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川江隱語

        2023-04-29 23:31:54陶靈
        天津文學(xué) 2023年4期
        關(guān)鍵詞:拉纖頭子領(lǐng)唱

        吃帶頭

        小時候在姑媽家看殺年豬,我觀察到一個細(xì)節(jié)。請來的殺豬匠開膛破邊時,用鐵鉤鉤住豬肛門,倒掛起來操作。破完邊,他不直接取下鐵鉤,而是連著鉤周圍的肉一起剜割下來,順手丟在自己裝工具的籃子里。鉤上帶著一坨肥肉,走時提走了。這番動作在不經(jīng)意間完成。我問過很多同輩人與長輩,都沒留意到這點,可能屬于個別殺豬匠的習(xí)慣。肥肉拿回家可熬一兩錢豬油。臘月里,請殺年豬的人戶多,幾天下來,得到一斤半斤豬油不成問題。在過去,這是有“油水兒”的事。

        豬燙皮刨毛前,殺豬匠要把豬鬃扯下來,這歸他,大家都曉得。豬鬃是豬頸背脊上又粗又硬的長毛,供銷社門市收購,是制刷子的原材料,加工后出口。“川鬃”質(zhì)優(yōu),遠(yuǎn)近聞名。民國時期,有外國商人在川江一帶開商行,專門做豬鬃生意。豬鬃歸屬山貨行業(yè),其他諸如藥材、皮毛、桐油等山貨生意,因天時地利變化時而興衰不定,唯獨豬鬃銷勢一直都旺。有一年,姑媽對請來的范殺豬匠說,要扎一把洗衣刷子。范殺豬匠沒全拿走,留下了一些豬鬃。

        二十世紀(jì)七十年代,殺頭年豬的工錢五至八角,仍要給,不會少,豬鬃和那坨肥肉算是主人家的“打發(fā)”,叫“吃帶頭”——吃,意為得、?。粠ь^,順帶搭頭。這是不成文的行規(guī),也是鄉(xiāng)俗。

        舊時,燙灶房為豬販子殺豬,除收工錢和留下豬鬃外,豬腰子也歸殺豬匠,炒了下酒。那時候購買力低,一個縣城一天殺不了幾頭豬,豬腰子并不多,不然吃不了。逢年過節(jié)會多殺幾頭,吃不完的豬腰子可賣給小餐館。殺豬匠天不亮開始操刀,要點燈,也摳豬販子的豬板油用或者撿碎碎兒肥肉。那是真正的土種豬,油脂肥膩,燈很亮。油脂燈為碗形,焊有一個手提的鋬鋬兒,提著走夜路,大家都曉得是燙灶房的殺豬匠來了。

        川江走船,橈胡子會帶一些私貨,如:煙土、食鹽、黃豆、糯米、大米等。橈胡子是川江船工的統(tǒng)稱,其他江河喊“橈夫子”。有人認(rèn)為,我們下川東一帶因方言發(fā)音習(xí)慣,將唇齒音f與舌根音h的字混淆不分,如夫(fū)與胡(hú)、發(fā)(fà)與華(huá)等。的確如此,唯獨“橈胡子”不是。我覺得“胡子”符合川江船工粗野的性格,“橈夫子”喊起來反倒斯文了。比如,我們稱呼外公外婆“嘎嘎(gāg?。保馄沤小靶「赂隆?,外公為“胡子嘎嘎”。

        橈胡子帶私貨和“吃帶頭”有些相似,他們自稱“捎帶”。1883年,有個英國人在沙市雇一只木舤船入川。船主是巫山人,攏巫山碼頭后,出其不意地從艙里搬出幾匹土布和幾袋大米、檀香,是在沙市悄悄裝上船的,英國人一點沒發(fā)覺。外國人包船,沿途各關(guān)卡免查,船主趁此躲脫了繳稅。一個多月后,這位英國人返回時,在重慶又雇一只木船。船主也捎帶貨物,裝的是鴨毛,用篾席包裹好,放在自己住的船尾艙里,運到上海銷售。鴨毛最終可能會被賣到倫敦去。

