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會順讀原文,從文中找出原文的問題。
2.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的方法對文章進行潤色,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3.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從不同的角度修改作文,使之被潤色得更加貼切、出彩。
“文章不厭百回改?!蔽恼聦懗珊?,多讀幾遍,做些修改,直至滿意為止,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習慣。
修改文章前要善于問,一問文章扣題緊不緊,二問文章材料新不新,三問文章立意高不高,四問文章結構順不順,五問文章句子通不通,六問文章用詞準不準。
修改文章時,首先要著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確,觀點是否鮮明,內容是否充實而有新意,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問題作出調整。調整的內容主要包括:改正觀點,觀點不正確或有失偏頗,需要加以改正;完善主題,不正確、不深刻、不集中、影響全局的主題,應當加以修改;增刪材料,材料不翔實,需要補充,材料過多,淹沒觀點,則需要刪減。
第一,對文章的“意”進行修改。
1.關注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確。
2.分析觀點是否鮮明,看立意是否深刻新穎。
建議文章開頭簡短明了,要有清晰的點題句。結尾再次點題、總結、升華并且獨立成段。一篇文章的立意是否深刻、新穎,和開頭的點題句,以及結尾的主題升華句有直接的關系。
3.關注文章所選的材料,看內容是否深刻且富有新意。
所選材料應該是新穎的典型材料,且能很好地揭示主題。對所選材料要適當?shù)剡M行增刪調換。
4.關注文章文體。
首先,文體要符合題干的要求;其次,文體會受立意和材料限制,應依立意和材料確立文體;最后,文體必須明確,不能“四不像”。
第二,對文章的“言”進行修改潤色。
階段一:改對。
1.對錯別字,有問題的標點、詞語,病句逐一修改。
2.對文章段落進一步調整和加工。
階段二:改好。
1.補充內容,使材料豐盈。
比如寫一篇記敘文,如果只是平鋪直敘,粗線條勾勒,就很難打動人心;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描寫性語句,如描寫人物、描繪場面等。又如寫景,除了從視覺角度進行描寫,還可以補充從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幻覺等角度的描寫;有了靜態(tài)描寫,不妨增加一些動態(tài)描寫;還可以從遠近、上下、左右等不同角度進行描寫。
如果寫議論文,可以考慮增加幾個事實論據(jù),或引入幾句名言,或增加一兩種論證的方法,使論據(jù)更充分、論證更嚴密。
如果寫說明文,可以增加幾種說明方法,使說明對象的特征更鮮明。
2.恰當使用一些修辭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更有感染力。
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常見修辭手法的使用。
3.適當引用古詩詞。
在文章中恰當引入幾句古詩詞,可以豐富文章內容,增添文章的文學氣息,為文章增色不少。
4.恰當使用特殊句。
根據(jù)內容表達的實際需要,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排比句、對偶句、短句,或者駢散結合的句子,使句式靈動、優(yōu)美、變幻多姿。
5.適當煉字、煉句。
比如郭沫若寫劇本《屈原》,有句臺詞初稿為“你是無恥的文人”,在排演時接受演員的建議,改為“你這無恥的文人”,一字之差,力度迥然有別。這就是煉字的功效。
寫作實踐一,要通讀材料和提示,明確本次寫作的要求是修改文章。修改前,要著眼于全篇,先多讀幾遍《尋人啟事》例文,從立意、選材、語言等方面對例文進行大致了解,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確,觀點是否鮮明,內容是否充實而且有新意,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問題作出調整。然后,看結構,品詞句??葱形闹卸温浒才攀欠窈侠恚暯邮欠窬o密,詳略安排是否恰當,等等,都是修改時應重點關注的。此外,還要結合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補充內容,加工潤色,逐字逐句地作出修改,使文章內容更充實,語言更富有文采。修改時要先閱讀文章,發(fā)現(xiàn)其長處與不足,不足之處就是潤色的重點;其次要注意從內容與語言兩個角度潤色,動筆時要反復斟酌推敲,以便點石成金。
寫作實踐三在開始寫作前要先審清題意,從題目《談談我的寫作》入手進行分析。這是一篇談論自己的寫作過程,以及經(jīng)驗的文章。文章的主人公是“我”,“寫作”是要談的話題,理清思路。在審題的基礎上,根據(jù)材料及提示對自己的寫作思路進行梳理。如“回顧自己以往的寫作情況”,這要求作者回憶自己的寫作經(jīng)歷,讓寫作深入生活,寫出真情實感。然后,對自己寫作的得與失進行自我分析,目的是讓他人有所借鑒,這就需要作者對自己寫作中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