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秘密隱藏與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

        2023-04-29 00:00:00王江洋周月

        摘 要:為了探討大學生秘密隱藏、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采用自我隱瞞傾向量表、中文版自憫量表、簡版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量表及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問卷,對551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diào)查。結果表明,秘密隱藏分別通過自我同情和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單獨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鏈式中介作用間接正向預測大學生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即秘密隱藏是導致大學生產(chǎn)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重要遠端危險性因素,其通過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兩種近端因素作用而間接影響負性認知加工偏向。

        關鍵詞: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秘密隱藏;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

        中圖分類號:B848.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7-0692(2023)04-0105-08

        收稿日期: 2023-03-15

        基金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一般項目(BHA160087)

        作者簡介: 王江洋,女,遼寧沈陽人,沈陽師范大學教授,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人格、社會性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周月,女,遼寧營口人,遼寧師范大學基礎心理學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情緒與社會認知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21—2022)》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我國18~24歲群體的抑郁風險檢出率為24.1%,顯著高于其他年齡群體,焦慮檢出率的年齡差異也呈現(xiàn)類似趨勢[1]8。由此可見,處于該年齡階段的大學生存在較為突出的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負性認知加工偏向(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

        ing Bias)是指個體在信息加工過程中,對于消極信息存在加工偏好的一種認知特質,包括對消極信息的注意偏向、記憶偏向、對模棱兩可信息的消極解釋偏向,以及反復思考并沉浸于消極情緒和感受中的負性沉思偏向[2-3]。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個體存在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可能是導致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產(chǎn)生且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認知因素[3-4]?,F(xiàn)實生活中,人們有意隱瞞自己的個人信息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5]。秘密隱藏特質也稱自我隱瞞或藏秘特質[6],通常指個體主動向他人隱瞞令人苦惱或負面的個人信息的行為傾向[7]。在有關秘密隱藏對個體適應性發(fā)展是否具有消極影響的問題上,研究者們尚未達成一致。例如:有學者指出,保守秘密是為了避免因重要信息泄露引發(fā)的不良后果而得到積極強化的行為,是人們自我保護的體現(xiàn)[8];也有研究者認為,秘密隱藏與低幸福感、焦慮、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癥狀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是引發(fā)個體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之一[9]。由于負性認知加工偏向是導致個體出現(xiàn)抑郁癥、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3-4],因而進一步探究秘密隱藏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之間的關系,有助于進一步揭示個體心理疾病的產(chǎn)生機制。

        秘密隱藏的研究源于心理治療領域,接受心理治療的來訪者通常會隱藏自身的痛苦或創(chuàng)傷性經(jīng)歷等能夠給個體帶來羞恥情緒體驗的信息[10]。借助與羞愧相關的研究結果,可以更好地理解秘密隱藏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有研究發(fā)現(xiàn),高秘密隱藏特質的個體在隱藏與自身相關信息時會產(chǎn)生較多的羞愧情緒[6],而羞愧情緒的聚集會引發(fā)人們對負性信息的認知加工偏向[2]。此外,秘密的抑制模型(Inhibition Model of Secrecy)強調(diào),分享生活事件是與主觀幸福感密切相關的本能行為[11-12],有意識地抑制表露本能的行為則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努力和心理資源,引發(fā)輕微的壓力并消耗一定的認知資源[13-14],日積月累會產(chǎn)生疊加效應[15]307-323,引發(fā)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據(jù)此,本研究提出假設1:秘密隱藏對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具有正向預測作用。