        過去船主雇橈胡子時,都要預(yù)付一些工錢,好讓他們買貨“捎帶”,順便掙點“外水”。但虧賺自己負(fù)責(zé),這屬行規(guī)。抗戰(zhàn)勝利后,遷往重慶的人員紛紛返回武漢、南京及下江一帶,因輪船運力緊張,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與家人、同事、親友坐兩只木船出川。五十多人等了兩天,船一直不開,因船主沒預(yù)發(fā)工錢。橈胡子們要等發(fā)了錢去買白術(shù)(中藥材),每百斤進(jìn)價一萬多元,“捎帶”去下游賣,價可達(dá)二三萬元。

        下川東一帶縣城,過去一般開設(shè)有米糧貨棧,為商販免費提供堆放、儲存之地。少數(shù)大一點的貨棧,還附設(shè)照看騾馬、提供草料服務(wù)。當(dāng)然也不完全是白幫忙,貨棧采取“打角子”的方式“吃帶頭”。

        介紹“打角子”前,先說說以前貨物買賣怎樣稱重。那時候大宗貨物買賣不用秤。比如,豬販子到鄉(xiāng)下買肥豬,沒有秤,更沒有稱豬的大秤,一頭豬的價錢,憑自己的經(jīng)驗,買賣雙方當(dāng)場議定,虧賺自愿,這叫“估砣砣”。牽牛送宰的牛販子更要憑經(jīng)驗,甚至說是本事,牛的骨骼大,稍估偏一點,宰殺后肉的懸殊少則幾十斤、多則上百斤,虧賺風(fēng)險大得很。現(xiàn)在鄉(xiāng)村耕牛買賣,很多地方仍是“估砣砣”。

        湯溪河、東河一帶的木船運煤,用“印子”計量,也沒有秤?!坝∽印睘樗睦馀_形木板框子,上小下大,上無蓋下無底,方便計量后取出。計量時,把“印子”抬到碼頭空地上,撮箕裝了煤,一下一下往里倒。裝滿后向上抬起“印子”,煤堆留在原地,“印子”另放一空地處,重復(fù)操作。每堆“印子”的煤計量約兩百斤。

        然而像金銀和煙土以及貴重藥材之類精細(xì)物品買賣時,要用秤稱。這種秤很小,最大單位為兩,最小以厘計,精確度非常高,叫“戥秤”或“戥子”“戥子秤”都可。秤桿多為烏木或獸骨做成,粗細(xì)、長短和筷子差不多。銅質(zhì)的秤盤非常薄、輕,大小如茶盞。秤砣是圓或方形的銅片,如銅圓或火柴盒大小。民間有拿戥秤做比喻的俗語:“家中有金銀,隔壁有戥秤”,意思是你經(jīng)濟(jì)條件如何,瞞不過鄰里鄉(xiāng)親;還有一句:“未必要拿戥子來稱”,比喻對人斤斤計較,或苛刻。

        回過頭繼續(xù)說“打角子”。商販堆放、儲存米糧在貨棧,最終是要賣了賺錢。過去賣米也不用秤,用升、斗計量工具,借用貨棧的,仍是貨棧的人幫忙。升和斗,為倒過來的四棱臺形框子,樣式像量煤的“印子”,但下面封了底的,也小得多,一升只有六斤,一斗為六十斤。另有一斤和三斤的量具,分別被稱為“合(gě)升”和“半升”。合也為舊時的計量單位之一。用量具賣米,賣到最后都可能剩下零頭,不足一升,這就歸貨棧所得,算是報酬。此為“打角子”。

        我岳母小時候讀書,因物價漲得飛快,學(xué)費改交“尊師米”。她在家里拿了錢,自己去米市買,由賣米人幫忙送到學(xué)校。賣米人為挑擔(dān)進(jìn)城的農(nóng)民,無秤,也沒帶升、斗,市場上有人專門出借,幫他量米。斗或升裝滿后,拿丁字形的木“趟子”推平升口或斗口,落下來的散米為出借量具人的報酬。賣米人肯定不會一股腦兒往斗或升里倒米,特別是快要滿的時候,會悠著點慢慢倒。但不能有凹凼,不然買米人不干。因此,出借人就在這種平衡中得點“殘羹冷炙”。

