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浩
華為P60Pro沒有今年影像旗艦近乎標配的1英寸廣角主攝,沒有頂級的影像配置,沒有巨大的鏡頭模組,該如何跟那些“配置怪獸”去競爭。
至少在硬件上,華為P60Pro對比其他影像旗艦并沒有優(yōu)勢,即便是在發(fā)布會上,余承東也有意淡化參數(shù),轉而強調用主流的硬件+細膩的XMAGE算法調校。
XMAGE不只是一個影像品牌,它更是一套完整的影像算法體系,根據(jù)鏡頭拍到照片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盡可能讓它以最好的狀態(tài)呈現(xiàn)出來,這考驗的不僅僅是算法對相機參數(shù)的理解,也是它與鏡頭的配合。
在開始使用XMAGE之后,華為手機輸出的就完全是自己對色彩的理解。對比有聯(lián)名的影像旗艦,華為P60Pro走的是一條純凈柔和、舒適淡雅的路線,并讓廣角、超廣角、長焦三顆鏡頭的色彩盡可能統(tǒng)一。
華為選擇這樣的風格,我認為是不想讓手機拍照太過于風格化,因為風格化就可能意味著這不是一個所有人能接受的風格,這也是華為P9之后,徠卡味沒有那么濃重的原因之一。從華為廣大且多層次的受眾來看,這個做法無疑是正確的。
華為P60Pro的風格或許不夠鮮明獨特,但在一定程度上更適合記錄日常,拍出事物該有的色彩。用一句通俗的話說,色彩更加貼近真實,以此為基礎,在一個限定范圍內(nèi),讓畫面看起來更溫暖、明亮。
華為P60Pro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拍夜景最亮的那一個了,它轉而在意另一個問題,即如何表達夜景的氛圍感。這部手機在沒有1英寸主攝的前提下,最終成像效果與其他1英寸旗艦卻在伯仲之間,可見XMAGE算法對于這顆廣角主攝的適配是很優(yōu)秀的。
不只是第一眼的觀感,如果放大看,會發(fā)現(xiàn)華為P60Pro的細節(jié)是非常多的,這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加銳化”,用這種方式強調細節(jié)的存在感,增強清晰度?;蛟S普通消費者不會用我這種方式看照片,但正是因為每個清晰的細節(jié),構成了一張清楚的照片。
那么在環(huán)境亮度更低的場景中,華為P60Pro的觀感在對比中依舊不落下風,不僅是作為對焦點存在的酒杯,酒杯后的桌燈、圓木桌,同樣極具質感地呈現(xiàn)在照片中。
華為P60Pro這顆主攝從白天到夜晚,從室內(nèi)到室外,都有著很好的表現(xiàn),該亮的地方亮,該暗的地方暗,夜景時對噪點的控制也相當?shù)轿?。只看最終出片的效果,它可以和目前擁有頂尖硬件的影像旗艦去掰掰手腕。
這是一張使用華為P60Pro3.5倍長焦拍出來的照片(非微距模式)。即便回頭再看,無論是魚本身的細節(jié),還是背后的浮游生物,都很難相信這是一張用潛望長焦拍攝的近距離樣張。
實際上,華為這次改進了潛望鏡頭結構,增加了F2.1大光圈,聚光鏡群,結合RYYB濾光陣列,來換取更大的進光量,其中也包括XMAGE的算法加成。這么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增強了P60Pro的長焦夜景表現(xiàn)。
你是否遇到這種情況,用長焦拍攝夜色中的大橋時,橋梁的吊索憑空“消失”了,這很可能是算法把這部分細節(jié)涂抹掉了。即便用的是一顆硬件規(guī)格頂級的長焦攝像頭,沒有善加利用同樣有可能會發(fā)生這類問題。
在華為P60Pro上,這種情況反而得到很大的緩解,除了前面提到的硬件結構的改進,還有一點是算法的突破。
算法不僅僅是一行代碼,它還是一個數(shù)據(jù)量巨大的模型訓練出來的成果,過去數(shù)年的影像積累,讓華為有非常大的數(shù)據(jù)量去訓練出一個更聰明的算法,有意識地規(guī)避類似問題的發(fā)生,用軟件的方式去激發(fā)這顆長焦傳感器的能力上限。
對比華為早期的長焦夜景,P60Pro的色彩得到了極大改善,基本和主攝相當,不再是之前灰蒙蒙的狀態(tài),這里用到的就是P50Pro上首次出現(xiàn)的影像融合技術。反饋到樣張,就是一張清晰度高,色彩豐富,細節(jié)相對完整的長焦照片。
除了風景,長焦在人像上也有很大的進步。華為過去的人像多少帶點直男審美,清晰度在線,美感就少了點意思。
