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兵 豐默涵
鄭州第六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抗戰(zhàn)老兵
手工特色月餅溫暖高寒戍邊官兵——
9月13日早上6點,鄭州第六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98歲的抗戰(zhàn)老兵王敬軒洗漱完畢,戴著老花鏡坐在書桌旁,顫巍巍地拿起鋼筆,認真地給駐守在海拔5000多米雪域高原上的某部官兵寫信:親愛的戰(zhàn)友們,大家好!中秋節(jié)快要到了,你們甘愿“一家不圓萬家圓”,在高寒缺氧的惡劣環(huán)境下常年如一日戍守邊防,我們作為多次上過戰(zhàn)場的老兵,既心疼又自豪!今天組織大家親手制作特色月餅寄給你們,以表達內(nèi)心的牽掛和祝福!希望你們在中秋之夜,思鄉(xiāng)不忘站崗,品嘗月餅依然握緊鋼槍,時時守護好祖國的邊疆……
一
給戍邊官兵寄去手工月餅來源于該所95歲抗戰(zhàn)老兵李開智的創(chuàng)意,他至今忘不了77年前第一次吃月餅的故事:1946年9月,綏遠省集寧市被國民黨軍包圍。這里是連接華北、東北、西北三大經(jīng)濟區(qū)的交通樞紐,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收到戰(zhàn)報后,我部立即支援集寧,蕭克司令員為鼓舞士氣,在戰(zhàn)前動員即將結(jié)束時又加了一句:“集寧戰(zhàn)斗勝利后,每人發(fā)一塊月餅!”那時候的月餅可是稀罕物啊!大家伙兒一聽,必勝的信心更足了,此戰(zhàn)打得國民黨軍節(jié)節(jié)敗退。戰(zhàn)后,蕭克司令員果真獎勵了每人一塊月餅。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嘗到月餅的滋味,十分珍貴又象征著勝利……李老講述時淚光閃閃,仿佛又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向干休所領(lǐng)導建議,組織老兵為邊防軍人制作月餅,鼓勵他們安心守防、再立新功!
李開智的提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9月13日,原計劃上午9點開始制作月餅,老兵們8點半都已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了干休所餐廳。他們圍坐在用9張餐桌拼成的長方形操作臺前,用飽經(jīng)風霜的大手,先從面前盛著面劑和十多種餡料的盤子里各掐下來一塊兒,慢慢地揉成雞蛋大小的面團、餡團,再把面團捏成小窩窩頭的模樣,而后把餡團放進面團的窩窩里,小心地用虎口和手指交替配合向上趕著面皮,將餡料均勻地包裹起來后放入月餅?zāi)>咧?,一個個印著“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夢、強軍夢”等字樣的月餅就制作出來了。
二
“這個我沒弄好,團了重新再來!給邊防官兵們制作的月餅必須精益求精!”96歲老兵張憲杞,從魯西南戰(zhàn)役到千里挺進大別山,后又參加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長期殘酷的戰(zhàn)斗磨礪,造就了他一輩子的倔強——打仗就要打勝仗,做事就要做最好!坐在輪椅上的老干部李忠義,前一段時間摔傷了腰椎,得知今天的活動后,他馬上讓孩子們用輪椅把他推到現(xiàn)場,親手為邊防官兵制作月餅。
揉面、滾料、包餡、塑型,一道道工序在老兵們的手中一絲不茍地進行著,盛滿初品的烤盤接連送到烘烤間,一盤盤散發(fā)著濃濃香味的月餅很快端了出來……
三
剛剛榮獲“出彩河南人”首屆最美軍嫂的王麗娜也加入到制作月餅的行列。她的愛人馬昕曾戍守新疆邊防15年,婚后十多年兩地分居,自己多次到部隊探親,陪他和官兵一起在邊防一線過中秋,她最懂邊防軍人的心思。王麗娜動作干凈麻利,制作的月餅不一會兒就裝滿了兩個烤盤。
此時,離鄭州萬里的雪域高原上,肆虐的風雪正撕咬著每一位戍邊官兵,張恒輝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3歲多的兒子仿佛感受到了父親戍守邊防的艱苦,圍在“大團圓”月餅前仔細地端詳著:“我要把這個大大的月餅寄給我爸爸,讓他和那里的叔叔們一起吃!”他稚嫩的話語讓大家感到無比欣慰。“我和孩子他爸結(jié)婚后也一直分居兩地,現(xiàn)已近兩年沒見面了,孩子對爸爸其實很陌生,有空的時候我就拿著影集跟他講爸爸的戍邊故事……”軍嫂韓佳佳平靜地敘述著,眼中早已噙滿了思念、自豪和幸福的淚花?!昂爿x知道了老前輩給他們制作月餅的事兒,讓我代表他和戰(zhàn)友們向老首長們表達感謝!同時也請老英雄放心,他們在祖國的雪域高原,缺氧不缺精神,堅決履行職責使命,用青春和熱血守衛(wèi)好祖國的每一寸神圣領(lǐng)土!”
(責任編輯: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