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新民
摘要:目的 探討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異丙酚靜脈麻醉誘導的麻醉效果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擇期進行手術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麻醉誘導方式分為A組和B組各43例。A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B組采用異丙酚靜脈麻醉誘導,對比兩組麻醉效果及對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結果 A組從麻醉誘導到意識消失的時間長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A組插管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明顯低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A組呼吸恢復時間、呼喚睜眼時間、拔管時間晚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A組麻醉不良反應率為18.60%,明顯高于B組的4.65%,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與術前相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評分逐漸降低,術后7d基本恢復到術前,A組術后即刻、術后1 d及3 d的認知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B組(P<0.05)。結論 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異丙酚靜脈麻醉誘導均是快速誘導的有效方法,前者給藥方便、誘導更平穩(wěn)、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小,后者起效快、蘇醒快、認知功能恢復速度快、不良反應率低,實際應用中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關鍵詞:七氟醚;異丙酚;麻醉誘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
麻醉是保證手術順利進行的保障,分別為三個階段,即麻醉誘導、麻醉維持、麻醉蘇醒。麻醉誘導是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全身麻醉的準備階段,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通過靜脈或是吸入方式給藥,讓患者從清醒狀態(tài)進入痛感消失、昏昏欲睡的麻醉狀態(tài)[1]。靜脈麻醉誘導常用藥物是異丙酚,吸入麻醉誘導中常用藥物是七氟醚,兩種誘導方法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異[2]。為了明確不同麻醉誘導方法帶來的效果差異以及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本研究圍繞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異丙酚靜脈麻醉誘導展開對比研究。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擇期進行手術的8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麻醉誘導方式分為A組和B組各43例。A組年齡37~75歲,平均年齡(55.46±4.26)歲;20例女,23例男;體重47~76 kg,平均體重(58.23±6.05)kg。B組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5.72±4.31)歲;21例女,22例男;體重45~79 kg,平均體重(58.93±6.15)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均符合手術指征,進行擇期手術;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ASA分級為Ⅰ~Ⅱ級;無研究所用麻醉藥物禁忌;患者及家屬知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高血壓病、甲亢以及有精神病史者;伴隨嚴重的心肝腎等臟器疾??;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物者;近期應用過鎮(zhèn)靜或鎮(zhèn)痛藥物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8 h禁食禁飲,進入手術室立即建立靜脈通路,并監(jiān)測血壓、血氧飽和度、心電圖等,吸入純氧。麻醉誘導時,A組先在循環(huán)回路中通入7%七氟醚3~5 min,排凈呼吸囊里面的空氣,再將七氟醚沖入呼吸回路通道;之后靜脈注射舒芬太尼,2 min后幫助患者佩戴面罩,檢查密閉性,并引導其做深呼吸,氧流量保持在8 L/min,吸入2%七氟醚。B組患者在麻醉誘導時先靜脈注射舒芬太尼0.3 μg/kg,2 min后靜脈注射2 mg/kg異丙酚,待患者意識消失后快速給予羅庫溴銨0.6 mg/kg,在其肌肉松弛后進行氣管插管;患者手術完畢,不使用肌松拮抗劑,徹底蘇醒后拔管。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從麻醉誘導到意識消失的時間。(2)比較兩組入室時和插管后3 min的心率、收縮壓、舒張壓水平。(3)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呼吸恢復時間、呼喚睜眼時間、拔管時間。(4)比較兩組患者麻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5)比較兩組術前術后認知功能,采用簡易智力狀況檢查量表(MMSE)評估,包括記憶力、定向力、語言能力、回憶能力、注意力、計算力等內容,最高30分,>27分表示認知功能正常。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從麻醉誘導到意識消失的時間比較
A組從麻醉誘導到意識消失的時間長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比較
入室時,兩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A組插管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明顯低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時間比較
