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伯洋,李傲爽
(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27)
到美國加州洛杉磯這座天使之城旅游的游客一定會前往舉世聞名的好萊塢。在好萊塢的星光大道上,鑲嵌著2700 多顆星形獎章。每顆星章上都刻有一位名人的姓名,以紀念他們對美國電影、電視、唱片、廣播以及戲劇產業(yè)的杰出貢獻。我們所熟知的演員,例如李小龍和成龍,都在星光大道上分別擁有一顆屬于自己的星章。在這些星章中,就有一顆鑲嵌著埃德溫·戈德曼(Edwin F.Goldman)的名字。戈德曼是美國20世紀著名的戈德曼管樂團的創(chuàng)建者及指揮,本文除了向大家介紹戈德曼其人、戈德曼管樂團的建立過程,還將具體論述其對于后世管樂團發(fā)展的杰出貢獻。
1878 年,戈德曼生于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維爾。其父大衛(wèi)·戈德曼、其母塞爾瑪·佛蘭科雖然不是職業(yè)音樂家,但都受過良好的音樂教育,可以熟練地演奏鋼琴和小提琴。在戈德曼8 歲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便帶著埃德溫和他的四個兄妹投奔了住在紐約的外祖父。隨后,母親以教授鋼琴和小提琴課來養(yǎng)家。由于母親在工作時無暇照顧孩子們,戈德曼和一個弟弟被安排到了紐約的希伯來孤兒院生活,同時開始在當地的第43 公立學校讀書。
在希伯來孤兒院里,戈德曼學會了吹奏短號并第一次見到了管樂團。很快,戈德曼加入了孤兒院的管樂團并逐漸成為這支管樂團的學生指揮。14 歲時,戈德曼獲得了國立音樂學院的獎學金。此后,戈德曼幾乎每天放學后都會到國立音樂學院繼續(xù)學習短號和小號并參加交響樂團排練。當時,國立音樂學院交響樂團的指揮是德沃夏克。在其著名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首演之前,德沃夏克曾讓戈德曼試吹過該作品的小號聲部。戈德曼從公立中學畢業(yè)后雖然考進了紐約市立大學,但戈德曼還是選擇了踏上音樂道路。
在1893 年至1901 年之間,戈德曼先是幫著舅舅納漢·佛蘭科(當時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指揮)打理他的私人樂團。與此同時,戈德曼還以小號演奏員的身份參與當地各種音樂團體,包括餐廳、劇院、歌劇公司的演出。1896 年,戈德曼被升任為佛蘭科樂團的經理。1897 年,戈德曼考取波士頓交響樂團的首席小號,但因其不愿離開紐約而放棄了這個工作機會。1900 年,戈德曼的另一個舅舅山姆·弗蘭科組建了一支65 人的樂隊——美國交響樂團。戈德曼又考取了該樂團的首席小號。[1]
1901 年,戈德曼考入了紐約大都會歌劇院。23歲的他在樂團中擔任首席小號演奏員,是當時樂團中最年輕的樂手。1909 年春,戈德曼因厭倦了樂團演奏而辭去了大都會歌劇院樂團的工作。隨后,戈德曼選擇在卡爾·費舍爾音樂出版社工作。戈德曼與該出版社協商,每天工作不超過5 小時,因為他還想留出時間去完成他的理想——組建一支高水平管樂團。[2]戈德曼曾在紐約不少管樂團里演奏,但在當時,這些管樂團大多是在公園里演出,沒有任何時間排練,演奏曲目也都是改編的娛樂性音樂。因此,戈德曼對這些管樂團的演奏水平及曲目并不認可。在戈德曼心里,他想建立一支可以和交響樂團媲美并能夠演奏原創(chuàng)作品的管樂團。
據柯比·里德·喬利的博士論文《埃德溫·戈德曼與戈德曼管樂團》記載,戈德曼于1911 年創(chuàng)建了一支管樂團,名為紐約軍樂團。1913 年至1917 年間的每個夏季,戈德曼和他的紐約軍樂團都會在哥倫比亞大學為該校師生舉行四場音樂會。從1918 年夏季開始,哥倫比亞大學安排紐約軍樂團在校園里每周上演三場音樂會,并連續(xù)演奏十周。1920 年,紐約軍樂團正式更名為戈德曼管樂團。
