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銘
《牛和鵝》正文一側的空白處標有5處批注。它們與原文相呼應,貫穿始終,對我們學習課文大有益處。我們如何借助批注學習課文呢?
認識批注,了解批注的作用。
批注,是指閱讀時在文中空白處標出的點評,包括疑問、感悟、聯(lián)想等。這些批注對于我們把握課文內容,引發(fā)情感共鳴,學習精彩寫法有很大幫助。
分析批注,感受不同的角度。
批注一般包括“疑問類”“體會類”“啟發(fā)類”等?!杜:往Z》一課中的5處批注角度多樣。有對課文內容的疑問,如“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有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如“鵝之前多神氣,現(xiàn)在多狼狽啊”“‘掛著淚笑,事情的變化對‘我來說太突然了”;有對寫法的點評,如“逃跑—被鵝咬住—呼救,那種驚慌失措寫得很真實”;還有讀了課文后獲得的啟發(fā),如“看來鵝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鵝就不敢欺負人了”。
添加批注,理解文章的深意。
有了批注的示范與體悟,我們也可以嘗試著加入自己閱讀時的看法。如讀到“我”被鵝咬的描寫,我們可加入批注6——通過描寫“我”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表現(xiàn)了“我”當時緊張、害怕的心情。再如讀到描寫金奎叔懲治鵝的場景時,我們可以加入批注7——運用對比描寫,突顯鵝本性里的欺軟怕硬。
“不動筆墨不讀書。”親愛的同學,相信通過作批注,你會對所讀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