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起筆寫寫我的父親,我的心情十分忐忑。都說虎父無犬子,可論文字水平,我感覺自己這輩子是很難追上父親的。在我的心中,他是我的父親,更是我的偶像。一句話,他的形象很高大。
這些年,我常常直接稱呼父親為“老馮”,這個稱呼父親也一直很認可。對我而言,因為用了這個稱呼,感覺自己和父親之間,比一般的父子關系更為親密。在我的結婚典禮上,父親說過幾句話,我一直銘刻在心。那天父親很激動,婚禮主持人讓他說幾句,他代表全家人作了一個婚禮致辭。他在致辭中說:“兒子,多年父子成朋友。二十八年的相依相守,我們有過爭執(zhí),有過男人之間的爭論,更有過成長的困惑和喜悅。今天,我們以朋友的身份分享著彼此的見解和快樂,你帶給我這個做父親的是驕傲和榮光,我給你的,是一個長者的經(jīng)驗和期盼?!?/p>
我想這也是我最為自豪的,我和父親是父子更是朋友。
從我記事起,就知道父親是靠他手中的那支筆謀生的。記得唐朝詩人楊收有一首詠筆的詩:“雖匪囊中物,何堅不可鉆。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备赣H老馮用他的筆,在單位寫了幾百萬字的材料,近十年來,還接二連三地出版了四五本散文集,這令我對父親非常仰慕。我參加工作以后,在很多場合聽到人們提起父親時,總是對他的文章大加贊揚,我的心中也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
父親是一個特別敬業(yè)的人。他經(jīng)常對我說:“男人把握三件事:事業(yè)、家庭和道德。這三要素構成了男人的‘埃菲爾鐵塔’。男人無論是種地、做生意,還是在其他工作崗位上,強烈的事業(yè)心是人生的塔峰,和諧的家庭、幸福的親情是塔柱,良好的人品和令人稱道的職業(yè)道德是塔基?!蔽业臓敔斈棠潭际寝r(nóng)民,父親在他的文章里,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寫到故鄉(xiāng),寫到我的爺爺奶奶。借用父親的若干篇文章題目來講,父親是《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也十分《向往城市》,《十三歲進城趕考》,十年寒窗苦讀,終于金榜題名,成為一名大學生。他難忘自己考上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時,奶奶給他買的《那串甜甜的紫葡萄》。當他已為人父,在城市里工作、結婚、生子后,《回望人生》,感到我的爺爺奶奶是他的《另一所大學》。從我上幼兒園到上小學、上中學,父親總是忙于工作,早出晚歸,一心撲在工作上,經(jīng)常從他口中聽到的就是工作匯報。
2009年10月的一天,母親把我從學校接到家里,參加一次他們幾個大學同學的小聚。我問母親相聚的主題是什么,母親說:“你父親成副縣級領導干部了,終于進了‘七品芝麻官’這個行列了,幾個同學小范圍地聚聚,給你父親祝賀一下?!?/p>
記得我當時并沒有對父親的提拔表現(xiàn)得多么興高采烈。我背倚吃飯桌,平靜地對父親說:“其實對你來說,這沒有多大慶賀的意義。你可以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你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夜?你接送過我?guī)谆??……?/p>
我想,這樣的話也只有朋友之間才可能有的吧。
作為兒子,父親的一言一行都在耳濡目染地影響著我。我不會在父母面前大聲說話或發(fā)脾氣,這來自于父親的言傳身教。
父親對我說過:“你見過我在你的爺爺奶奶跟前高聲說過話、發(fā)過脾氣嗎?”
