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郭貴良 李霞 于林海 修磊 于涵 王月琪
蝲蛄石是東北蝲蛄在蛻殼前將甲殼中的鈣質吸收貯藏到胃囊內、外兩側形成的兩個半球形的結石,是一味難得的中藥,具有止血止瀉、利尿消腫、強壯筋骨等作用。本文研究了蝲蛄石的形成原理及利用價值,以期在促進地方特色水產養(yǎng)殖的同時弘揚我國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產業(yè)融合發(fā)展。
東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隸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河蝦科(蝲蛄科)、蝲蛄屬,是世界淡水鰲蝦的一種,中文學名東北螯蝦,俗稱蝲蛄、鰲蝦、東北小龍蝦等。東北蝲蛄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更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在蛻殼期間形成的蝲蛄石是傳統(tǒng)的名貴中藥。
東北蝲蛄的生長要通過蛻殼來實現(xiàn),每蛻去一次硬殼,東北蝲蛄就會長大一圈。經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兩冬齡的雄性東北蝲蛄主要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初和9月末~10月中旬進行蛻殼生長,一年可進行兩次蛻殼生長;兩冬齡的雌性東北蝲蛄在每年的5月初~7月初要進行抱卵繁殖,不能進行蛻殼生長,只有在9月末~10月中旬進行一次蛻殼生長。
蝲蛄石
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在東北蝲蛄蛻殼前一兩個月,其賁門胃的胃囊內、外兩側開始各形成一個白色半球形的結石,即蝲蛄石。以往研究認為蝲蛄石是胃齒(胃磨石),用以磨碎食物,而本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蝲蛄石只在蛻殼前期和蛻殼后期才會出現(xiàn),因此認為其沒有研磨食物的功能,僅有調節(jié)全身鈣質的作用。即在東北蝲蛄蛻殼前,要先將體外甲殼中的鈣質吸收并逐漸輸送到胃中,在胃內積聚起來。待甲殼中的鈣質完全被吸收積聚到胃內,形成兩個又大又飽滿的半球形蝲蛄石。正常的甲殼非常堅硬,飽含鈣質,一折就斷;被吸收掉鈣質的甲殼比正常甲殼薄了很多,并且像紙一樣柔軟,很容易彎折而不斷。此時東北蝲蛄就會順利蛻去舊外殼。待外殼蛻去后,東北蝲蛄長大一圈,體表也生成新的柔軟外殼,此時東北蝲蛄便將集聚到胃內的鈣(蝲蛄石)釋放到體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重新變成血鈣,然后輸送至新分泌生成的外殼中,使外殼迅速硬化,與此同時胃內蝲蛄石開始逐漸變小,直至被完全釋放而消失。
蝲蛄石
東北蝲蛄每蛻一次殼都是一次生死考驗。剛蛻完殼的東北蝲蛄身體鮮艷、顏色深紅,其狀態(tài)是仰面朝天,腹部收卷、靜止不動,此時東北蝲蛄極度虛弱,易遭到同類或其它敵害攻擊而死亡。蛻完殼的東北蝲蛄在靜止幾分鐘后開始翻身,當翻過身后就可迅速游走躲藏起來。
蝲蛄石的形成可防止其甲殼中的鈣質在蛻殼時被全部排棄掉,從而實現(xiàn)體內鈣質反復使用。在蛻殼生長完成后,由于體內積累了一定量的鈣質,會使新生成的外殼迅速硬化,增強蝲蛄抵御外部敵害侵襲的能力。這是東北蝲蛄的一項特殊本領,其他甲殼動物也有類似本領,但其胃石不具有被反復使用的功能。
成熟的蝲蛄石呈半圓形,白色,直徑0.4cm~1cm,厚3mm~5mm,因東北蝲蛄的規(guī)格和年齡而不同,平面均有一圓形凹陷。
蝲蛄石非常堅硬,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蝲蛄石在東北蝲蛄體內能夠被反復利用,在胃內和外骨骼(甲殼)間反復地自由轉換,說明蝲蛄石是一種易被身體消化吸收的鈣質。我國中醫(yī)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蝲蛄石的這一特性,因而將其作為人體強壯筋骨的藥物加以利用。
蝲蛄石作為一味難得的中藥,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記載稱其:性味甘、澀、咸,平;入肝、腎、大腸三經;具有止血止瀉、利尿消腫、強壯筋骨等作用,對于外傷出血,久瀉久痢,小便不利,滲濕水腫,肝腎不足,筋骨萎弱,小兒軟骨癥等都有良好的作用?!吨腥A本草》和《全國中草藥匯編》均記載了蝲蛄石的這些功效。
我們在研究東北蝲蛄的蝲蛄石的形成過程中,也對同屬鰲蝦科的小龍蝦(即克氏原螯蝦)脫殼進行了觀察研究。經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小龍蝦在蛻殼期間,其胃內也有胃石。經資料查詢,國外也有用小龍蝦胃石入藥的報道。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東北蝲蛄胃石均潔白瑩潤,而小龍蝦的胃石大多都是彩色的。團隊認為這可能和東北蝲蛄與小龍蝦生存的環(huán)境不同有關,東北蝲蛄僅生存在沒有污染的潔凈山澗溪流中,而小龍蝦生存范圍則更為廣泛。
大部分雄性東北蝲蛄僅在每年5月~7月和9月~10月體內存在蝲蛄石,雌性僅在9月~10月體內存在蝲蛄石。因此,雄性東北蝲蛄采石時間應選擇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初、9月中旬~10月初,雌性東北蝲蛄應選擇在9月中旬~10月初。
選擇性成熟的東北蝲蛄進行采石。隨時觀察其動態(tài),挑選體色變淺、甲殼變薄,即將蛻殼或正在蛻殼的東北蝲蛄采收蝲蛄石。
將準備采收蝲蛄石的東北蝲蛄頭胸甲從后背掀起,將在其頭胸部前端胃內的蝲蛄石用鑷子取出。然后用清水洗凈,曬干,備用。
近幾年,由于旅游產業(yè)的開發(fā),東北很多旅游區(qū)將蝲蛄豆腐作為傳統(tǒng)的招牌菜來招徠顧客,東北蝲蛄的價格直線上升,體重20g/尾以上的東北蝲蛄售價在600元/kg以上。
目前,很多地方已經開始進行東北蝲蛄的人工養(yǎng)殖。在開發(fā)東北蝲蛄食用價值的同時,如果能兼顧東北蝲蛄藥用價值的開發(fā),注重蝲蛄石的培育和采集,不僅可以弘揚傳統(tǒng)的蝲蛄豆腐等美食文化,同時可以弘揚我國的中醫(yī)文化,讓養(yǎng)殖東北蝲蛄一舉多得,實現(xiàn)產業(yè)融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