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社會組織》2022年第24期(12月下)中,《綠城·無郁中國行”公益項目,為抑郁癥患者構(gòu)筑良好支持環(huán)境》這篇報道格外引人關(guān)注,報道詳細介紹了基金會開展的“無郁中國行”項目,在引起人們對抑郁癥關(guān)注的同時,也使得杭州市西湖區(qū)綠城愛心基金會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11月6日下午,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的一家書吧里,這是“綠城·無郁中國行”公益項目的沙龍活動現(xiàn)場,一位中年男士正講述著自己陪伴患有抑郁癥的孩子康復的歷程。講到艱難與不易處,這位父親不禁潸然淚下。分享結(jié)束后,多位參與者與他相擁,向他表達支持和鼓勵。2021年1月,這一項目由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qū)綠城愛心基金會和杭州郁金香助醫(yī)公益服務中心聯(lián)合發(fā)起,項目以患有抑郁癥的青少年及其家長為主要服務對象,廣泛匯聚社會力量,為抑郁癥患者搭建多元支持體系。
“綠城·無郁中國行”項目自啟動以來,始終堅持為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家長賦能。項目開展48期“家長自我成長營”,創(chuàng)建40多個“家長學?!鄙缛?,匯集1萬多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家庭,開展365天的共修學習?!敖陙?,抑郁癥成為阻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疾病?!焙贾菔形骱^(qū)綠城愛心基金會理事長劉虹說,患有抑郁癥的青少年一旦失去家人的理解和幫助,康復之路將寸步難行,家長助力是孩子康復的重要因素之一。劉虹認為,提升家長科學認知,可有效改善青少年抑郁癥多發(fā)這一社會問題?!熬G城·無郁中國行”項目以舉辦培訓、家長共建、公益直播、沙龍分享、團體輔導等多種形式,為家長們提供幫助,目前城市巡回科普活動已覆蓋浙江杭州、江蘇無錫、北京等24個城市。
“綠城·無郁中國行”項目凝聚了精神科醫(yī)生、心理學專家、心理咨詢師、各年齡段抑郁癥康復者、抑郁癥患者家屬等社會力量,搭建起一個共建互助的社會支持體系。而多元化的活動為眾多患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舉辦陪伴者培訓和“愛的語言”溝通技能培訓,學員數(shù)量超3000名;舉辦杭州健步走61場、飯團療愈38場、愛咪聽見47期、繪畫療愈22期、電影療愈20場;舉辦2021年度夏季馳援鄭州公共危機事件心理健康講座、2022春季馳援上?!皭蹨麐寢尅毙睦碇С只顒?,受益者超1700名;舉辦“三進”郁科普傳、“920 郁友節(jié)”“全國心理健康健心跑”“全國無郁中國行進社區(qū)”等全國聯(lián)動活動超百場……劉虹介紹說,許多參加項目的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和家長既是受助者,也是施助者。在公益直播、線下沙龍中,有許多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及家長分享成功經(jīng)驗;在家長學校中,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及家長們互相學習,很多家長在孩子康復后主動申請擔任家長輔導員,幫助他人。
劉虹提供了一份沉甸甸的項目數(shù)據(jù):匯集全國志愿者2262名、公益社群750個、病友及家屬7萬名,在超過全國50個城市開展線上線下活動1000多場,發(fā)起及協(xié)辦4場大型專業(yè)論壇、6場大型主題活動,280多萬人次從中受益。這些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網(wǎng)絡”的強大助力。“綠城·無郁中國行”項目提供了多項線上公益服務,有效提高了科普宣講、心理支持的觸達率。在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論壇、“抑郁康復有方法”心理健康論壇、“云時代下,青少年心理健康”論壇等活動中,直播人數(shù)累計超 20 萬人;每周日一次的“和你有約”課堂,父母版開展113期、青少年版開展30期,累計有35萬多人次收聽;心理健康視頻號直播間共開播32期,累計5萬多人次收聽;在微信公眾號、頭條號、新浪、網(wǎng)易等平臺發(fā)布科普類文章3000多篇,點擊閱讀量超110萬人次?;饡⒗^續(xù)專注于抑郁癥防治領(lǐng)域,在活動形式、資源配置等方面持續(xù)優(yōu)化,探索實踐抑郁癥防治的有效路徑。”劉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