        在秘密隱藏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中,自我同情可能是重要的中介變量。自我同情是指無論當個體經(jīng)歷由自身錯誤、不足等內(nèi)部因素引起的,抑或是由不可抗的外部因素引起的苦難或痛苦時支持自己、處理痛苦的想法和情緒,是促進個體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心理資源[16-17]。吐露秘密是人們的本能,隱藏秘密則會阻礙人們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7]。秘密的抑制模型認為,如果個體的自主、關系等基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個體的適應性發(fā)展就會受阻[9]。由于相關研究證實,秘密隱藏特質與積極心理資源存在負相關關系[18-19],因而可以推測具有高秘密隱藏特質的大學生的自我同情水平較低。相關研究還證實,自我同情對個體發(fā)展具有保護性作用,如自我同情與心理彈性[20]、主觀幸福感[21]具有緊密的正相關關系,與消極情緒偏向、負性信息注意偏向等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具有負相關關系[22-23]。由此,可以推測,低自我同情可能預示著高負性認知加工偏向。自我同情理論模型認為,自我同情是由自我友善、共同人性感、正念,以及相對應的自我苛責、孤立感與過度認同組成的多層面的從無同情心的自我反應到有同情心的自我反應的雙向連續(xù)體[24]。自我同情的各個要素共同作用,可減少負性心理結構與心理癥狀之間的聯(lián)系[25]。當自我同情心理資源被削減時,可能會引發(fā)個體較多的心理問題[26-27]。據(jù)此,本研究提出假設2:自我同情在秘密隱藏與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情緒調(diào)節(jié)是個體管理和改變自身或他人情緒的認知和行為的適應性手段[28],包括對情緒的覺知和理解、對情緒體驗的接受、對情緒表達行為的控制,以及靈活選取適當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等過程[29]。個體在情緒調(diào)節(jié)的任何階段均可能表現(xiàn)出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進而在情緒調(diào)節(jié)的靈活性與情緒調(diào)節(jié)的效率等方面產(chǎn)生問題,甚至導致廣泛的負面結果[30]。秘密隱藏特質的工作模型(Self-Concealment Working Model)認為,秘密隱藏會激發(fā)個體獲得社會支持的需要與隱藏創(chuàng)傷、污名或負面痛苦信息的需要之間的雙重動機沖突,長期的動機沖突會引發(fā)自我損耗和自我調(diào)節(jié)資源的破壞,導致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31]。相關研究也證實了秘密隱藏主要通過不良的情緒調(diào)節(jié)過程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28]。由此推測,高秘密隱藏傾向可能預示著高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水平。另外,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具有明顯的臨床相關性[32]。而具有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個體在加工方式上也具有習慣化的無意識認知加工特點[29]。由此可見,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極有可能是引發(fā)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關鍵因素。據(jù)此,本研究提出假設3: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在秘密隱藏與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中起中介作用。

        此外,情緒調(diào)節(jié)模型認為,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是情緒調(diào)節(jié)的更高層次,可能影響個體在特定情境下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的選擇及情緒調(diào)節(jié)的靈活性[32]。自我同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們的情緒調(diào)節(jié)能力,與以情緒為中心的應對策略呈顯著的負性相關關系[33]。有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同情傾向越低,其適應性的應對策略越少[34]。由此可見,高自我同情預示著較低的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據(jù)此,本研究提出假設4: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在秘密隱藏與大學生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中起鏈式中介的作用。

        綜上,基于上述理論觀點與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構建了一個多重中介模型(見圖1)。其目的在于,以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為切入點,探究不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相關因素及內(nèi)在加工機制,為揭示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成因及秘密隱藏視角下心理健康的干預方案設計,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與實證支持。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取樣方法,以大學生為調(diào)查對象,在A省B市的三所大學,通過紙質版問卷與網(wǎng)絡問卷相結合的方式施測。樣本采集時間為2021年12月—2022年3月,共發(fā)放問卷600份,依據(jù)學生作答態(tài)度題與測謊題情況,剔除態(tài)度題得分較低、測謊題得分較高的被試,并剔除Z字形規(guī)律性作答、大規(guī)模漏答等無效問卷,剩余有效樣本為551人,有效率為91.83%。其中:男生251人(45.60%),女生300人(54.40%);大一學生138人(25.00%),大二學生159人(28.90%),大三學生65人(11.80%),大四學生36人(6.50%),大五學生1人(0.20%),研一學生77人(14.00%),研二學生37人(6.70%),研三學生36人(6.50%),未報告年級信息的學生2人(0.36%)。樣本平均年齡為20.92±2.64歲。