在我們的大家庭里,在父親的單位里,在生養(yǎng)父親的家鄉(xiāng),父親的名聲不單是他的文章寫得有多好,而全在于他是一個孝子。
奶奶活著的時候,父親每到周末都帶著母親和我回去看望奶奶。我們一家騎過自行車、摩托車,乘過公交車,一直到后來開上了私家車??梢哉f,一年四季,無論是春光明媚的春日周末,還是夏日酷暑電閃雷鳴,哪怕是寒風刺骨大雪紛飛,都擋不住父親回去探望奶奶的腳步。
每到春節(jié),我們一家更是風雪無阻,必須回去陪奶奶過年的。我四五歲的時候,有一次過年回到奶奶家。奶奶家的草屋太冷太冷了,晚上我使勁藏在母親的懷抱里。奶奶非常疼我,她實在想不出更好的取暖的辦法,就把煤球爐子放到了我們睡覺的床前。煤球爐子上沒有煙囪,不僅沒有讓我們減少寒冷,反而讓母親煤氣中毒了,頭疼、牙疼,大年初一就回城上醫(yī)院了。但無論條件再艱苦,我們一家是年年回去陪奶奶過年?,F(xiàn)在奶奶不在了,父親還是堅持回鄉(xiāng)下老宅過年。父親說:“我們過年回去了,逝去的爺爺奶奶如果過年想回來看看,看到老宅里的燈光,就來了。如果我們不回去,漆黑黑的,爺爺奶奶就找不到門了?!?/p>
我聽母親說,我爺爺?shù)钠呤髩劬褪歉赣H和母親操持的。那時我的大伯大娘在濟南工作,大姑二姑和二大伯都習慣聽從父親安排家里的一些大事。爺爺當時因重病剛動了手術,父親征得奶奶的同意,給爺爺搞了一個隆重的生日慶祝儀式,放鞭放炮。親人們都送給爺爺祝福的話語,共唱生日歌,讓爺爺感到非常幸福非??鞓?。
爺爺去世以后,奶奶搬到城里和我們一起生活了七八年,后來又回到鄉(xiāng)下生活。父親和母親給奶奶買好吃的、買好穿的。2015年,80多歲的奶奶也病倒了,住進了醫(yī)院。從那時起,父親就把醫(yī)院當成了家,早上早起給奶奶做飯,然后到醫(yī)院送飯,母親負責當好“后勤部長”。奶奶是因腦梗住院的,全家人齊上陣,輪流排班,大姑、二姑、大伯、二伯幾家,都是老少兩代人全部出動,總協(xié)調(diào)人就是我的父親。奶奶從生病住院到去世一共500多天的時間,父親和全家親人盡了全部的孝心,讓奶奶走得安詳,未留遺憾。
參加工作以后,和父親一起交流,往往是我給他傾訴工作中的難事,而從父親口中聽到的,從來都是滿滿的正能量。記得2018年我研究生畢業(yè),將要走上工作崗位時,我們一家三口找了一個大排檔,我和父親每人喝了兩大杯生啤,我喝吐了,父親也喝醉了。我到洗手間吐完,又坐到餐桌跟前,父親對我說:“你參加工作后,不論是和同學還是和同事,都有機會一起吃飯,吃飯就有可能喝酒,我今天就是讓你知道你的酒量,你喝多少酒就會吐酒。平時在公眾場合,以喝酒不醉、不吐酒為把控的底線。
“你明天就要上班了,我再囑咐你幾句話:低調(diào)做人,扎實做事,得而不喜,失而不憂,成而不驕,敗而不餒;懷有一顆平常心,懷有一顆感恩心,一路前行,去創(chuàng)造你的人生路上一個又一個的精彩。永遠記住: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今晚我最想說的一句是:春風十里,不如你。”
父親給我說的這些話,不同于網(wǎng)上看到的心靈雞湯,這些肺腑之言是他為人處世的“自我要求”。他經(jīng)常對我說:“這個世界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做到學習別人的長處,記住別人的好處,多幫別人的難處;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去比別人的短處,不高看別人也不要看輕自己;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但任何時候都不要把別人不當回事,以誠相待,與人為善?!?/p>
我參加工作后,領導信任我,讓我獨立負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的所有事項。這并不是我的專業(yè),但領導安排給我了,干就要干好。回到家里,聽聽我的朋友父親的指點。父親在土地系統(tǒng)工作了二十多年,對他來說,這是他的專長。聽他每天給我上上課,我也很快進入了角色,從心底里感激父親的精心指導。接手這個項目時間不長,領導需要給管委的主要領導匯報,讓我起草一個工作簡報。我當時還真有些心慌,擔心寫不好,說不清,不能真實反映工作情況,于是第一時間給父親打電話。當時父親給我詳細講解了工作簡報的撰寫和要點,后來還不放心,又親自撰寫了一份提綱用微信發(fā)給我。其實,這些年工作上的事,父親總是用實際行動支持我,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他真的是我干好工作的堅強后盾。
父親是個書癡。他的書房里、床頭上、沙發(fā)上、茶柜上,到處都是他買的書,老家里的幾間草屋里最亮眼的還是父親的一包又一包的書,一直像疊羅漢一樣排到屋頂。父親經(jīng)常對我說:“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讓人成熟,讀書讓人充實,讀書讓這個家庭興旺。我們的家訓就是‘寬厚德隆,耕讀傳家’,只要有時間,就要書不離手。”每年父親節(jié)的時候,我和媳婦給他準備的禮物就是書。父親非常高興,他說這是最好的禮物,因為其他任何禮物,都無法和知識的價值相比。
父親自己寫的文章幾百萬字,對父親文章的評論也有二十幾萬字。作為兒子,能寫父親的卻只有這千多字,因為實在不知道寫哪些事能表達我對父親的心情??傊痪湓挘豪像T,我們是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選自2022年10月24日《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