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興斌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有一條鮮明的教學理論:以學定教。這一基本理念將教學活動牢牢定位于學,學生的學先于教,以學生的預習活動啟動教師的教學活動。教學過程是從學生的自學開始的,教師則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施教,有學有教。
葉圣陶先生也曾指出:在精讀指導前,得先令學生預習。預習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很大程度決定課堂教學的成敗。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已經(jīng)越來越被廣大的語文教師所重視。然而,在語文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缺乏有效的預習方法,預習時只是讀一讀課文,預習效果可想而知。
基于上述情況,我摸索出一種簡易有效的預習方法。這種預習方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本方式,預習效果由家長、教師、學生組長三者共同監(jiān)督,最終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
學生的預習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應該結合具體的課例,為學生的預習活動建立一定的模式,使預習活動有章可循。預習一篇講讀課文可采用以下七步預習法。
第一步:完成課文的朗讀。要求學生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朗讀的方式有:默讀、讀給家長聽、放聲朗讀跳讀、反復讀等。朗讀次數(shù)的確定以基本讀懂課文為準,對于難度大的段落要求學生反復朗讀該段,直至讀懂為止。
第二步:掃清生字障礙?,F(xiàn)在的課文生字分為兩大類:認讀生字和讀寫生字,而且有一個特點是生字表中沒有現(xiàn)成的拼音。所以就要求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工具書將生字的讀音標注在生字表上,而且在預習本上將每個生字抄寫兩次,標上讀音并組詞,如:疆(jiāng)(疆域)。
第三步:理解并運用詞語。有的課文難懂的詞語不多,而有的課文難懂的詞語很多。基于這兩類課文,做法有所區(qū)別:第一類課文教師有選擇地勾畫幾個詞語讓學生利用工具書或結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并在課文詞語所在處進行標注;第二類課文,教師適當?shù)毓串嫀讉€,學生自主選擇幾個難度大的加以理解,做法同上。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選擇2~3個好詞在預習本上完成造句,以此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四步:簡單勾畫旁注。學生可以自主勾畫文中的好詞佳句,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有感悟的語句進行勾畫,并在勾畫處做簡單的批注。在訓練早期,學生語言感悟能力不強,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勾畫出來課文的重點語句,讓學生在書上做相關的旁注。
第五步:質疑問難。古人云:“學貴有疑,學則須疑?!币虼耍處熞膭顚W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勇于提出問題。所提出的問題標注在文章有疑惑的語段旁邊。訓練早期教師還應為學生尋找重點語段,師生合作去質疑問難,以此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隨著學生質疑能力的提高,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努力解決問題。
第六步:收集資料。很多課文的理解需要聯(lián)系時代背景和資料介紹才能順利完成。所以要求學生注重資料的收集。收集資料也要區(qū)分對待,有些課文教師提示學生需要收集什么資料,有些課文讓學生自主選擇收集的資料。收集的資料可以摘抄在書上,也可以通過閱讀在心里粗知大意。
第七步:設計簡單的題例。學生預習一篇課文以后一定對課文的大意有初步的了解,為了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我會緊扣文章的大意或結合課文后的思考題設計幾道簡單的題例。題例包括:A.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B.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C.歸納課文的大意;D.按要求進行語句摘抄……如預習《詹天佑》一文時,我設計了兩道題例:(1)詹天佑是一位(? ? )的(? ? )的工程師。(2)詹天佑在居庸關的時候采用(? ? ? ?)的方法開鑿隧道,在八達嶺的時候采用(? ? ? )的方法開鑿隧道,在青龍橋設計了(? ? ?)線路。(3)摘抄能表現(xiàn)詹天佑愛國的語句。以上題例對于學生來說很簡單,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但是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的作用不可估量。
教師布置了預習任務,但不注重預習的檢查也是紙上談兵,所以預習作業(yè)的檢查也至關重要。所以,我很注重預習作業(yè)的檢查,從以下方面入手。
1.讓學生有章可循。每次布置預習作業(yè)時,利用ppt展示,讓學生在預習本上羅列出要預習的內容,讓學生的預習有的放矢。
2.充分調動家長參與作業(yè)的監(jiān)督。學生是否在家自主朗讀和朗讀的效果的好壞,家長最有發(fā)言權,所以我讓家長完成部分預習作業(yè)的監(jiān)督和評價。
3.教師檢查和組長檢查相結合。由于預習作業(yè)有寫在預習本上的,也有寫在書上的,所以預習本上的作業(yè)教師檢查,書上的作業(yè)由各組組長檢查,教師偶爾抽查。值得一提的是預習作業(yè)的檢查以態(tài)度為主,至于準確率可以適當降低。
4.課堂注重對預習的評價。預習中生字的認讀、詞意的理解、語句的感悟、資料的交流等均可以放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對于預習效果不佳的學生給予指出,對于預習效果好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表揚。
總之,在新課改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應從指導預習開始,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了真正使學生掌握預習方法、培養(yǎng)自學能力和提高預習實效性,我們既要注重預習作業(yè)的布置,更要注重預習效果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