        (二)研究方法

        1.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問卷

        本研究采用閆曉釩等修訂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問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NCPBQ)測量大學生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水平[3]。該問卷包含負性注意偏向、負性記憶偏向、負性解釋偏向、負性沉思偏向四個維度,共有23個項目,采用4點計分方式,其中1代表“完全不符合”,4代表“完全符合”。分數(shù)越高代表被試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越嚴重。在本研究中,該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4;結構效度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χ2/df=3.64,CFI=0.93,TLI=0.92,RMR=0.04,RMSEA=0.07,這表明該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自我隱瞞傾向量表

        本研究采用Larson和Chastain共同編制、王才康修訂的《自我隱瞞傾向量表》(Self-Concealment" Scale,SCS)測量大學生秘密隱藏特質水平[6][35]。該量表共包含10個項目,單一維度,采用5點計分方式,其中1代表“不符合”,5點代表“很符合”,分數(shù)越高代表被試隱瞞秘密的傾向越高。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8;結構效度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χ2/df=3.63,CFI=0.96,TLI=0.95,RMR=0.03,RMSEA=0.07,這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中文版自憫量表

        本研究采用Neff編制、陳健等修訂的具有高普適性的《中文版自憫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測量大學生自我同情水平[16][36]。該量表共包含了26個項目,包括自我友善、共同人性感、正念,以及相對應的自我苛責、孤立感和過度認同六個因子。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方式,1代表“幾乎從不這樣”,5代表“幾乎總是這樣”。其中,自我苛責、孤立感、過度認同需要反向計分,分數(shù)越高代表被試的消極自我反應相對越少。在本研究中,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88;結構效度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χ2/df=3.79,CFI=0.89,TLI=0.87,RMR=0.07,R-MSEA=0.07,這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4.簡版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量表

        本研究采用Bjureberg等編制、王國猛等修訂的《簡版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量表》測量大學生的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水平[30][37]。該量表共16個項目,包括情緒清晰性的缺失、目標定向行為投入的困難、控制沖動行為的困難、有效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的獲取有限和不接受情緒反應五個因子。該量表采用5點計分方式,1代表“幾乎從不”,5代表“幾乎總是”。分數(shù)越高代表被試的情緒調(diào)節(jié)越困難。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5;結構效度的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χ2/df=4.76,CFI=0.95,TLI=0.93,RMR=0.04,RMSEA=0.08,這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程序與數(shù)據(jù)處理

        本研究使用SPSS 22.0和AMOS 2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與分析。首先,本研究使用AMOS 23.0軟件進行共同方法偏差檢驗。其次,本研究使用SPSS 22.0軟件對各變量及其因子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并對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人口學差異做方差分析。若人口學變量差異顯著,則在后續(xù)的結構方程模型中將其作為控制變量加以控制。再次,本研究使用SPSS 22.0軟件,運用皮爾遜積差相關對各變量間的相關性進行初步檢驗,以確保檢驗假設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本研究使用AMOS 23.0軟件,構建結構方程模型來綜合探討秘密隱藏與大學生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以及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在二者之間起到的中介作用。

        三、研究結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為了避免因采用自陳量表收集數(shù)據(jù)所引起的些許虛假的變異,進而增加系統(tǒng)誤差、削減測量效度,本研究參考以往學者控制共同方法偏差的途徑:一方面,在實際施測時,采用反向計分和題目隨機排列,運用包含測謊題、態(tài)度題量表等方式來盡可能減少共同方法變異的來源[38-39];另一方面,在施測結束后,采用共同方法偏差檢驗的方法,來驗證是否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雖然眾多學者常用Harman單因子法,但其檢驗力較弱,同時不符合共同方法變異的數(shù)學模型[38]。因此,本研究采用控制未測量的潛在方法(因子法)檢驗共同方法偏差。首先,建構驗證性因素分析模型;其次,構建加入方法因子的模型;最后,比較兩模型間的主要擬合指數(shù)的變化情況(改變量):△χ2/df=-0.729,△SRMR=-0.015,△CFI=0.027,△TLI=0.022,△RMSEA=-0.009。結果發(fā)現(xiàn),加入共同方法因子后,模型擬合指標變化不大,且未得到明顯改善,因此測量中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秘密隱藏、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描述統(tǒng)計與相關分析