1923 年夏,戈德曼和他的管樂團開始在紐約著名的中心公園演出。1924 年起,樂團開始得到古根海姆家族的慈善捐助,捐款解決了樂團的一切開銷問題。在這之前,戈德曼需要自己籌款支持樂團的各種開銷。盡管戈德曼管樂團從未組織過大型巡回演出,在1921年至1955 年(戈德曼去世的前一年)間,戈德曼管樂團的演出通過廣播傳入了美國的千家萬戶。據統計,從1918 年至1955 年的38 個音樂季中,戈德曼共指揮了2146 場管樂團音樂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管樂團音樂會中上演的曲目幾乎都是由歌劇、交響樂改編的作品,節(jié)目單上極少包含原創(chuàng)作品,僅有的原創(chuàng)作品大多也只是進行曲,戈德曼管樂團也不例外。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并提高管樂團演奏作品的質量,戈德曼一生都在不懈努力。
戈德曼十分重視與作曲家合作,并在戈德曼管樂團音樂會中積極上演他們的原創(chuàng)管樂作品,帕西·格蘭杰就是很好的例證。早在1918 年,戈德曼和其管樂團就為格蘭杰的三首作品——《維多利亞人進行曲》《來自德里郡的愛爾蘭曲調》《牧羊人的“嘿”》進行了首演。在戈德曼的邀請下,格蘭杰還于1919 年夏指揮戈德曼管樂團首演了他創(chuàng)作的《兒童進行曲,“越過山丘走向遠方”》《殖民地之歌》。1920 年,格蘭杰指揮戈德曼管樂團首演了《莫莉在岸邊》。1937 年,戈德曼管樂團為格蘭杰的作品《林肯郡的花束》進行了首次完整演出。1950 年,格蘭杰將其最著名的一首鋼琴作品《鄉(xiāng)村花園》改編給了管樂團。1953 年,格蘭杰再次指揮戈德曼管樂團對該作品進行了首演。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戈德曼生前一直與格蘭杰保持著合作。今天,格蘭杰已被世界管樂團領域公認為20 世紀重要的管樂團作曲家之一,他的許多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都已成為經典,這與戈德曼及戈德曼管樂團對其作品的早期開發(fā)是分不開的。
除了格蘭杰,戈德曼還和許多同時代作曲家如達律斯·米約、羅伯特·拉塞爾·班尼特有過密切合作。米約的管樂團經典之作《法蘭西組曲》和班尼特著名的《傳統美國舞組曲》分別于1945 年和1949 年被戈德曼管樂團首演。此外,戈德曼還經常邀請美國20世紀極負盛名的作曲家之一阿隆·科普蘭指揮戈德曼管樂團。為慶祝戈德曼管樂團建團25 周年,科普蘭將他創(chuàng)作的《戶外序曲》改編給了管樂團。1942 年,科普蘭親自指揮戈德曼管樂團為這首作品進行了首演。
積極演奏本土作曲家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之余,戈德曼還時刻關注國外作曲家的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1938年,戈德曼管樂團首演了普羅科菲耶夫的《運動節(jié)進行曲》。1948 年,戈德曼管樂團首演了英國著名作曲家拉爾夫·沃恩·威廉斯創(chuàng)作于1924 年的《海之歌》以及蘇聯作曲家尼古拉·米亞斯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于1939年的《管樂團交響曲》的第一樂章。[3]
羅伯特·史蒂文·貝爾瑟在其博士論文《由埃德溫·戈德曼、理查·戈德曼以及戈德曼管樂團于1919年至1979 年首演或委約的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研究》中記載,由于戈德曼管樂團的資金不足以支持原創(chuàng)作品的委約,戈德曼聯合其他音樂組織委約作曲家為戈德曼管樂團創(chuàng)作新作品。20 世紀30 年代,戈德曼聯合美國管樂團指揮協會委約了5 首新作品,其中包括利奧·索爾比的《美國狂想曲》、M.L.萊克的《與斯蒂芬·福斯特環(huán)游世界》、亨利·哈德利的《青春凱旋》、雷托里諾·雷斯庇基的《亨廷塔爾民謠》和埃里克·萊哲恩的《節(jié)日序曲》。
1948 年1 月3 日,為慶祝戈德曼70 歲生日,美國作曲家聯盟在卡內基音樂廳為戈德曼舉辦了一場演出。這場演出中上演的都是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其中還包括美國作曲家聯盟委約格蘭杰新創(chuàng)作的《羅馬的力量與基督徒的心》。在隨后的四年間,美國作曲家聯盟每年都委約一位作曲家為戈德曼管樂團創(chuàng)作一首原創(chuàng)作品,包括維吉爾·湯姆森的《莊嚴的音樂》、沃爾特·辟斯頓的《管樂團間奏曲》、皮特·門寧的《坎佐納》和班尼特的《為管樂團而作的芭蕾》。