華為P60Pro不同,提亮+加銳處理后,對人物皮膚處理更為溫和粉嫩,讓人看起來更具親和力。即便是將樣張放大,人物的神情、面部的細節(jié),頭發(fā)細節(jié)的呈現(xiàn),效果都是高下立判。注意,這張長焦人像是在晚上拍攝的。
得益于出色的算法和潛望長焦,華為P60Pro的長焦頭可以像主攝那樣隨時隨地拍攝。除了夜景和暗光長場景,在光線明亮的環(huán)境中同樣也有很好的表現(xiàn)。
華為P60Pro除了給主攝、長焦,給超廣角攝像頭也安排了RYYB濾光陣列,提升它在暗光中的表現(xiàn)。
在影像層面上,華為P60Pro很努力,沒有1英寸,就用物理光圈+大底傳感器提升進光量;沒有高配置長焦,就用改進鏡頭結構的方式提升進光量,換取更好的畫質;3顆鏡頭都用上了RYYB濾光陣列,用裁切像素的方式提升它們單位像素面積的進光量,再用XMAGE算法體系盡可能激發(fā)硬件的潛力。
相對的,華為P60Pro的照片有時候會有明顯的算法痕跡,以及銳化提升讓質感欠佳,XMAGE算法很強,但在細節(jié)上還需要些許打磨。
不過華為P60Pro的算法邏輯倒是很特別,不是簡單套用算法模型,而是先讓鏡頭盡可能去拍,再根據(jù)拍到的場景在一定范圍內(nèi)進行調整。同樣是提亮和加銳化,華為算出的結果往往看起來更加舒適,甚至是驚喜。
注意,上述只是部分樣張,更多對比樣張可到“機智貓”公眾號《華為P60Pro測評:計算攝影,遙遙領先》一文查看。
很意外,承載這樣影像表現(xiàn)的手機,沒有碩大的圓形模組,而是用其他方式突出自己外觀,就是它的配色。
我很喜歡華為P60Pro的洛可可白配色,不僅僅是每部P60系列都有獨特的紋理,舒適的手感,還有高端手機應有的質感。
洛可可白配色的本質,是用玻璃模仿其他材質表現(xiàn)出的質感,這種模仿的難度遠比素皮要高得多,但這才應該是旗艦手機應該追求的設計方向。素皮可以有,但素皮之余,旗艦機理應在質感、觸感、視覺、材質方面有更多的探索。
華為P60Pro延續(xù)了P系列的元素,將矩形攝像頭模組放置于機身背面左上角,再以放大主攝模組,用圓形強調它的存在感,用一種不規(guī)則的設計來突出辨識度。如果將這部手機放在一眾以大圓為主要元素的影像旗艦中,反而進一步放大了這種辨識度。
至于正面,如果你是華為P40Pro用戶,看到華為P60Pro一定會感到親切,因為闊別許久的四曲面終于回來了。手機屏幕尺寸為6.67英寸,支持1~120HzLTPO,1440Hz高頻PWM調光,中高亮度為DC,四邊微曲,配合首發(fā)的HarmonyOS3.1,手感舒適,操作順滑,其實更符合今天系統(tǒng)主推的手勢操作。值得注意的是,這塊屏幕是P60系列的標配。
我倒是覺得曲面屏手機應該去挑戰(zhàn)一下這種曲面,當直屏具備超窄邊框,超高屏占比,雙曲面的優(yōu)勢已經(jīng)沒以前大了,那不如使用其他形態(tài)的曲面屏去打造差異化。
在硬件上,華為P60Pro搭載3.2GHz驍龍8+4G平臺,內(nèi)置4815mAh電池和88W超級快充。續(xù)航表現(xiàn)不錯,維持1天的續(xù)航?jīng)]有問題,88W超級快充支持Turbo充電模式,使用時機身會輕微發(fā)熱,充電速度大大增加,10分鐘就能充50%的電量。
P60Pro是一個設計很華為的手機,縱向鏡頭排列、四曲面、獨特的配色、舒服的手感、精致的質感,這些之前P系列的特點,都有在它身上體現(xiàn)。即便是拋開影像和設計不談,它的日常流暢體驗也是旗艦水準,相比P50Pro,可以看出這次華為準備得更為充分。
華為手機最有意思的點是,用主流水平的硬件,搭配細膩的調校,做出接近,甚至超越頂級硬件帶來的體驗,這一點在P60Pro上,特別是它的影像層面,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移動影像一直有個很大的誤區(qū),看到一部手機有超高的規(guī)格,就想當然地認為它的影像一定是好的,然而沒有成熟的算法體系在背后做支撐,也只是空中樓閣,計算攝影需要硬件,更需要軟件。這也是為什么華為P60Pro在影像規(guī)格不夠出彩的前提下,影像表現(xiàn)依然能獲得極大的關注。
華為P60Pro的出片效果則證明了,成體系的XMAGE影像算法對于依賴計算攝影的手機來說,是可以突破硬件的桎梏,這一點對于今天的華為格外重要。
我不確定這一點在其他品牌上能否復現(xiàn),但至少華為已經(jīng)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