        各變量的描述統(tǒng)計及變量間的相關分析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研究中的變量均呈顯著相關。本研究以性別、年級為自變量,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四因子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性別與年級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6, 535)=0.85,pgt;0.05],但性別的主效應[F(1,535)=3.03,η2p=0.02,plt;0.05]與年級的主效應均顯著[F(8,535)=2.15,η2p=0.03, plt;0.001]。故本研究在后續(xù)多重中介分析中將性別與年級作為統(tǒng)計控制變量。

        (三)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在秘密隱藏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之間的中介作用檢驗

        為避免多重共線性,根據(jù)Aiken和West的建議[40]212,本研究對所有的預測變量進行了中心化處理。本研究以秘密隱藏為預測變量,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為結果變量,在控制性別與年級變量的基礎上,采用AMOS23.0軟件繪制結構方程模型,逐一考察自我同情及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在秘密隱藏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之間的中介作用,先驗證測量模型,再驗證結構模型。結果顯示,測量模型的擬合指數(shù)為:χ2/df=3.80,CFI=0.91,TLI=0.89,SRMR=0.06,RMSEA=0.07;結構模型的擬合指數(shù)為:χ2/df=3.57,CFI=0.91,TLI=0.90,SRMR=0.06,RMSEA=0.07,各擬合指標達到可接受標準。本研究采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檢驗法(抽樣次數(shù)為5 000次),檢驗該結構方程模型中各個中介路徑的顯著性,模型估計路徑系數(shù)見圖2。

        由圖2與表2可知,模型直接路徑不顯著p=0.07;各中介路徑95%置信區(qū)間均不包含0,說明中介路徑均顯著(pslt;0.01)??偟拈g接效應估計值為0.47,其中自我同情單獨中介效應估計值為0.21,占比為44.68%,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單獨中介效應估計值為0.06,占比為12.77%,自我同情的單獨中介效應顯著高于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單獨中介效應(plt;0.05),Bootstrap 95%的置信區(qū)間為[0.03, 0.27];自我同情與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鏈式中介效應估計值為0.20,占比為42.55%。這表明,秘密隱藏不能直接正向預測負性認知加工偏向,而是通過自我同情和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各自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鏈式中介作用間接正向預測大學生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

        四、研究討論

        (一)秘密隱藏與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關系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秘密隱藏對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存在間接正向預測作用,部分驗證了假設1。這一結論與秘密隱藏特質的工作模型的觀點一致[31]。與以往研究相一致,雖然個體對負面信息的有意隱瞞(即秘密隱藏)在一定程度上會避免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14],以及減少他人對自身的負面反饋,但這種采用抑制策略作為應對污名化信息的主要行為方式,會增加個體對可隱匿污名內(nèi)化的可能[35]。這在削弱個體適應性發(fā)展心理資源的同時[41-42],還會促使個體在面對類似經(jīng)歷或信息時,繼續(xù)采用逃避、隱瞞等防御方式,加深個體的負性認知圖式[43],最終增加負性認知加工偏向。

        (二)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同情在秘密隱藏對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預測關系中起中介作用,這就驗證了假設2。這一結論驗證了秘密的抑制模型[9]和自我同情理論模型[17]的觀點。與以往研究的結論相一致,高秘密隱藏特質的人通常會將自認為負面或痛苦的與自己相關的信息進行主動隱瞞,而這會引發(fā)個體對自身的消極評價,從而形成低自尊[44];增加個體對自身的苛責感,形成低自我同情水平[45]。自我同情較低的個體會放大自己的痛苦和挫折感,增加其負性認知加工偏向[24]。這一結果提示,學??梢詮呐囵B(yǎng)大學生自我同情能力的角度防范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形成。

