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晨晨
對話,能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能大膽闡述自己的看法。教師要構建生態(tài)的對話課堂,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空間,更多平等的交流機會,更為和諧的對話氛圍,給他們帶來全新的學習體驗,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
一、與學生開展平等的交流互動
教師要明晰學習任務,讓學生圍繞任務開展閱讀、思考、交流,還要構建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積極投身其中,能敞開心扉主動地參與交流,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他們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并用溫情的語言激勵。如在學習蘇教版四下“多邊形的內角和”內容時,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引導學生將四邊形轉化為三角形,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從而讓學生順利地掌握多邊形內角和的規(guī)律。
二、以問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好奇
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缺乏濃厚的興趣,教師如果對學生提出強制性的要求,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有趣的問題聚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促進問題的解決。如在學習蘇教版六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一課內容時,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長方形的禮盒,讓學生求一求:如果給這個禮盒所有的面貼紙,需要多少彩色紙呢?這是求長方體的什么?教師以問題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好奇,讓他們產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將長方體紙盒沿棱剪開,在展開圖上標出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并觀察圖形中哪些面的面積是相等的,每個面的長和寬與原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么關系。教師以問題驅學,幫助學生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與推理能力。
三、尊重學生個性化的表達
生態(tài)的對話課堂不僅有口頭上的交流,還有全方位、深層次的對話。每個學生的現實起點、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各不相同,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他們對知識的理解情況,為他們提供不同的學習工具,引領他們探討數學規(guī)律。如在學習蘇教版五上“三角形的面積”內容時,教師讓學生預學內容,記錄困惑之處,并及時反饋。之后從反饋情況了解學生在理解中存在的共性與差異,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為學困生搭建支架,引領他們回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以調動他們對話的積極性。
總之,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策略,開展動態(tài)的對話交流,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與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