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宇偉
摘要:以小學美術學科教學為載體,滲透民間藝術元素,對教學內容可起到豐富與補充的效果,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民間藝術本身也可起到傳承、發(fā)揚的作用?;诖?,本文結合美術教學實踐,探討將民間藝術滲透至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的有效策略,致力于發(fā)揮民間藝術的滲透價值,助力小學美術學科教學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民間藝術? 小學美術教學? 滲透策略
引言:民間藝術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藝術元素,在傳授給學生后,能夠使學生被藝術的魅力所吸引,對藝術產生更強的探索欲望。因此,提出將民間藝術滲透至小學美術學科教學工作中,發(fā)揮二者互相促進、互相輔助的職能,助力學生在完成學科學習后,接受美術、民間藝術的熏陶和啟發(fā),形成較強的藝術素養(yǎng)。
一、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價值
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中,民間藝術的合理滲透,可對教學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同時,從民間藝術發(fā)展的角度來講,也會促使更多青少年認識到民間藝術的價值,自覺傳承民間藝術、發(fā)揚民間藝術。[1]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課堂中滲透民間藝術,其價值具體可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利于發(fā)掘小學生的民間藝術潛力。小學生年齡小,對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也更樂于接觸一些有趣的手工藝活動。在課堂學習中,學生接觸民間藝術元素,可以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展現自己的動手能力。其二,利于傳承民間藝術文化。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學生接觸民間藝術,可以深入感知民間藝術的價值、魅力,進而產生自覺傳承、發(fā)揚民間藝術文化的意識。其三,利于培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在民間藝術的啟發(fā)下,學生會對民間藝術展開持續(xù)性的探究,因此也便能形成一個極具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過程,擁有更多的機會去創(chuàng)新、去發(fā)明。
二、民間藝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構建多元化美術教學課堂滲透民間藝術
與其他藝術相比,民間藝術來源于民間,因此要更加貼近生活,便于學生理解、探究?;诖耍趯⒚耖g藝術滲透至美術教學課堂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需求,為學生構建多元化美術教學課堂,促使民間藝術的滲透更具合理性,也更便于學生理解、探索藝術背后蘊含的價值。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學習情況,結合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開設以“剪紙”為主題的趣味教學課堂?;趯W生對剪紙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且掌握了部分基礎剪紙技能,因此,教師可以將教學重點設置為:引導學生學會隨意剪以及對稱剪這兩種剪紙方法。同時,為了深化民間藝術的融合價值,使此教學課堂更具多元化、趣味性特點,教師可以帶入一些蘊含濃郁傳統(tǒng)文化氣息的元素,組織更有趣的實踐活動。如,學生在剪紙時,可以將剪紙作品與燈罩、油紙傘、汗衫等傳統(tǒng)文化事物融合在一起,由此而展開深層次的創(chuàng)新,進一步展現此教學課堂的實效性。
(二)以民間藝術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持續(xù)推進,在開展學科教學時,教師除了要傳授學生學科知識,還應當重點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的學習、發(fā)展,呈現更好的狀態(tài)。[2]基于此,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教師便可以以民間藝術培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使民間藝術和美術學科的融合,展現出更多的價值。例如,教師可以將傳統(tǒng)民間藝術“泥塑”引入教學課堂。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引導學生自行查閱相關信息,收集泥塑時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在正式展開課堂教學時,教師總結學生收集的信息,并且以視頻課件的方式輔助學生掌握泥塑的正確方法、泥塑的技巧,便可以引導學生正式制作泥塑作品。一方面,可以培育學生信息素養(yǎng)、信息整理能力;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在觀看視頻課件的同時,感知視頻課件中泥塑的美與藝術,進而形成較強的審美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
(三)引入趣味民間藝術優(yōu)化教學模式
民間藝術的種類非常豐富,且不同民間藝術所蘊含的價值也各不相同。教師可以結合所要講解的知識點,引入趣味民間藝術,以民間藝術的價值優(yōu)化傳統(tǒng)美術教學模式,帶給學生更加新奇的學習感受。例如,教師引入“皮影戲”這一民間藝術。在帶領學生學習粘貼畫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師結合“皮影戲”藝術,組織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內成員分工協(xié)作,以剪貼畫的形式制作“皮影戲”所使用的皮影人。學生開動思維,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教師則需要認真觀察學生的創(chuàng)作過程,并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予以學生評價,升華此次教學活動。教師也可以整理出教室一角,粘貼學生的美術作品,以此方式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學習美術知識、創(chuàng)作藝術作品的樂趣,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學科教學課堂中,滲透民間藝術元素,可以對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起到豐富與革新的效果,進一步保障了整體教學質量?;诖?,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時,需精準把握民間藝術元素與美術教學課堂的融合方向,以有效融合策略提高教學效率,發(fā)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同時,傳承我國寶貴的民間藝術文化。
參考文獻:
[1]蔡珍雅.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滲透民間美術[J].名師在線,2021(28):85-86.
[2]張桐碩.淺談民間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傳奇故事, 2022(33):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