購買階段的質量控制,在柑橘樹種植區(qū)域內嚴謹種植九里香,主要原因在于九里香是木虱主要寄主,而木虱是傳播黃龍病的媒介。其次,在柑橘種植中要加強病蟲害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果樹染病后要及時挖除,采用物理隔離方式避免黃龍病擴散。同時要注重冬季清園,在清除果園內雜草、枯枝爛葉的同時噴施藥物,以此有效預防黃龍病的發(fā)生。
4 結語
近年來我國柑橘種植技術水平有所提升,種植規(guī)模顯著擴大且銷量穩(wěn)步攀升,但在種植中依然存在品種退化、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因此需要根據(jù)柑橘生長習性、各階段的生長需求做好栽培管理,靈活使用選地整地、水肥管理、整形修枝等技術增強樹勢。同時要把握好柑橘常見病蟲害類型,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及農業(yè)防治措施降低病蟲害發(fā)生幾率,促進柑橘種植業(yè)健康、穩(wěn)定與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卓杰華.柑橘綠色種植與主要病蟲害防治分析[J].農家參謀,2022(7):40-42.
[2]張用.綠色柑橘種植管理技術的運用實踐探索[J].河南農業(yè),2021(14):26-27.
[3]蔣建清.柑橘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探討[J].廣東蠶業(yè),2021,55(5):89-90.
[4]蒙國杰.柑橘種植技術與管理要點分析[J].南方農業(yè),2019,13(32):21-22.
[5].柑橘病蟲害防治[J].農村新技術,2019(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