        川東有一鄉(xiāng)場,附近村民逢農(nóng)歷三、六、九日趕場,在文廟賣米。廟里和尚備有升與斗,統(tǒng)一由他量米,以示公平。升、斗滿后,和尚不用“趟子”推米,用手抹,抹兩次,第一次落下的米仍屬賣米人的,抹第二次時落下的才歸他,算廟里的收入。落下的米大約相當(dāng)升、斗里的百分之一不足。

        下川東一帶桐油產(chǎn)量大,農(nóng)民挑進(jìn)城賣,桐油公會派人查驗質(zhì)量。此人用一截帶圈的竹竿,樣式有點像現(xiàn)在調(diào)攪雞蛋的小用具,在油簍中慢攪,看里面摻假沒有,是否有雜質(zhì)。桐油非常稠黏,驗畢提起竹圈時,往往粘有一二兩,冬天時會更多。驗質(zhì)人專門用木盆擱放竹圈,粘的桐油滴在里面,要不了多久就滴滿了,算他的回報,油幫公會不再給他開工錢。這叫“打勾秤”。

        我聽蘇老先生說,他們縣桐油公會“打勾秤”的人姓趙,每年須從得到的桐油中捐出一百斤來,為本幫端午節(jié)競技的龍舟打二道防腐油。這與“船板凳”(船工)拿出部分“出秤”治灘差不多。澎溪河木船運米,交貨時,多出的斤兩為“升溢”,歸船板凳得,叫“出秤”。當(dāng)然,差斤少兩也由他們賠?!堕_縣交通志》載,1934年、1935年,各方集資整治貓爪子以下各險灘,其中運米船戶捐出1934年4月至9月的“出秤”。同時,糧幫公會也將扣下的船戶差秤米款三百元拿出,一同用于治灘。

        “吃帶頭”并不“傷筋動骨”,在雙方承受能力范圍內(nèi)。因此過去民間比較時興、普遍,方法還有多種。

        農(nóng)村栽秧和撻谷叫“搶種搶收”,簡稱“雙搶”,因體力用度大,農(nóng)民需喝點酒解疲勞。打酒憑票的年月,供銷社專門供應(yīng)“雙搶酒”,可不要票,也不收錢,用糧食斢。三斤高粱,或三斤半苞谷,斢換白酒一斤。按常規(guī),一斤高粱或一斤苞谷可烤酒半斤至七兩,多斢的糧食烤出的酒,賺的錢為供銷社應(yīng)得的利潤。

        貧困年代,家里來了客人,沒什么好招待的。主婦會撮幾斤麥子,讓家里的細(xì)娃兒提到生產(chǎn)隊面房,換回一把掛面。斢換標(biāo)準(zhǔn)是,一斤麥子斢七八兩掛面。差缺是因為磨面粉時要產(chǎn)生麥麩,可做飼料和酒曲,歸面房得,充當(dāng)加工費。如果一斤麥子只能斢到半斤或六兩掛面的話,那一定是好面粉搟的,產(chǎn)生的麥麩多,劃得來。

        合? 腳

        “咿哦——吔!”彎彎曲曲的山路上,二爸挑著百十來斤洋芋種回家,每次歇氣完,擔(dān)子再上肩時,都會這樣長長地呼叫一聲。

        我問二爸:“氣沒歇夠嗎?”

        “這是‘喊號子,做活路的人都要喊,”二爸回答,“上肩時,要使勁,長喊一聲松口氣。”一路都是上坡,二爸比較累,時不時又“嘿喲嘿喲”哼幾聲。

        這種呼叫和哼氣聲也算是號子?一個人做活路也喊號子嗎?

