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賣浪費現象引起媒體關注。外賣點餐已成為社會大眾餐飲消費的重要方式,其背后的浪費不容忽視。部分平臺、商家設置優(yōu)惠規(guī)則引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部分商家外賣口味、分量不穩(wěn)定不明晰,搭售廉價食品,導致消費者因吃不完或不想吃而丟棄。平臺和商家應履行好引導“節(jié)約糧食、光盤行動”的主體責任,促進消費者理性合理點單。
部分平臺、商家促銷花樣層出不窮,在外賣銷售時模糊餐品分量,利用定價策略引導消費者盡可能購買更大分量的餐食,如滿減,買得多減得多,甚至買得多更便宜,誤導消費者購買完全超越自己需求的餐食。部分商家通過搭售飲料或“加1元換購”等方式引導額外、沖動消費。營銷活動作為商家增加盈利的手段本無可厚非,但與其通過價格手段引導多買,不如采取更真誠的態(tài)度,拒絕套路,設計更符合消費者飯量要求的餐品。
(摘編自“人民網”)
【素材解讀】
節(jié)約糧食意義重大,是每一個人的重要責任。當前,“點外賣”已成為不少人的主要點餐方式。外賣經濟的火熱為更多人提供了更便利的用餐渠道,但其背后因各種原因產生的浪費卻不容忽視。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這要求我們要始終高度重視節(jié)約糧食,節(jié)約糧食每一個人都責無旁貸,必須從餐桌抓起,從每一份外賣抓起,讓節(jié)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外賣方便了你我,拓展了我們餐桌。然而無論渠道如何改變,節(jié)約糧食杜絕餐桌浪費的宗旨始終不變。
【適用話題】
節(jié)約、理性消費、誠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