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錄鋒 張翠翠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如何優(yōu)化識字學習內容與識字方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自主高效識字則是識字教學所面臨的挑戰(zhàn)。教師要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一、因勢利導 強化識字方法引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讓學生掌握漢字的結構,懂得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學會識字的方法,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去獲取漢字的知識和運用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要想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常用的方法有:
1.利用簡單的象形文字作為基本的識記方法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象形字、指事字時,可以借助圖片、動畫演示象形符號以及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教師可以一邊展示一邊講解,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識字興趣。例如,學習“木”“本”這兩個象形字時,從“木”到“本”的演變過程,教師可以展示圖片,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木”的象形文字是一棵樹,在樹木的下面做標識符號指代根部,讓學生理解“根”即“本”。
2.利用學過的字識記新字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過的字的基礎上,用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比一比的方法識記新字,比如:“又”加上“見”等于“觀”,“目”減去“一”等于“日”,“觀”減去“又”加上“王”等于“現(xiàn)”,“王”比“玉”少一個“點”,“日”加上“月”等于“明”等。
3.利用偏旁變化記字
有些生字是所熟悉的字加偏旁組成的,因此教師可利用熟悉的字引導學生進行遷移、聯(lián)想來記憶生字。如“塊”是把“快”的“忄”換成了“土”,教師可以根據(jù)所換偏旁引導學生聯(lián)想,“土”與土有關,組詞為“土塊”“一塊”等,“忄”一般與心理活動和心情有關,組詞為“快樂”“快活”“愉快”等。
4.利用形近字比較記憶
例如,“升”和“開”是形近字,“么”和“公”是形近字,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觀察后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娃”和“掛”也是如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女”“扌”推測這一組形近字的含義。學生也可以自主比較“烏”和“鳥”,“金”和“全”等形近字。
5.利用熟悉的字組詞進行識記
當學生在識記生字時,一些生字可以與熟悉的字組成常用詞,便于學生在新的語境中鞏固識記。如“記”可以組詞為日記、筆記、記憶;“邊”可以組詞為水邊、天邊、路邊;“端”可以組詞為端正、端午、端點;“知”可以組詞為知識、知道等。
6.利用字謎識記生字
教師在帶領學生識字時,可以把生字編成字謎,讓學生猜謎,然后引導學生根據(jù)字形編字謎。這種識字方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7.調動生活經驗主動識字
教師可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他們識字,如學習“笑”時可以示范微笑,學習“金”時可以展示一些金飾品圖片。學習表示顏色的“藍”時,可以展示圖片“藍天、大?!眮韼椭鷮W生記憶。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學生的生活和識字聯(lián)系起來。如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可以邊識字邊造句。如“禮”可組成詞語“隊禮、禮物、禮品”等,讓學生練習說句子,如“在升旗儀式上,少先隊員要敬隊禮?!薄敖裉焓菋寢尩纳?,她收到了好多禮物?!蓖ㄟ^語境與經驗相結合進行識記。
8.歸類識字
①偏旁歸類。偏旁往往有表意功能,帶有統(tǒng)一偏旁的字大多字義有相關的地方。如“氵”:“江、河、湖、海、溪、波、浪”等。
②讀音歸類。在漢字中帶有相同部分的字讀音有相似或相近的現(xiàn)象,可以借助這一部分歸類識字,如“堯”:“澆、燒、繞、翹、曉、撓”含有韻母“ao”。
③事物歸類。如“犭”多指動物類:“狗、豬、狐貍、狼、狽”等。
④按照名詞、動詞、形容詞等詞性識字。名詞大多是象形字,結合圖片進行圖文識字,字理、字源識字,教師要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組詞識字。比如,表示動作的字“拾、騎、跨”,可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象畫面,結合動作識記。
⑤字族識字。這是一種將漢字構字規(guī)律融于詩文、韻文中的識字方法。因字創(chuàng)文,因文識字。如:“苗”加偏旁,“喵喵喵,我家有只大花貓,花貓瞄老鼠,小華描花貓?!?/p>
二、識讀結合 借助形聲字識字
漢字中有一部分是形聲字,借助其“聲旁表音,形旁表意”這一特點來理解記憶字音、字形。如:“梨—利、枝—支、城—成、釘—頂”等,可引導學生更換偏旁拓展識記。根據(jù)聲旁猜字音,根據(jù)形旁猜字義,如“丁—釘—頂—訂—盯”。再如形聲字“額”,部首“頁”表示頭部,“顏、頰、頸”等都是“頁”部。形聲字“濘”,“氵”表義,“寧”表聲,地面因有水而成為泥漿??山Y合學生熟悉的“泥”字,在朗讀具體語境“那泥濘路上的腳窩”中來理解字義。
三、識寫結合 深化形體結構識字
漢字依據(jù)結構特點可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獨體字是以筆畫為單位構成的漢字,大多是象形字和表意字,字形相對簡單。離散關系的獨體字,如:“八、兒、心”等,書寫時要注意部件間的關系。連接關系的獨體字,如:“天、山、之、日”等。交叉關系的獨體字,如:“大、力、井”等。綜合關系的獨體字,如:“牛、本、土”等,書寫這些獨體字時要找準字形和突出主筆。字形又有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等,主筆即起平衡穩(wěn)定和美化作用的筆畫,多為橫、豎、撇、捺、鉤,該寫得長一點,重一點,突出一點。如“下”“上”的橫要寫得有覆蓋和承載之感,“千”的豎,“之”的捺,“戈”的斜鉤等宜長、宜重、宜有力量。
合體字中上下結構的字,如“香、華”的上下部件以中豎線為對稱軸,“靈、合”的“撇捺”要舒展。左右結構的字如“何、打”左部件有縱向伸展的筆畫,右下部有縱向伸展的筆畫,則左右兩邊錯位,左高右低。需要把握好左右部件高低、相顧、避讓、寬窄、疏密等關系。半包圍結構的字書寫時把字寫得平正,如“原、司”的左右被包圍的部件少,露出一點使重心平穩(wěn)?!敖?、趕”的捺要舒展,把部件完全托住?!巴?、閃”的內件要橫向居中,不可上提,不可下墜。全包圍結構的字要注意外框的長寬比例約為3:2,內部部件要寫得勻稱、和諧。
四、多樣練習 鞏固識字
學生對新知識的記憶先快后慢,記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在識字學習后,教師要及時督促學生進行反復練習,強化記憶。練習的方法多種多樣,游戲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也是學生學習的好伙伴。在語文學習中采用游戲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識字效果。如“摘蘋果”“問問答答”“找朋友”“鉆山洞”等游戲,都深得學生的喜歡。
綜上所述,識字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也是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識字教學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充分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更高層次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