        我第一次在川江上行走,是童年時跟著外公乘坐柏木帆船,當(dāng)聽到那一聲聲原汁原味的川江號子時,不明就里,問外公:“為什么要喊號子?”外公解釋:“做活路才不累呀!”當(dāng)時,整條船上的橈胡子都喊,各種曲調(diào)與音律交替,一會兒抑揚、清脆,一會兒粗獷、高亢。

        川江與川渝及毗鄰鄂滇黔地區(qū)大小河流上,船工的勞動號子統(tǒng)稱“川江號子”,如今作為傳統(tǒng)音樂項目,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官方定義:“船工們?yōu)榻y(tǒng)一動作和節(jié)奏,由號工領(lǐng)唱,眾船工幫腔、合唱的一種‘一領(lǐng)眾和式的民間歌唱形式?!贝ń栕佑性~牌幾十種,分上水、下水號子和雜號三大類。類別也可稱為逆水、順?biāo)ㄆ剿┨栕雍碗s號,或叫推橈、拉船號子與雜號。

        老橈胡子冉白毛吧嗒著葉子煙,慢悠悠地講述:“拉纖使力氣,肚子里憋到起的嘛,不喊號子要遭內(nèi)傷。”這如我二爸說的“松口氣”。冉白毛又舉例子說:“人不舒服的時候,一邊忍著,一邊不停地哼,是不是覺得要松活一點?還有,你看那些抬二,都系緊了腰帶的,抬石頭的時候又吼得兇,就是不讓肚子里憋氣,要把氣吐出來。石匠師傅開山(破巖)‘甩大錘,還不是一個人邊甩邊喊號子?!?/p>

        “甩大錘”就是“打大錘”“掄大錘”“揮大錘”。平常,工匠們使用的二錘、手錘、榔頭、斧頭等工具的手把,有長有短,但一定是硬把子,唯獨石匠的大錘手把拿細(xì)長的木棍兒做成,軟的,有彈性。甚至有人破開南竹,直接用一塊兩指寬的篾片做手把。石匠揮舞大錘像是甩,很形象。冉白毛道出原理:“大錘用軟把子使的是借力,也叫巧力,下大力氣時才用,人沒那么吃虧。硬把子的二錘,用的墜力,土話叫‘下死力,不花大力氣的活路用?!比桨酌挛也欢枇εc墜力,打了個比方:“一百斤棉花和一百斤鐵一樣重,挑二都愿意挑棉花,肯定不想挑鐵?!?/p>

        冉白毛這番“氣”與“力”的土俗道理,與外公“做活路不累”的意思差不多。川江號子的官方定義,看來只說了個半截話。

        橈胡子拉纖喊號子,不都是由號工領(lǐng)唱,過去常以敲鼓的方式引導(dǎo)拉纖,用鼓聲替代領(lǐng)唱。唐代,白居易《入峽次巴東》詩中有記。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赴任忠州刺史途中,過三峽時,看到有人舉旗擊鼓,引導(dǎo)船只過灘:“兩片紅旌數(shù)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p>

        白居易的詩只是一種詩意的描寫,不知具體的操作。清代后期,敲鼓引導(dǎo)拉纖的情形普遍起來,尤其是西陵峽中常見。1868年,英國旅行家湯馬斯·庫柏入川時,清楚地記錄,在茅坪鎮(zhèn)上游不遠(yuǎn)處的獺灘,他看到“有時候需要纖夫們松開纖繩,或者突然停下來,所以在船頭有一個敲鼓的人,用不同的鼓點來指揮岸上的纖夫們”。

        敲鼓替代的只是號工領(lǐng)唱,橈胡子拉纖時仍要喊號子。一個名叫威廉·約翰·吉爾的英國人,不僅是位探險家,還是皇家工程兵團(tuán)的上尉,他在旅行記中寫得很明確。1876年3月11日下午,他乘坐的木船過獺灘時,小鼓以一種平常的節(jié)奏敲響,岸上的纖夫們喊起了號子,拉緊纖藤,聽從變化的鼓點的指揮。

        一路上,拉纖時都要敲鼓。敲鼓的人多為船上的燒火,也就是雜工,他和駕長深得船主信任,屬“坐堂”(長工),而一般的橈工、籇工、纖工為隨用隨雇的短工。有的木船也由船主自己擔(dān)任駕長。燒火不煮飯不買東西時,在船上幫這幫那,對各個工種熟悉,也都會一點兒,所以別稱雜工。燒火敲鼓引導(dǎo)拉纖,船主可不請?zhí)柟?,?jié)省開支。號工工資差不多和駕長一樣高。