A組患者術后恢復自主呼吸、呼喚睜眼、拔管時間晚于B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麻醉不良反應比較
A組麻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8.60%,明顯高于B組的4.65%,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術前術后認知功能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術前認知功能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術后兩組認知功能評分均逐漸降低,術后7 d基本恢復到術前水平,A組術后即刻、術后1 d及3 d的認知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B組立(P<0.05)。見表5。
3討論
靜脈誘導麻醉是將麻醉藥物經(jīng)靜脈注入,在血液循環(huán)中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抑制作用,起效速度和術后蘇醒速度比較快,且定向力恢復好;但是會造成交感腎上腺系統(tǒng)活動亢進,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大[3~4]。吸入誘導麻醉是麻醉藥物經(jīng)過呼吸道吸入,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讓患者暫時失去意識和痛感,這種方式最大的優(yōu)點是給藥方便[5]。
異丙酚是靜脈麻醉誘導的主要藥物,有著見效快、持續(xù)時間短、效能強、效果穩(wěn)定、蘇醒快、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點,患者可以在停止用藥10 min內恢復自主呼吸[6]。該藥能將GABA受體激活,從而起到催眠、鎮(zhèn)靜作用,與舒芬太尼相結合能提高麻醉深度,減輕氣管插管過程中的心血管應激反應[7]。但是該藥容易對交感神經(jīng)活性產(chǎn)生影響,出現(xiàn)嚴重的循環(huán)抑制情況,如淺呼吸、心率和血壓降低等[8]。
七氟醚是吸入麻醉誘導的主要藥物,有著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溶解度低、見效快、清除速度快等優(yōu)點[9]。在麻醉誘導期可以達到鎮(zhèn)靜效果,血氣分配系數(shù)僅為0.69,且術中血流動力學比較穩(wěn)定,所以誘導速度快,可控性強,吸入2~3 min后可進行濃度調整,避免血壓降低。這種誘導方法無須氣管插管,不會對呼吸道產(chǎn)生刺激;與舒芬太尼聯(lián)合后,患者意識和痛覺能快速消失,減少無意識肢體活動,減輕循環(huán)抑制以及心血管應激反應。七氟醚氣味佳、透明無色,患者適應性好,可以讓麻醉誘導過程更加穩(wěn)定,有效控制麻醉深入。但七氟醚會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阻斷突觸后膽堿能傳遞,使機體大量釋放多巴胺,術后會暫時性地降低患者認知功能。
本研究中,A組從麻醉誘導到意識消失的時間長于B組(P<0.05)。A組插管后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明顯低于B組(P<0.05)。A組呼吸恢復時間、呼喚睜眼時間、拔管時間晚于B組(P<0.05)。A組麻醉不良反應率明顯高于B組(P<0.05)。與術前相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評分逐漸降低,術后7d基本恢復到術前,A組術后即刻、術后1 d及3 d的認知功能評分均明顯低于B組(P<0.05)。
綜上,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異丙酚靜脈麻醉誘導均是快速誘導的有效方法,前者給藥方便、誘導更平穩(wěn)、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小,后者起效快、蘇醒快、認知功能恢復速度快、不良反應率低,實際應用中要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參考文獻
[1] 符興勇.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異丙酚靜脈麻醉誘導的臨床效果及對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的影響[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9):165-174.
[2] 馬驍,劉宏武,姜萬維,等.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異丙酚靜脈麻醉誘導的臨床效果探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22,16(4):192-194.
[3] 牛驪,李冰斯,楊海粒.七氟醚和丙泊酚對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誘導期心率變異性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21,27(10):152-154.
[4] 黃鸝.七氟醚吸入麻醉與丙泊酚全憑靜脈麻醉對URSL患者體溫變化及術后寒戰(zhàn)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0,24(19):2809-2810.
[5] 孫易文,吳碩雄.七氟醚吸入麻醉與異丙酚靜脈麻醉對腹股溝疝手術患兒血流動力學指標及麻醉質量的影響[J].當代醫(yī)藥論叢,2020,18(17):68-69.
[6] 齊芳,王海云.七氟烷吸入麻醉與異丙酚靜脈麻醉對疝氣手術患兒血流動力學、應激反應及麻醉效果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21,34(17):120-122.
[7] 沈園園,蔣銘,王軍,等.七氟醚和丙泊酚對全身麻醉患者手術應激反應作用及血流動力學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醫(yī)學工程,2020,28(3):1-9.
[8] 王英,羅文姿,羅文文,等.七氟醚與異丙酚用于全麻誘導的效果對比分析[J].醫(yī)學美學美容,2020,29(20):93-93.
[9] 王瓊.探究七氟醚吸入麻醉和異丙酚靜脈麻醉對小兒疝氣手術患兒的麻醉效果及對血流動力學和麻醉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0,36(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