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月
摘 要:在毛澤東“趕考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共產黨踏上了執(zhí)政的征程,并在長期執(zhí)政道路上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黨跳出“歷史周期律”的第二個答案——自我革命;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號召全黨必須做到“三個務必”,都體現(xiàn)了對毛澤東“趕考精神”的繼承和發(fā)展。在新時代條件下,對毛澤東“趕考精神”的弘揚有利于我們繼續(xù)學習和踐行“趕考精神”,為黨性修養(yǎng)奠定了行動指南和精神支撐。
關鍵詞:毛澤東“趕考精神”;趕考;新時代傳承
一、毛澤東“趕考精神”的內涵
(一)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公仆精神
以人為本和執(zhí)政為民的公仆精神是“趕考”精神最基本的內涵?!斑M京趕考”的目標與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一執(zhí)政思想和執(zhí)政理念是高度統(tǒng)一的。1945年毛澤東同志在《論聯(lián)合政府》中指出:“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和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1]毛澤東充分認識到人民群眾對于革命的重要性,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群眾,積極為人民謀利益,才取得革命的偉大勝利。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不斷鞏固黨在政治上的執(zhí)政地位,在執(zhí)政理念上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理念,在思想觀念上強化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
(二)居安思危、思則有備的憂患意識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是古今中外執(zhí)政興國的普遍規(guī)律,更是全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應有的可靠保證。西柏坡時期,黨的地位和面臨的任務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在“進京趕考”之前,毛澤東為全黨做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并開展了作風建設和思想教育工作。牢記“兩個務必”,常懷趕考之心,經受住執(zhí)政的考驗,是中國共產黨人面臨的最大考題。“趕考”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人在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環(huán)境中的憂患意識和防范意識。
(三)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
謙虛謹慎和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優(yōu)良作風的重要體現(xiàn)。毛主席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提出:“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2]。因此,毛澤東很有預見性地指出對“糖衣炮彈”的預防問題,在此基礎上,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對中國共產黨人起到了教育警示作用。謙虛謹慎和艱苦作風是“趕考”精神的核心內涵,是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路上的永恒的話題。
二、新時代毛澤東“趕考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
(一)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
1.“三個務必”植根于“趕考精神”的源頭
“三個務必”是立足于新時代我們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吸納了西柏坡精神,特別是毛澤東“趕考精神”對管黨治黨的新認識新思考,有力揭示了我們黨在新的趕考路上的根本政治要求。
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這是對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展。
1949年3月,當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迎來全國勝利的前夜,毛澤東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發(fā)出叮囑與告誡“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盵6]“兩個務必”源于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已經預感到革命勝利以后“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7]。我們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正是秉持這樣思想和信條,從西柏坡出發(fā)前去“進京趕考”,逐步開啟了中華民族由革命勝利走向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征程。
回首歷史,展望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提及和一再強調“兩個務必”重要思想。如今,同樣處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轉折點”,黨中央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從黨情國情世情出發(fā),適時系統(tǒng)精辟地提出了“三個務必”的科學論斷,從歷史邏輯上看,“三個務必”植根于毛澤東“趕考精神”的基脈與源頭,立足于新時代我們黨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是“兩個務必”思想在新時代的歷史性深化與升華。
2.“三個務必”對毛澤東“趕考精神”的豐富和發(fā)展
(1)黨“胸懷天下”責任與使命
“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致力于人類和平與發(fā)展崇高事業(yè)”,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明我們黨的責任與使命,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也是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黨。新時代,我們黨從“中國向何處去”憂慮到對“世界向何處去”的思考,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類發(fā)展進步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普遍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做出貢獻,推動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2)我軍練兵備戰(zhàn)“斗爭”新形勢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國家安全和軍事斗爭形勢發(fā)生深刻變化,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強國強軍事業(yè)任務艱巨繁重。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作風就是戰(zhàn)斗力,就是凝聚力,作風夠不夠硬,關系到一支軍隊的興衰存亡。軍隊的作風直接關系著柱石穩(wěn)不穩(wěn)、執(zhí)政牢不牢。全軍要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打仗意識,推動練兵備戰(zhàn)往深里走、往實里落,做好隨時打仗的充分準備,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必勝。
三、毛澤東“趕考精神”的當代價值
在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仍面臨著許多未知的嚴峻挑戰(zhàn),黨內也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復雜問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毛澤東“趕考”精神仍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它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的行動指南,是新時代加強黨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思想武器、是新時代推進全面改革和發(fā)展的精神動力。
(一)為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提供了歷史經驗和理論指引
“趕考”永遠在路上,把“趕考”精神融入黨的建設中。政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性建設,黨要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保持政治本色,增強政治能力和政治覺悟,堅定“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為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奠定基礎;思想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基礎性建設,堅定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要做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堅定信仰者,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忠實實踐者;作風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的永恒主題,在毛澤東“趕考”精神中,黨的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貫穿于整個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歷程中。
(二)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行動指南
新的歷史時期,盡管我們黨在“趕考”進程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我們自豪而不能自滿,決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9]。必須牢記“考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改革中致力于發(fā)展的同時也要致力于人民群眾的利益,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開創(chuàng)各項改革工作的新局面。面對“趕考”的歷史重任,全體黨員干部必須增強清正廉潔意識,自覺以黨紀國法約束和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不斷增強“趕考”意識,強化“趕考”責任,自覺抵制各種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觀念的影響和侵蝕,這是“趕考者”考試成績合格與否的重要標志。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 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3]黃炎培.八十年來[M]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149.
[4]毛澤東.毛澤東選集: 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5]毛澤東.毛澤東選集: 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39.
[6]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25,26.
[7]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