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岔河鎮(zhèn)岔河幼兒園 石小益
設計意圖:幼兒園平時收集的廢舊材料一般存儲在走廊資源庫,但幼兒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沒有分類、收納的習慣;使用時對各類資源不夠熟悉等。根據(jù)快遞員這一職業(yè)以及大班下學期主題課程“人們的工作”,我們設計了這次游戲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角色扮演中了解社會服務機構及其工作,進而養(yǎng)成做事認真、細致、負責的良好習慣。而幼兒對各種職業(yè)了解多少?原有經(jīng)驗都有哪些?根據(jù)當下人們喜歡網(wǎng)購的現(xiàn)狀,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快遞員這一職業(yè)比較感興趣。結合我園走廊的資源庫,我們創(chuàng)設生成了“快樂微送”,讓幼兒在豐富有趣的游戲情境中體驗快遞員工作的艱辛。
活動目標:1.了解生活中快遞員的各項工作。
2.在游戲活動中養(yǎng)成做事認真、細致、負責的態(tài)度。
3.體驗快遞工作的辛苦,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快遞員工作視頻;紙、筆若干,小展板一塊。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經(jīng)了解了“快樂微送”的工作內容——快遞送達需要知道收貨人的地址、姓名、電話等信息。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一、談話活動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客人,請大家歡迎快遞員叔叔的到來!幼兒自由交流關于送快遞的日常知識。幼1:我想知道快遞員怎么知道快遞要送給誰的。幼2:快遞那么多,快遞員是怎么找到我家快遞的?幼3:那么多快遞有沒有送錯的?。拷處熓占沓鲇變合胍赖膯栴}。1.觀看視頻,了解快遞員的工作特點(聽快遞員講述他是如何將快遞送到主人手里的)。2.師:快遞員的貨物應該送往哪里?送貨時,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才能順利將物品送到收貨人手里?幼兒基于對快遞員職業(yè)的已有經(jīng)驗回答。小結:一份快遞成功送達,需要收貨人的地址、姓名、電話、物品詳情、收取快遞時間等信息。二、創(chuàng)生游戲幼兒園資源庫由一個個整理箱堆疊而成,可以由此創(chuàng)生“快樂微送”游戲,鼓勵幼兒在玩“快遞運送”的游戲中,嘗試分類擺放材料、有序收納整理,從而創(chuàng)生出屬于他們自己的資源庫。1.分組討論:如何讓資源庫發(fā)揮收納整理的效用,將各類收集材料分類送達至資源庫?師:小朋友們從家里帶來的廢舊材料都堆在角落里,而這些有的是我們需要的,有的我們現(xiàn)在不需要,還有一些想要的材料這里沒有,怎么辦呢?幼1:可以將這些材料分類,把同一種物品擺放在一起,收納進整理箱。
幼2:要做標記,這樣小朋友容易看見,也方便拿取。幼3:沒有的材料可以再收集,需要時就帶到幼兒園來。師:如果幼兒園的資源庫,既能將材料有序收納好,又能讓大家知曉什么材料應該放在哪里,還便于大家需要時自主拿取,你們愿意試試嗎?幼:我們可以把材料都送到資源庫去,誰有需要就可以去資源庫拿來用。(資源共享)師:材料送資源庫之前,我們要怎樣整理一下呢?幼:我們可以幫材料分分類,如紙盒類、塑料類、玻璃類……實踐操作1:提供幾個整理箱讓幼兒自主分類。教師提出疑問:為什么這樣分類?理由是什么?提醒幼兒及時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2.標簽設計:資源庫的材料分類好了,怎樣才能讓小朋友一看就知道這些整理箱里放的是什么材料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師:小組討論資源分類標簽設計、交流各類物資可以設計怎樣的圖標。實踐操作2:提供紙筆,小組設計個性化標簽,展示并辨別各種標記。幼1:我畫了個盒子圖標,大家都可以將大小盒子送到這個標簽處。幼2:我畫的是根木頭,所有木質材料都可以送到這里。幼3:我畫的是衣服圖標,我們可以將不穿的小衣服送到這個標簽盒子里。3.發(fā)現(xiàn)問題:幼兒將自己設計的標簽分類展示在展板上。師:標簽多大才合適?圖標怎樣設計才醒目?