        川江險灘長,纖藤更長,一般兩三百米,有時岸邊還有巖壁、石背遮擋,并且灘水湍急,聲響還大,拉纖的橈胡子聽不清號工的領(lǐng)唱。如果號工在岸上隨行指揮,又摸不清船上的情況,不曉得駕長的號令,鼓聲渾厚,穿透力強,傳播很遠(yuǎn),與周圍環(huán)境聲響涇渭分明,正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清嘉慶年間,陳明申的《夔行紀(jì)程》中記載:“船行江中,纖牽上頂,聲息不能相聞,船上設(shè)鑼鼓,以鑼鼓聲為行止進(jìn)退?!边@話解釋為,船在江中行,拉纖的人在巖頂上,相互不知情況,聽不到聲音,便用鑼鼓聲指揮行止、進(jìn)退。

        1871年2月的一天,英國地理學(xué)家約翰·湯姆森過黃陵峽時,見船上的人敲一種小鼓,說“鼓聲在河流的咆哮聲和纖夫們的號子聲中都可以聽見”。

        有鼓必配鑼,時常鑼與鼓并用,聲響更鏗鏘有力。冉白毛說,下水放大灘時,我們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往河里撒大米,向河神報到,請求保佑平安。

        進(jìn)入民國,川江上航行的輪船逐漸多起來,船速快,掀起排排大浪,時不時撞沉、浪翻木船。重慶海關(guān)船務(wù)部門發(fā)布公告,規(guī)定木船必備鑼與鼓,遠(yuǎn)遠(yuǎn)看到輪船,立即鳴鑼擊鼓,發(fā)出預(yù)警,輪船聽到信號,必須慢船減速,避免事故發(fā)生。

        腳蹬石頭手扒沙,弓腰駝背把船拉。

        穿的衣服像刷把,吃的苞谷面摻豆渣。

        這是最有名的一首川江號子,大河、小河、溝溝河的橈胡子都唱。粗略了解川江號子的讀者也知。嚴(yán)格說來,這不是川江號子的“正書”內(nèi)容,稱“書頭子”。

        什么是“正書”?什么又叫“書頭子”呢?簡單點說,“書頭子”與“正書”分別相當(dāng)于詩、文的題記和正文。過去茶館的說書先生,開講正書前,首先來一段開場白,內(nèi)容雅俗共賞,幽默搞笑,達(dá)到預(yù)熱、暖場的效果。開場白就是“書頭子”,川江號子借用了這種形式及名稱。

        川江號子的書頭子與正書有明顯區(qū)別。書頭子每句稍長,正書有長有短;正書詞句都夾帶助詞、嘆詞,而書頭子基本不帶。書頭子內(nèi)容豐富,有趣、詼諧,聽起來輕松、愉快,橈胡子們稱“醒腦”,意思是讓緊繃的神經(jīng)放松一下。

        但書頭子不是隨時都唱。上水拉纖,過急流灘后是長流水,航道沒多大變化,纖道也較平直,這個時候橈胡子輕松多了,要喊一種名為“數(shù)板”的號子,喊之前,號工便先唱一段書頭子。下水或平水時扳橈,遇到水勢平穩(wěn)的航道,橈胡子不需出大氣力,也喊數(shù)板號子,也先來一段書頭子。橈胡子們在急流灘上奮力掙扎時,是喊抓抓號子,或叫招架號子,如果這時候突然冒出幾句書頭子來,他們一下子泄了氣,下水船會亂竄,上水船要倒流,非出大事不可。

        因此,書頭子唱在數(shù)板號子之前,而上水、下水號子里都有數(shù)板號子。冉白毛說,活路輕松時,我們也會唱幾句書頭子。

        書頭子內(nèi)容多少都有,少的四、六、八、十句,多的如《說江湖》五十八句、《川江兩岸有名堂》八十句,還有更長的上百句。這么長的書頭子,不可能一次唱完,不然等號工“開完音樂會”再拉纖、扳橈?往往是號工唱上一小段書頭子后,橈胡子已做好準(zhǔn)備,正等正書開場:

        領(lǐng)唱:“呀呀嗬——嗨嗨!”

        眾答:“嗨!”

        領(lǐng)唱:“要想夫妻喲——”

        眾答:“嗨!”

