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江蘇南京市場監(jiān)管執(zhí)法人員檢查發(fā)現,在當地一家酒店舉行的一場會議結束后,留下48瓶飲用水,其中有43瓶開封后未飲用完,被保潔員直接丟棄。酒店大堂、用餐區(qū)未按規(guī)定張貼反食品浪費標識,酒店也未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的提示提醒。執(zhí)法人員責令其立即改正,并下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給予警告。2021年4月,我國反食品浪費法正式實施,這也是涉事酒店因“半瓶水”問題被處罰的依據和原因。
“半瓶水”浪費問題可謂不少會議場所的頑疾,據此前媒體的報道,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基金會曾以10%的浪費率估算,每年全國瓶裝水浪費量在千萬瓶以上。每1噸瓶裝水一般需耗費1.3噸原水,千萬瓶瓶裝水浪費的背后是更加驚人的水資源浪費。正因此,諸多網友對上述處罰決定表示支持,但也有一些人認為浪費“半瓶水”情有可原。
作為資源大國和消費大國,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一直是國家有關方面一再強調的事情,反食品浪費不僅僅是個人的事,也不能只停留在道德層面,而要有法治的保障和護航。我國是水資源相對缺乏的國家之一,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珍惜和保護好水資源,自覺同形形色色的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作斗爭。而依法懲處浪費行為,有利于營造“浪費可恥、節(jié)約為榮”的社會氛圍。
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社會風氣、依法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