        (三)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在秘密隱藏對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預測關系中起中介作用,這一研究結果驗證了假設3。依據(jù)秘密隱藏的特質工作模型[31],高秘密隱藏特質個體容易產(chǎn)生羞怯(shyness)等消極情緒體驗[2],這種羞恥感會促進個體的行為抑制反應[41],增加其對所隱藏的污名信息內(nèi)化的風險[31],形成自我污名等非適應性認知[42],引發(fā)個體較低的自我評價,從而加深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認知圖式[2]。

        (四)自我同情與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鏈式中介作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秘密隱藏還可以通過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鏈式中介作用間接正向預測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這一研究結果驗證了假設4。該結論證實并拓展了情緒調(diào)節(jié)模型[32],高秘密隱藏特質的個體通常預示著其具有較高的孤獨感[45],孤獨感的激增會破壞個體自身的自我同情能力[17],在削弱其自身積極的心理資源的同時[42],也會損害其情緒調(diào)節(jié)資源[30][37],因而不能使個體很好地調(diào)節(jié)因隱藏羞恥、尷尬或污名化的信息所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41],導致個體長久地陷于消極情緒體驗難以自拔,表現(xiàn)出對消極情緒的調(diào)節(jié)困難[46],最終將導致個體較為嚴重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

        (五)研究啟示與建議

        秘密隱藏特質會破壞個體自我調(diào)節(jié)資源,最終成為負性認知加工圖式形成的潛在危險性因素[31]。而自我同情不僅僅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人格特質成分,它還可以通過學習和訓練獲得提升[17]?;诒狙芯堪l(fā)現(xiàn)的秘密隱藏對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影響路徑可知,培養(yǎng)個體的自我同情能力可以成為處理因隱瞞污名等負性信息(即秘密隱藏)產(chǎn)生的痛苦或不良情緒狀態(tài)的有效干預措施。因此,學??梢酝ㄟ^在心理健康課程中加入例如正念自我同情(Mindful Self-Compassion)培訓等課程內(nèi)容,來提升大學生應對秘密隱藏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進而避免大學生產(chǎn)生因隱藏秘密信息而產(chǎn)生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

        (六)研究的不足與展望

        首先,以往有關秘密隱藏能否阻礙個體適應性發(fā)展的問題上存在一定爭議。本研究初步驗證了大學生對秘密信息的自我隱瞞傾向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之間的相關關系,這為肯定秘密隱藏是阻礙個體適應性發(fā)展的危險性因素這一觀點提供些許的實證支持。但是,考慮到研究仍然是基于問卷調(diào)查的橫斷研究設計,故本研究難以得出因果推論?;诖?,未來研究有必要以更全面的視角探究二者間的因果關系,澄清以往的研究爭議。

        其次,本研究初步發(fā)現(xiàn),秘密隱藏主要通過削弱自我同情這一重要的心理資源進而加劇大學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這提示未來研究可從培養(yǎng)自我同情能力為切入點,探究自我同情是否可以緩解或阻斷高秘密隱藏特質大學生因秘密隱藏所引發(fā)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從而進一步明確秘密隱藏與負性認知加工偏向之間的關系及其作用機制。

        最后,本研究從人格特質論視角探討的秘密信息隱藏僅是一種對個人信息的隱瞞傾向,尚未考慮多種秘密信息類別對研究結果的影響。事實上,Slepian等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秘密信息可能存在傷人、吸毒、偷竊、自殘等38個種類[5]。因此,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操縱隱瞞特定類別秘密信息的秘密隱藏狀態(tài),從人格情境論視角考察秘密隱藏對大學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影響。

        五、結論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秘密隱藏分別通過自我同情和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單獨中介作用,以及二者的鏈式中介作用間接正向預測大學生的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即秘密隱藏是導致大學生產(chǎn)生負性認知加工偏向的重要遠端危險性因素,其通過自我同情、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兩種近端因素作用而間接影響負性認知加工偏向。

        參考文獻:

        [1] 傅小蘭,張侃.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21—2022)[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

        [2] 李亮,韓磊,高峰強,等.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在大學生羞怯與自我表露關系中的作用[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1(6):1260-1265.