        領(lǐng)唱:“不離伴呀!”

        眾答:“嗨!”

        ……

        書頭子和正書詞句內(nèi)容涉及風(fēng)土風(fēng)情、神話傳說等諸多方面,最有趣的是號工現(xiàn)場即興編唱,生動、有趣:

        王村碼頭高又高,燒火稱肉一坨泡。

        吃一半,留一半,響水洞腳吃早飯。

        詞句旁敲側(cè)擊船主吝嗇,昨天在王村買了一坨最差的泡泡肉不說,還只煮了一半,今天拉船到了響水洞,又才吃早飯。

        冉白毛擺,有一次鮮辣椒剛上市,大家想嘗新。那個時候沒得大棚里長的反季蔬菜這回事。燒火按船主的吩咐,中午炒了青椒肉絲。吃飯時,船主半開玩笑說要算錢喲。橈胡子的伙食都是船主包了的,大家也不作聲。下午拉灘時,喊號子的用節(jié)奏剛喊了句“中午的青椒肉絲要算錢”。船主聽了,擔(dān)心橈胡子暗中“整經(jīng)兒”,馬上高喊:“不算錢、不算錢,明天還吃?!?/p>

        川江灘險浪高,橈胡子拉纖、扳橈要斗灘頭、搶江流,拼盡全力,奮力抗?fàn)?,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因此,川江號子的詞句簡潔、明快,而且眾和詞句除了助詞、嘆詞外,幾乎不含實質(zhì)內(nèi)容且基本上在四個字內(nèi):

        領(lǐng)唱:“哦嗬!”

        眾答:“哦嗬!”

        領(lǐng)唱:“吆哦嘿啦!”

        眾答:“哦嗬!”

        ……

        領(lǐng)唱:“船到灘頭喲!”

        眾答:“嗨!”

        領(lǐng)唱:“水呀路開呀!”

        眾答:“嗨!”

        ……

        一次,我看川江號子實景演出,激越高亢的音樂聲中,橈胡子們一出場,領(lǐng)頭的便高呼:“開——船——啰——”其實,真實情景是不喊“開船”的,有“破船”之諱,都稱“開頭”。船真的開頭時,也只喊“退擋號子”——兩邊都停著船,要退著出去,此為退擋。屬雜號類的一種。演出中,領(lǐng)唱、眾合的那些川江號子詞句,很大部分實屬書頭子范疇,聲動梁塵、余音繞梁。

        我含蓄地提出疑問:“船工拉纖時,喊這么長的句子,不好合腳喲!”合腳就是合拍的意思,川江號子不是要“統(tǒng)一動作和節(jié)奏”嗎?我聽冉白毛說過,合不到腳叫“碰龍”,亂蹦亂跳的,船上不了灘。

        演出方負(fù)責(zé)人回答:“照你說的這樣演出,沒得幾個人看了?!?/p>

        原生態(tài)川江號子的詞句,大部分比較土俗、口語化。有詞唱道:“溝死溝埋,路死路埋,狗子就是肉棺材。”舊時,橈胡子和船主訂有協(xié)議,路上病了,不做活路就不能白吃飯食,否則要遭攆下船去;死了,篾席裹起,扔上坡算數(shù)。在江邊“橈倌棧房”雇用時就說清楚的,棧房老板或薦工的保人可作證。所以,哪里死了扔哪里,被野狗撕扯吃掉。土俗的詞句里是沒有苦難的。

        “一床破席臉上罩,白骨奉還爹和媽。”這句是前句的翻版。古訓(xùn)有“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說法,即,身體、毛發(fā)、皮膚是父母給的,要保護(hù)好,不能損傷,這是孝的開始。結(jié)果只剩下白骨,忤逆不孝。也滿是苦難的詞句。

