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運鋒 李碧丹
趙運鋒上海政法學院教授,上海市曙光學者,中國犯罪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秘書長
刑事手段在打擊犯罪、維護城市安全和社會秩序、保障城市建設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刑事手段在打擊犯罪、維護城市安全和社會秩序、保障城市建設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021年全國法院依法懲治各類犯罪,各級法院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25.6萬件,其中危險駕駛罪有34.8萬件,遠遠超過其他刑事案件。危險駕駛作為輕罪案件的主要罪名,對危險駕駛罪相關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重新進入理論與實踐研究的視野。本文主要對危險駕駛罪的若干問題進行簡要討論和分析。
根據(jù)《刑法》第133條之一規(guī)定,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追逐競駛,情節(jié)惡劣的;醉酒駕駛機動車的;從事校車業(yè)務或者旅客運輸業(yè)務,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guī)定時速行駛的;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guī)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是危險駕駛罪。有以上幾種情形之一的,處拘役,并處罰金。
拘役作為主刑的危險駕駛罪,在實踐中,對犯罪嫌疑人一般采取取保候?qū)彽膹娭拼胧?。對于取保候?qū)徶械南右扇嘶蛘弑桓嫒?,違反取保候?qū)徬嚓P規(guī)定,是否能適用逮捕的強制措施存在一定爭議。
《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逮捕的三個基本條件,即有證據(jù)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qū)徤胁蛔阋苑乐拱l(fā)生社會危險性的。逮捕只能適用于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行為,因此以拘役為主刑的危險駕駛罪不滿足逮捕的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的條件。但同時《刑事訴訟法》第81條第4款也明確了,被取保候?qū)彙⒈O(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取保候?qū)?、監(jiān)視居住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的,可予以逮捕。逮捕作為強制措施,是為了保障訴訟的正常進行,因此被取保候?qū)彙⒈O(jiān)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如果違反取保候?qū)彙⒈O(jiān)視居住規(guī)定,對其適用逮捕強制措施,符合逮捕強制措施的目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166條明確,對可能判處徒刑以下刑罰的被告人,違反取保候?qū)?、監(jiān)視居住規(guī)定,嚴重影響訴訟活動正常進行的,可以決定逮捕。因此對于實施了危險駕駛行為的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qū)徎蛘弑O(jiān)視居住期間,故意實施新的犯罪;企圖自殺、逃跑;實施毀滅、偽造證據(jù),串供或者干擾證人作證,足以影響偵查、審查起訴工作正常進行;對被害人、證人、鑒定人、舉報人、控告人及其他人員實施打擊報復等違反取保候?qū)彙⒈O(jiān)視居住規(guī)定,情節(jié)嚴重的,可予以逮捕。
針對危險駕駛罪,特別是案件總量大幅上升的醉駕,有觀點認為醉駕入刑不僅未能有效遏制犯罪,還造成司法辦案資源的占用,同時具有犯罪前科的人數(shù)大量增加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因此建議對危險駕駛,特別是醉駕進行分流處置。對輕度中度醉駕改按《道路交通安全法》予以行政處罰,對深度醉駕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
醉駕入刑對犯罪的遏制作用和必要性應結合家庭汽車保有量以及交通事故的變化情況進行綜合評估,而不應以危險駕駛犯罪特別是醉駕案件數(shù)量作為評估危險駕駛罪名對犯罪遏制作用的唯一標準。有必要結合資格罰等行政處罰對危險駕駛行為進行規(guī)制。但僅依靠行政處罰對危險駕駛等行為進行規(guī)制,顯然也是不科學的。
以域外對追逐競駛的處罰為例,美國各州均禁止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追逐競駛,并規(guī)定了較為嚴厲的處罰。以佛羅里達州為例,對于構成犯罪的,財產(chǎn)罰、資格罰和人身罰同時適用。其中財產(chǎn)罰幅度為500美元至1000美元;資格罰最高為吊銷駕駛證1年;人身罰最高為1年監(jiān)禁。