從1953 年開始直至戈德曼去世,美國管樂團指揮協會繼續(xù)在每年里委約作曲家為戈德曼管樂團創(chuàng)作新作品,包括文森·帕西徹蒂的《盛會》、霍華德·漢森的《合唱與哈利路亞》、亨利·考威爾的《歌唱的管樂團》、保羅·克萊斯頓的《慶典序曲》和莫頓·古爾德的《圣達菲傳奇》。
為了吸引更多的作曲家為管樂團創(chuàng)作原創(chuàng)作品,戈德曼在1920 年組織舉辦了一場管樂團作曲大賽。評委是格蘭杰和維克多·赫伯特。這次比賽的獲獎作品是卡爾·布施創(chuàng)作的《交響段落:來自大平原的詠唱》。這首作品于1920 年7 月5 日在戈德曼的指揮下舉行了首演。[4]令人惋惜的是,戈德曼管樂團作曲大賽僅舉辦了一屆。
1955 年,戈德曼建議美國管樂指揮協會設立專門為管樂團創(chuàng)作原創(chuàng)作品的作曲比賽。在奧斯特瓦爾德管樂團制服商歐內斯特·奧斯特瓦爾德的贊助下,首屆美國管樂團指揮協會/奧斯特瓦爾德管樂團作曲比賽拉開帷幕。[5]1956 年3 月,克里夫頓·威廉姆斯的作品《號角音樂與快板》成為首屆奧斯特瓦爾德管樂團作曲比賽的獲獎作品。1957 年,威廉姆斯再次以他的作品《交響組曲》在該比賽中榮獲桂冠。今天,威廉姆斯的這兩首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已成為世界各地管樂團音樂會中經常上演的保留曲目。美國管樂團指揮協會/奧斯特瓦爾德管樂團作曲比賽一直持續(xù)到今天。在其近70 年的歷史中,美國管樂團指揮協會/奧斯特瓦爾德管樂團作曲比賽為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的發(fā)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為了推廣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戈德曼在1942 年6月21日舉行的音樂會中,首次嘗試上演全部原創(chuàng)作品,其中包括戈德曼本人創(chuàng)作的《圣誕交進行曲》、索爾比的《春天序曲》、佩德羅·桑胡安的《約魯巴人之歌》、古爾德的《杰里科狂想曲》、克萊斯頓的《傳奇》、威廉·舒曼的《新聞片》、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的《降E 大調第一管樂團組曲》、戈德曼的《幻想隨想曲》、考威爾的《節(jié)日場合》、理查·戈德曼的《開場與鄉(xiāng)村舞》、格蘭杰的《發(fā)現走丟的女人》以及沃恩·威廉斯的《民歌組曲》。[6]這場音樂會在管樂團的發(fā)展中是一次極具歷史性意義的事件,它為后世管樂團在曲目設計方面奠定了新標準。
總覽戈德曼的一生,他為20 世紀上半葉美國管樂團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在開發(fā)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方面。近年來,隨著我國音樂事業(yè)蒸蒸日上,各地相繼成立了不少職業(yè)管樂團。隨著政府對音樂教育支持的不斷增進,許多大、中、小學也相繼成立了管樂團。在這些管樂團上演的曲目中,雖已出現部分國內外作曲家原創(chuàng)的管樂團作品,但其數量相較改編作品而言仍顯稀少。在探索了戈德曼開發(fā)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的方式后,我國管樂團工作者可以借鑒其中的一些成功經驗:第一,積極在各種管樂團音樂會中融入原創(chuàng)作品,為管樂團原創(chuàng)作品增加演出機會;第二,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嘗試委約我國以及國外知名作曲家為我國不同層級的管樂團包括職業(yè)管樂團以及校園管樂團創(chuàng)作原創(chuàng)作品;第三,定期組織管樂團作品創(chuàng)作大賽,讓更多本土作曲家了解管樂團,為管樂團創(chuàng)作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