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文
初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了唯物史觀、史料證實、家國情懷等內容,學生在充分了解歷史的基礎上,可以對當代社會生活有透徹的理解,從而提升核心素養(yǎng)。我們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課程時,要充分解讀歷史教材,通過各種歷史實踐不斷啟發(fā)學生的歷史思維,使學生能夠客觀地辯證、評價歷史實踐,從而樹立正確的唯物史觀。核心素養(yǎng)是當代教育的趨勢,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yǎng),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可以使其今后更好地發(fā)展。
一、深度解讀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辯證思維
歷史教材是展開教學的基礎,整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對歷史事件自主分析,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提升史料實證能力。
例如,在開展《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列舉宋代生產發(fā)展和商業(yè)繁榮的歷史事件,讓學生了解到中國古代經濟中心南移的基本情況。在學生對宋代的發(fā)展狀況形成一定認識后,教師就要帶領學生深度解讀教材。在教材解讀過程中,教師要著重從宋代農業(yè)的發(fā)展背景以及宋代南方經濟發(fā)展主要成就進行解讀,使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更好地分析宋代經濟發(fā)展的原因,從而更好地對絲綢之路奠定認知基礎,學生在此過程中,還可以逐漸提升問題分析的能力。在引導學生分析宋代經濟發(fā)展狀況后,學生可以形象地認識到兩宋其經濟中心就已經逐漸南移,這便是絲綢之路形成的關鍵點。學生在對教材內容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口頭表述宋代實際生活,使學生在對歷史內容記憶的同時,能夠形成豐富的歷史想象力。通過對教材重點內容進行分析,可以使學生逐漸了解到科學技術促進生產力發(fā)展的重要性,可以促進學生形成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在講解漢通西域的形成原因時,教師就可以開始講解漢朝在西域地區(qū)統治地位的確立。通過相關內容講解,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對張騫的個人品格等進行評價,使學生可以明白經濟文化交流的主要原因。通過深度解讀教材,帶領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1]
二、問題導入新知,激發(fā)問題意識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眴栴}是學習的源頭,通過思考,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是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問題驅動教學,利用問題導入新知,在教授學生歷史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問題意識與創(chuàng)新精神,在課堂教學中少講精講,利用問題多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在問題探究中獲得知識、技能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歷史知識,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興趣點,精心設計教學問題,將歷史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相聯系,引導學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經驗思考、分析、解決歷史問題。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減少對學生的干預,為學生提供自由思考的時間與空間,調動思維的積極性,使學生對歷史問題產生新的認知,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要允許學生提出與教師不一致的想法,勇敢質疑,促進學生多元思維的發(fā)展。對于課堂教學中出現的一些有價值的、爭議性較強的問題,教師還可以設計課堂辯論賽,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在思想交鋒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與理解,更好地促進學生辯證思維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生的發(fā)展具有關鍵作用。問題貫穿于歷史教學的始終,教師要把握好問題設計的時機,要將問題用得恰到好處,使其既可以展現教師的教學智慧,又能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2]
三、角色代入學習,培養(yǎng)史料實證意識
史料是對社會歷史的記載,初中歷史教材內容中都蘊含豐富的史料。因此,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借助角色代入學習,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這樣,學生能根據接觸到的史料,對歷史事件與人物進行評論,強化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角色帶入學習,能夠讓學生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通過角色扮演還原歷史場景,在還原中驗證史料,培養(yǎng)史料實證意識。
例如,在教學“戊戌變法”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開展角色代入學習,讓學生分別扮演康有為、梁啟超與光緒帝,結合文中講到的內容并借助網絡資源,思考自己如果是康有為、梁啟超該如何向皇帝表達自己變法的理由。學生在思考中,能夠將自己帶入角色,并在闡述觀點中結合材料說出變法的意義, 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歷史知識,培養(yǎng)史料實證意識。
結束語
總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我們教師要以學生發(fā)展與終身“充電”為主線,更新教學理念,構建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模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學習需求。我們要充分考慮影響課堂教學的各項因素,轉變教學策略,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初中歷史教學有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丁小乖.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歷史教學分析[J].新課程,2020(32):62.
[2]姜桂紅.淺析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學模式[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