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師讓我們遠離電子游戲,大約是因為一句老話——玩物喪志!但玩物和喪志有必然聯(lián)系嗎?
首先,玩電子游戲為何喪志呢?其邏輯前提,大約無非就是“志”乃人生目標,而玩電子游戲浪費時間。這其實同樣似是而非,誰又能真正界定“玩物”就一定是在浪費時間,會丟掉人生目標呢?玩物或許還可養(yǎng)志呢!把玩一魚竿而志不短者如姜子牙,不也在白發(fā)之年成就功業(yè)了嗎?把玩一竹林而志堅韌者如鄭板橋,不也在不惑之年“相隨丹桂”了嗎?何況電子游戲本身并非砒霜,沾之即斃。即便說這世上有喪志的游戲,可也有益智的游戲呀,怎能說玩物必喪志?
其次,就算不玩電子游戲,就一定會志存高遠嗎?怕也未必。這讓我想起另一句老話——紅顏誤國。當年的秦皇、漢武,哪個不是后宮佳麗三千?可就夏桀、商紂、周幽王的國家被紅顏誤了?明明是自己心中沒“志”,卻甩鍋給紅顏,結果成了笑話。同樣,一個已經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的人,又怎會因為玩游戲而丟失他的鴻鵠之志?一個志存高遠的人,為何要將自己懈怠之過推給游戲呢?實際上,玩游戲喪志只是搖擺不定的人為自己的失敗找的借口罷了。
再說了,即使沒有電子游戲,所有人就都成了“有志者”嗎?不妨翻看一下我們手中的歷史課本,宋朝、明朝沒有電子游戲,可宋徽宗趙佶玩石頭,明武宗朱厚照玩豹子,他們照樣玩得不亦樂乎。以是觀之,不免感嘆,玩物歸玩物,喪志歸喪志,二者雖有關聯(lián),卻非必然因果。人生路上總會布滿各種誘惑,對于“無志者”而言,即使生活在一個沒有電子游戲的時代,也會有其他的誘惑想要消耗你,甚至毀滅你。
于是,木心說:“玩物喪志者,其志小,志大者玩物養(yǎng)志。”對此我深以為然。倒是人生非游戲,莫讓游戲誤人生。偶爾利用游戲放松身心,同時以昂揚的姿態(tài)面對生活,如此說來,玩物又何來喪志?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七中學
點評
這篇作文不囿于陳說,別開新論,從“玩物喪志”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玩游戲是否一定會喪失人生目標這一論題。作者認為玩物并非必然導致喪志,玩物可以養(yǎng)志,“玩物喪志”只是搖擺不定的人為自己的失敗找的借口罷了。作者還引用了歷史上一些“玩物養(yǎng)志”的例子,說明玩物和喪志并不是必然因果關系。最后,作者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志大者玩物養(yǎng)志”,并呼吁大家不要讓游戲誤人生。全文觀點明確新穎,論述清晰,想他人所未想,言他人所未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