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宸
從小我就喜歡雨。喜歡看雨,喜歡聽雨,喜歡踩雨。學了劉湛秋先生的課文《雨的四季》,更覺得雨潤澤了我的內(nèi)心。
《雨的四季》是一篇關于雨的贊歌,不必擷取,只憑隨意讀出一句,雨的美瞬間就傾瀉而出。劉湛秋老先生用滿含情感的筆墨,描繪了“容貌”有別、“性情”各異的四季的雨,靈動柔和的春雨,熱烈奔放的夏雨,沉穩(wěn)端莊的秋雨,平靜純潔的冬雨。
春雨瀝瀝,春天的畫卷悄然展開,是綠茵茵的波浪,是少女的眼淚,是花苞中的珍珠……形象貼切的比喻將春雨嬌媚輕柔娓娓道來。我聽著老師的講解,學習正側(cè)面描寫結合的手法,感受春雨滋潤萬物的胸懷。
如果說在這篇課文里,春雨是清新柔美的,那么緊接著,撲面而來的夏雨就是熱烈而粗獷的了。沒有一點預告,豆大的雨點就密密地砸在荷葉上,砸在樹桿上。在先生的筆下,經(jīng)過這暴雨的錘煉,人和物好像都變得堅強起來了;接受了夏雨的大方給予后,萬物也變得不那么吝嗇,渴望奉獻自己。
秋雨,沒有了夏雨的熱烈,儼然是一個成熟穩(wěn)重的婦人。在作者的筆下,秋雨竟是那樣的悠遠而沉靜。在最易勾起文人墨客憂愁情思和悲哀嘆惋的秋季,端莊而又沉靜的秋雨如一只大手,撫平人們煩躁雜亂的心,讓人們靜下心來,去思考,去凈化他們的靈魂。秋雨的成熟沉靜之美,是難得的,是獨一無二的。
一年的時光將要逝去,冬日的雨在北方是罕見的,這是幻化成冬雪前的雨送給了人們的最后一份禮物。而南國的冬雨,卻是一種特別的溫暖,默默地滋潤著人們,讓大家安心。
文章的末尾,先生改第三人稱為第二人稱,毫無保留地抒發(fā)著內(nèi)心強烈的感情。
正值陽春三月,置身于春雨之中,我才終于明白:是的,只要一場春雨,就能完全驅(qū)走冬,就能使世界滋潤而明艷。
讀罷文章,我更喜歡春雨了?!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像是一個嘔心瀝血的師者,寒來暑往,伏案工作,一頁一頁地批改,一課一課地準備,是您;四季輪轉(zhuǎn),六尺講臺,揮灑著自己的汗水,奉獻著自己的青春,是您;一次次促膝而談,一遍遍叮囑提醒,一天天督促引導,是您,是您,還是您。老師就是春天的蒙蒙細雨,滋潤著我們的心,給予我們美好而奮進的青春。
(指導教師:鞏英莉)
【教師點評】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劉湛秋先生就被一代大學生譽為“抒情詩之王”。他寫作散文頗豐,筆觸細膩,如行云流水,有其獨特的唯美風格。這樣的散文作品給了初一學生以美的感受,以心靈的滋養(yǎng)。小作者通過欣賞作家精心描繪的一幅幅賞心悅目的畫面,看到出了四季的雨不同的姿容:靈動柔和的春雨,熱烈奔放的夏雨,沉穩(wěn)端莊的秋雨,平靜純潔的冬雨。進而體味出每一季的雨都飽含著作家無限的深情,人生境遇不同,聽雨的感受也就各異?!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作者由雨潤萬物散發(fā)開去,寫到栽培、引導自己的老師,急切抒情的語言,表達著對老師的愛和贊頌,情真意切。
——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 鞏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