        [3] 閆曉釩,張睿,馮正直.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問卷的研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7(23):2329-2334.

        [4] 曲哲,袁京泉.社會認知和臨床心理學的結合:焦慮、抑郁理論建構及其社會信息加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0):25-26.

        [5] Slepian M L, Chun J S, Mason M F. The experience of secrec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7(1): 1-33.

        [6] 王才康.中學生自我隱瞞傾向:因素結構與發(fā)展特點[J].應用心理學,2002(2):15-17.

        [7] 段錦云,孫涵杉,孫佚思.個人信息的有意隱藏:藏秘及其后果的應對[J].心理科學進展,2020(12):2114-2124.

        [8] 孫佚思.藏秘對建議采納的影響:基于自我保護視角[D].蘇州:蘇州大學,2020.

        [9] Slepian M L, Koch A. Identifying the dimensions of secrets to reduce their harm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21(6): 1431-1456.

        [10] Margolis G J. Secrecy and ident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1966(4): 517-522.

        [11] Slepian M L, Moulton-Tetlock E. Confiding secrets and well-being[J].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019(4): 472-484.

        [12] Wegner D M, Lane J D, Dimitri S. The allure of secret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2): 287-300.

        [13] Slepian M L, Camp N P, Masicampo E J. Exploring the secrecy burden: Secrets, preoccupation, and perceptual judgment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5(2): 31-42.

        [14] Crither C R, Ferguson M J. The cost of keeping it hidden: Decomposing concealment reveals what makes it deplet-ing[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14(2): 721-735.

        [15] Wismeijer A. Secre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 clinical oxymoron[M].Nyklí ek I, Vingerhoets A, Zeelenberg M. Emotion Regulation and Well-being. New York: Springer, 2011.

        [16] Neff K D.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to measure self-compassion[J].Self and Identity, 2003(3):223-250.

        [17] Neff K D. Self-compassion: Theory, method,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23(1):"193-218.

        [18] Slepian M L. A process model of having and keeping secrets[J].Psychological Review, 2022(3): 542-563.

        [19] Leary M R, Tate E B, Adams C E, et al. Self-compassion and reactions to unpleasant self-relevant ev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reating oneself kindl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7(5): 887-904.

        [20] Baker D A, Caswell H L, Eccles F. Self-compassion and depression, anxiety, and resilience in adults with epilepsy[J].Epilepsy and Behavior, 2019(90): 154-161.

        [21] Zessin U, Dickhauser O, Garbade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mpassion and well-being: A meta-analysis[J].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2015(3): 340-364.

        [22] 卞小華. 自我同情對負性偏向的影響及干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9.

        [23] 張睿. 負性認知加工偏向問卷的編制與應用[D].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

        [24] Neff K D.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fallacy in the study of self-compassion: Mis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bipolar continuums[J].Mindfulness, 2022(3): 572-576.

        [25] 劉月,唐婷,孫國珍,等.自我同情評估工具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1(29):4041-4045.

        [26] Liu Z, Kalokerinos E K, Slepian M L. Emotion appraisals and coping with secrets[EB/OL].(2022-06-24)[2023-02-20].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221085377.

        [27] 王仁華,王忠軍.自我同情:聚焦自我的應對策略[J].心理研究,2017(6):9-18.

        [28] 臧剛順.消防員創(chuàng)傷后應激反應的心理機制及管理對策研究[D].秦皇島:燕山大學,2020.