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幼:顏色不能太淡,可以用記號筆勾線、彩色筆涂色……實踐操作3:提供美工區(qū)的剪刀、記號筆、彩色筆等,鼓勵幼兒自我調整、再次實踐,設計個性化的標記。三、解說標記1.標記怎么用?小組一起討論。師:誰來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說自己設計的標簽應該怎么使用?如布類、瓶罐、鐵質、木質材料……嘗試現(xiàn)場分類學習。幼兒解說標簽上的內容,并根據(jù)標簽將物品分類到位,投票選出誰的標簽最容易讓大家看懂。2.集體投票,選擇投票數(shù)最多的標記并粘貼于整理箱的固定位置,便于小朋友們觀察、收納。3.推薦一組小朋友去各班當解說員。幼1:帶上標簽去大一班講解如何看標簽收納材料。幼2:操作演示給大一班的小朋友看。幼3:觀察大一班小朋友操作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并記錄下來。四、微送體驗1.將班級內的資源按標記提示送去資源庫。2.討論“快樂微送”后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及如何改進。師:送資源庫時你們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了嗎?幼:有的小朋友沒有認真看標簽,送錯了;有的小朋友將材料放在資源庫盒子的外面,因為這類東西太多了,盒子已經(jīng)放不下了;還有的小朋友不知道幼兒園的資源庫在什么地方……幼兒針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討論解決方法,并記錄下來,為接下來給各班幼兒宣傳做好準備。3.將整合好的標記展示在展板上。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體驗快遞員的工作讓幼兒規(guī)劃幼兒園資源庫,鼓勵他們大膽討論、設計整理、傾聽他人建議,辯證地吸納大家的意見,商討如何做才能更合理地使用幼兒園資源庫。實踐、分類、操作、比較,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積累分類整理的經(jīng)驗,再通過實踐回歸到幼兒的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幼兒解說自己設計的標記,教師可以適時介入并指導幼兒清楚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但凡幼兒能說的就讓幼兒說,能做的就讓幼兒做,能想的就讓幼兒去想——相信幼兒是主動的學習者,教師是幼兒的傾聽者、支持者、合作者。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后的幼兒思路更清晰,想出的解決辦法更合理。
[活動延伸]1.去各班解說資源庫的使用方法。2.收納整理資源,評選最佳快遞員。3.做好環(huán)境整理宣傳員。
反思:
本節(jié)活動從幼兒較為熟悉的快遞員入手,通過了解快遞工作的具體流程,自主設計收納分類標記、地址、區(qū)域等標識并布置在游戲區(qū)域;同時遷移快遞員做事認真、細心、負責的好習慣,并運用到一日生活中。
活動要求幼兒圍繞自身的相關經(jīng)驗合理規(guī)劃好幼兒園以及班級的收納整理工作——共同討論、操作、設計、解說最可行的收納標記。在這一過程中,幼兒一起討論、分享、傾聽,在堅持自己想法的同時接納別人的意見,因此最終的標記是幼兒共同協(xié)商獲得的結果。
“快樂微送”活動巧妙地利用了幼兒園的收納整理資源庫,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學會整理,這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通過本次活動,幼兒更多地關注到生活的空間、環(huán)境等,這是教育的潛在效應?;顒友由熘荚诩钣變吼B(yǎng)成會收納、會整理的好習慣,即成為一位“善于廢物再利用”的收納達人。收納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空間、時間、環(huán)境的多效整合,并與科學、藝術等領域密切相關。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為幼兒提供更多學習的可能性,如空間方位與游戲的有機結合,序數(shù)與送貨的匹配游戲……讓收納成為習慣,讓一日生活因“快樂微送”游戲而更加有趣、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