英國《道路交通法》明確,禁止未經(jīng)許可在公共道路上組織或參加機動車競速比賽,并規(guī)定了對此類行為的處罰:對犯此罪的,處資格罰和財產(chǎn)罰,但不適用人身罰。其中資格罰為吊銷駕駛證。
澳大利亞作為聯(lián)邦制國家,各州均立法禁止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追逐競駛。以昆士蘭州為例,該州《刑事法典》對此進行了規(guī)定:對于構成該犯罪的,處資格罰并處財產(chǎn)罰或者人身罰。其中資格罰為吊銷駕駛證6個月以上,財產(chǎn)罰最高可罰45540美元;人身罰最高可達5年監(jiān)禁。
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嚴禁未經(jīng)許可在道路上舉行機動車競速比賽或者試驗,并在《道路交通條例》中規(guī)定了對此類行為的處罰:對于構成此類犯罪的,人身罰、資格罰、財產(chǎn)罰同時適用,其中人身罰為監(jiān)禁12個月;資格罰為取消駕駛證12個月;財產(chǎn)罰為罰款10000港幣。
我國臺灣地區(qū)《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guī)定了對駕駛機動車在道路上追逐競駛行為的處罰:對此類行為規(guī)定了財產(chǎn)罰和資格罰,沒有規(guī)定人身罰,其中財產(chǎn)罰為罰款新臺幣3萬元以上9萬元以下,資格罰為吊銷駕駛證。
國內(nèi)《交通安全管理法》也可借鑒相關資格罰,例如吊銷行為人的駕駛證,通過行政處罰對危險駕駛行為進行分流,與刑事手段相輔相成,共同織密治理危險駕駛行為的網(wǎng)。
學界針對醉駕提出通過立法途徑進行調(diào)整。例如周光權教授建議將《刑法》第133條之一醉駕型危險駕駛罪相關規(guī)定修改為“醉酒后,在道路上不能安全駕駛機動車的,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增設“不能安全駕駛”要件。
醉駕行為侵害法益是公共安全。從危險性質(zhì)來看,危險駕駛罪屬于抽象危險犯,即危險駕駛行為本身就包含了侵害法益的可能性而被禁止的情形,只要行為人危險駕駛,就意味著可能發(fā)生危害后果,就可能構成該罪。作為一種高度危險的行為,駕駛行為一經(jīng)實施就使得法益陷入危險狀態(tài),就足以認定直接構成犯罪。
周光權教授解釋不能安全駕駛,是指行為人因為醉酒而難以通過迅速、妥當和有目的的意識行為進行操控,難以滿足安全駕駛的需要。但如果增加“不能安全駕駛”要件,有可能使危險駕駛罪從抽象危險犯變?yōu)榫唧w危險犯。
以醉酒駕車為例,在司法實踐中,也并非只要實施了醉駕行為,就可以構成危險駕駛罪,還需要對公共安全造成抽象危險,才可以構成犯罪,只是因為是抽象危險犯,對其不需要進行司法考量而已。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明確規(guī)定:對于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被告人,應當綜合考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機動車類型、車輛行駛道路、行車速度、是否造成實際損害以及認罪悔罪等情況,準確定罪量刑。
危險駕駛作為危險方法的一種,如果達到相當危險程度也可能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在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為具體危險犯,要求給法益造成具體的危險,在公共場所中可能不存在現(xiàn)實的人或財產(chǎn),即使實施了危險方法,也沒有造成現(xiàn)實、具體的危險,因此也不構成該罪。
從危險程度來看,能夠認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險方法,要求危險程度與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險物質(zhì)造成的危險具有相當性,這種危險程度要求較高,造成危害后果、侵害不特定人生命、健康或財產(chǎn)安全的嚴重性較高;而危險駕駛罪中的危險駕駛行為產(chǎn)生的僅是一般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險,嚴重程度遠低于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危險方法。
就危險駕駛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兩者的關系來看,因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為兜底性條款,在特殊情形下,兩罪會發(fā)生競合。如果危險駕駛行為的危險程度達到與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危險物質(zhì)等相當?shù)奈:舶踩奈kU程度,為了避免將一些危險駕駛行為已經(jīng)達到相當危險程度的行為輕判,也為了避免重罪向輕罪逃逸,在追逐競駛或者醉駕行為構成危險駕駛罪與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想象競合犯,應從一重罪處罰,按照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論處。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