        [29] 孫俊才,孫亞茹,張文海.人際情緒調(diào)節(jié)與內(nèi)隱/外顯積極情緒的關系: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的調(diào)節(jié)效應與表達抑制的中介效應[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22(2):279-286.

        [30] Bjureberg J, Ljótsson B, Tull M T,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brief version of the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The DERS-16[J].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016(2): 284-296.

        [31] Larson D G, Chastain R L, Hoyt W T, et al. Self-concealment: Integrative review and working model[J].Journal of"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15(8): 705-774.

        [32] Tull M T, Aldao A. Editorial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in the science of emotion regulation[J].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2015(1): iv-x.

        [33] Ewert C, Vater A," Schr?der-Abé" M. Self-compassion and coping: A meta-analysis[J].Mindfulness, 2021(5): 1063-1077.

        [34] Chwyl C, Chen P, Zaki J. Beliefs about self-compassion: Implications for coping and self-improvement[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21(9): 1327-1342.

        [35] Larson D G, Chastain R L. Self-concealment: Conceptualization, measurement, and health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0(4): 439-455.

        [36] 陳健,燕良軾,周麗華.中文版自憫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志,2011(6):734-736.

        [37] 王國猛,郭文,沈金嬌.簡版情緒調(diào)節(jié)困難量表在中國大學生群體中的信效度[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21(5): 956-961.

        [38] 湯丹丹,溫忠麟.共同方法偏差檢驗:問題與建議[J].心理科學,2020(1):215-223.

        [39] 熊紅星,張璟,鄭雪.方法影響結果? 方法變異的本質、影響及控制[J].心理學探新,2013(3):195-199.

        [40] Aiken L S, West S G. Multiple regression: 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M].Newbury Park, CA: Sage, 1991.

        [41] 彭蕓爽,張寶山,袁菲.可隱匿污名的心理效應及其機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3(4):592-598.

        [42] 王江洋,李昂揚,聶家昕.依戀與孤兒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關系:自我污名和心理韌性的并行中介作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20(2):228-239.

        [43] Brosschot J F, Thayer J F. Anger inhibition, cardiovascular recovery, and vagal function: a model of the link between hostil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998(4): 326-332.

        [44] 詹啟生,許俊.自我隱瞞與大學生手機成癮的關系:反向自尊和心理壓力的中介作用[J].中國特殊教育,2020(2):91-96.

        [45] 程浩,劉愛書,吳晗菲.高中生心理虐待與孤獨感及自我隱瞞的中介作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8(5): 432-436.

        [46] Nguyen C Q, Slepian M L. Revealing secrets[EB/OL].(2022-07-16)[2023-02-20].https://doicurl.99885.net/10.1016/j.copsyc.2022.10142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recy and 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Multiple Mediate Effects of Self-Compassion and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Wang Jiangyang1, Zhou Yue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2.College of Psychology,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9)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recy, self-compassion, the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51 college students by using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 for Self-Concealment Scale, Self-Compassion Scale(the Chinese version), the Brief Version of the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 and 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ecrecy indirectly and positively predicted 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separate mediating effect of self-compassion and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and through the chain mediating effect of both, respectively. That is, secrecy is an important distal risk factor that leads to, and indirectly influences 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wo proximal factors, namely, self-compassion and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secrecy; self-compassion;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責任編輯:劉北蘆" " 責任校對:趙 穎】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nginx
        丰满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欧美| а的天堂网最新版在线| 国产成人av三级三级三级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野外| 高潮内射双龙视频| 欧美丰满大乳高跟鞋|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中文字幕乱码| 欧美大屁股xxxx高潮喷水|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成人无码网www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专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vr成人片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国产毛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av毛片一区二区少妇颜射| 日本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a在线观看免费网站大全| 国产免费午夜福利蜜芽无码| 日本成年一区久久综合| 把女邻居弄到潮喷的性经历| 国产无套露脸|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第一页| 国产无套护士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光视频| 日本一卡2卡3卡4卡无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址| 欧美肥婆性猛交xxxx|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16|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