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
春天,乃萬物復蘇之季,陽氣生發(fā),人體亦隨之生長?!耙荒曛嬙谟诖骸?,春為四時之首,是一年中養(yǎng)生保健的重要起點,嬰幼兒期就像人生的初春一樣,更是個重要的起點。那么,寶寶的春季飲食調養(yǎng)應如何進行呢?下面我們就小兒春季養(yǎng)護中一些重點內容進行講解。
首先,春季是寶寶生長發(fā)育速度最快的季節(jié),身體對鈣營養(yǎng)的需求也相應增加,飲食上應給寶寶多選用豆制品、魚蝦、芝麻和海產(chǎn)品等食物。為了保證鈣營養(yǎng)的吸收,除了增加寶寶戶外活動的時間外,還要提供含維生素D 較豐富的食物,如蛋、奶、動物肝、海產(chǎn)品等。另外還要注意限制寶寶過多地吃糖或甜食,因糖類易消耗體內的鈣和維生素D,導致身體缺鈣。
其次,春季寶寶生長發(fā)育離不開優(yōu)質蛋白。為了補充優(yōu)質蛋白質,副食上應適當?shù)卦黾与u蛋、魚蝦、雞肉、牛肉、奶制品及豆制品等食用量,但牛肉、羊肉等食物性溫熱,不宜讓寶寶吃得太多,應多選用易消化吸收的魚蝦類或蛋類,蛋、肉、魚盡量不要用油炸;主食上多選用大米、小米、小紅豆等,米不要淘洗得次數(shù)過多,也不宜放在熱水中浸泡。
此外,還要注意飲食均衡,保證食物多樣化,食用各類當季的新鮮蔬菜。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發(fā)季節(jié),有研究表明,兒童體內維生素A 缺乏是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危險因素,因此應適當給兒童增加富含維生素A 的食品,如胡蘿卜、莧菜、菠菜、南瓜、紅黃色水果、動物肝、奶類等,可提高兒童身體免疫力,降低呼吸道疾病患病風險。為了提高寶寶吃蔬菜的興趣,有條件的可帶寶寶到郊外踏青、采摘野菜,一起制作菜肴。
最后,春天多風,天氣干燥,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及時為寶寶補充水分,除了日常飲水外,還可以給1歲以上的寶寶適當喝一些蜂蜜水,既可清肺又可潤腸。春季寶寶易發(fā)過敏,所以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那些過敏體質的寶寶更要小心食用海鮮、魚蝦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在中醫(yī)調護方面,孫思邈有云:“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說的是春季應當少吃酸食,適當進食甜食來健運脾胃。這是由于春天肝氣旺盛,肝旺會克脾,而酸養(yǎng)肝。因此,為了防止肝氣過盛,應少食酸食。如想在春天為寶寶調理身體,可為寶寶選用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如大棗、蘑菇、香菇、木耳等。這些食物既含有豐富的多種營養(yǎng)素,又都味甘性平,只要進食適量,不失為寶寶強身壯體的天然食物滋補佳品。應注意盡量讓寶寶少吃膨化食品、巧克力以及荔枝、芒果等溫性水果,以免上火。
春分時節(jié)乍暖還寒,氣候多變,俗話說“春捂秋凍”,即春季減衣應慢慢減,秋季加衣要慢慢加。因此家長們要注意不給孩子過早減衣,脫衣應“遞減”。特別是注意腰腹部溫暖,因為春季陽氣回升,人體陽氣根源在腎,腎居于腰,腰部受涼會遏制陽氣輸布全身。在春季,人們常會感到昏昏欲睡,這是正常的季節(jié)性生理現(xiàn)象,人們又稱其為“春困”。為了預防“春困”,應保證充足睡眠,特別是小兒,應保證8 小時以上的睡眠,小兒的生長發(fā)育與充足的睡眠是息息相關的。
《黃帝內經(jīng)》曰:“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贝悍謺r節(jié),鶯飛草長,此時是郊游踏青的好時節(jié),可在風和日麗的時候與好友結伴郊游,多曬太陽,以利于肝氣的疏泄。此外家長還可以與孩子進行跳繩、放風箏等游戲以增進親子感情?!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唬骸爸敳礻庩査诙{之,以平為期?!币虼耍诖悍謺r節(jié)運動不宜劇烈,以散步緩行為主,避免小兒劇烈運動破壞陰陽平衡,進而引起疾病的發(fā)生。
作為家長,首先應調節(jié)自身情緒,保證心情舒暢和情緒穩(wěn)定,做到對孩子多鼓勵、多包容、多陪伴、多關愛,讓孩子積極樂觀,心情愉悅,使肝氣條達,氣血順暢,利于其身心健康,使機體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強。中醫(yī)認為春天少陽升發(fā)之氣通于肝,肝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郁,喜疏泄厭抑郁,生氣發(fā)怒易讓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口苦、納差、腹瀉、失眠等不適。因此,春分時節(jié)家長要注意疏導孩子情緒,使其輕松樂觀,從而安養(yǎng)神氣,切忌大喜大悲。
春季萬物更新,陽氣萌動,陽氣生發(fā)對全年養(yǎng)生活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兒春季養(yǎng)生,要順時令陰陽之變化,隨春陽生發(fā)之氣,助形成之盛。合理膳食,顧護脾胃,培補后天之本,以助生長發(fā)育;起居有常,戶外活動,練其形體;調護情志,以舒肝氣。小兒為人生之基,健康之根,只有小兒時調護得當,使“正氣內存,邪不可干”,方能使人生之樹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