        “使力的是我的老子!不使力的是兒子!”這是抓抓號子中的詞句,我略去了眾答和助詞、嘆詞??梢钥闯?,這完全是兩個人擺龍門陣時,打賭、發(fā)誓的話。又如,“劉皇叔在白帝城托了孤,巴到墻邊起的盡是半邊屋”。劉備,人稱劉皇叔,川江人有跟著晚輩喊的習(xí)俗;巴到,緊挨的意思;起,砌;半邊屋,緊挨城墻的那面屋墻可不砌——牢固又省了錢,豈不是半邊屋?這全是下川東人平時的口頭話。再有,“清水洗來米湯漿”。過去,川江人把衣服洗干凈后,要用煮干飯潷出的米湯浸一下,再晾干,衣服發(fā)硬、發(fā)挺,穿起平整,好看又耐穿。我姑媽說,細(xì)娃兒不愛干凈,漿過的衣服穿臟了,下次才好洗。民俗與口語融入了川江號子。

        1985年,我在云陽縣志辦公室工作時,看到航運志資料里的川江號子有這樣幾句詞:“沒有被蓋睡,扯把黃金葉,沒得枕頭睡,石板都要得?!蔽艺J(rèn)為記錄有誤,按下川東一帶方言習(xí)慣,不會喊“被蓋”,這是書面語,應(yīng)該叫“鋪蓋”。于是,我做了幾處修改,“被蓋”肯定改為了“鋪蓋”;同時,前一句有“睡”,第三句又出現(xiàn),累贅了,就把前一個改成“蓋”;最后一句中的“石板”改為“石頭”,“石板”是平的,不能當(dāng)枕頭,“石頭”是砣砣,才可以。另外,沒查到“黃金”這個植物,疑為鄉(xiāng)下的黃荊樹。

        改好后的詞句為:“沒有鋪蓋蓋,扯把黃荊葉;沒得枕頭睡,石頭都要得。”并引用在我的散文《三峽船歌》中,于1988年8月21日刊發(fā)在《四川日報》副刊上。

        我那時候想當(dāng)然了。“鋪蓋”也許改得正確,但其他未必。詞句中前后出現(xiàn)“睡”字,正是口語化的表達(dá),而江邊各種形狀的大小石頭,老百姓口頭上至今仍喊石板……

        川江號子的詞句只有在江岸、河灘、峽谷喊唱才具魅力,舞臺上的表演往往失去了生命力,缺少靈魂。四川地方史專家趙永康先生,對加工、整理的音樂作品《川江號子》這樣論述:

        與船工們航行時實際喊唱的“號子”(棹歌),已有相當(dāng)大的差別,未能真正保留其本來形態(tài)……只余下未能深入了解人力木船船工勞動情況的音樂界專業(yè)人士加工、整理的音樂作品《川江號子》留存在人間。

        陶靈,生于1964年,重慶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主要從事川江人文寫作。在《散文》《散文海外版》《天津文學(xué)》《奔流》《延安文學(xué)》等刊發(fā)表散文多篇。出版散文集《川江記憶》《川江往事》《川江詞典》《川江博物》。

        責(zé)任編輯:楊榮

        猜你喜歡
        拉纖頭子領(lǐng)唱
        天凈沙·秋思(領(lǐng)唱與合唱)
        兄弟拉纖
        古樹和大樹支撐拉纖防護(hù)準(zhǔn)則和方法
        宋代頭子錢的類型與財政性質(zhì)考論
        文史哲(2022年3期)2022-05-19 03:55:14
        新年新春新開頭(領(lǐng)唱與合唱)
        輕音樂(2022年1期)2022-02-11 09:07:04
        新年新春新開頭(領(lǐng)唱與合唱)
        懷念維嘉李老
        岷峨詩稿(2018年2期)2018-11-14 18:51:09
        鄉(xiāng)愁四韻(無伴奏領(lǐng)唱、合唱)
        醫(yī)心一意
        桃之夭夭A(2016年1期)2016-01-14 11:31:20
        海盜頭子買島記
        久久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精品日产卡一卡二卡国色天香| 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成人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五月| 精品理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口述|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完整版在线看 |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av大全日韩| 免费啪啪视频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一区二区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手机看片福利日韩国产| 免费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少妇人妻中文视频|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亚洲av色先锋资源电影网站|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亚洲最大的a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9 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日本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青榴社区国产精品| 天堂av网手机线上天堂|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丝袜美腿诱惑一二三区| 在线免费看91免费版.|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ā片在线观看|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激情内射人妻1区2区3区|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