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森,袁新英,韓建峰,張軍,李志彬
1.晨光生物科技集團克拉瑪依有限公司(克拉瑪依 832011);2.河北省棉籽綜合加工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邯鄲 056000)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經(jīng)濟作物之一[1],而我國是世界上產(chǎn)棉大國,棉籽是棉花的副產(chǎn)物,棉籽中含11%~14%油,蛋白含量為18%~24%。精煉棉籽油一般呈橙黃色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21.6%~24.8%棕櫚酸、1.9%~2.4%硬脂酸、0~0.1%花生酸、18.0%~30.7%油酸和44.9%~55.0%亞油酸,精煉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質(zhì),可供人食用,是重要的油料[2]。棉粕是提取油脂后的主要產(chǎn)物,價格低廉且棉粕在生物效能上類似于大豆,但其營養(yǎng)價值卻高于大豆[3],是一種很好的食用和飼用蛋白來源[4]。
近年來,為提高棉粕的利用率,國內(nèi)外學者做了大量研究,主要溶劑萃取方法有乙醇-正己烷混合溶劑萃取法[5],丙酮萃取法[6-8]等一步萃取脫脂、脫酚生產(chǎn)工藝[9]。一步萃取方法不論是采用單一溶劑還是混合溶劑,其萃取棉酚所用的溶劑均包含極性溶劑。極性溶劑有一定的水溶性,而物料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水溶解于溶劑后會改變?nèi)軇τ椭娜芙庑?,從而影響溶劑對油脂萃取效果?/p>
工業(yè)上采取較多的是正己烷-甲醇萃取方法[10],該方法分兩步進行,第一步利用正己烷萃取棉粕中油脂,第二步利用甲醇萃取棉粕中棉酚,工藝穩(wěn)定,萃取效率高。但是由于影響棉粕殘油的因素很多,所以控制好各項工序的指標變得尤為重要。試驗采取正己烷-甲醇兩步萃取法,重點研究棉胚粉末度、棉胚厚度、棉胚水分和料液比等因素對萃取效果的影響,以棉粕殘油為考察指標,探究出最佳工藝條件,為工業(yè)生產(chǎn)提供指導意見。
棉籽(晨光生物科技集團克拉瑪依有限公司)。
JJ300電子分析天平(常熟市雙杰測試儀器廠);K986全自動凱氏定氮儀(山東海能儀器廠);101-OA鼓風干燥箱(天津市泰特斯儀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萬能粉碎機(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DZKW-S-4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101型電熱古風干燥箱(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YBKG35型剝殼機(莊河市德泰機器制造有限公司);RHG型臥式滾筒軟化機(山東梁山航天油脂設備有限公司);YYPYFP2X80X150軋胚機(莊河市德泰機器制造有限公司);FZG平板干燥機(南京蘇瑞干燥設備有限公司);拖TLJ250鏈式浸出器(河南宇收糧油機械有限公司);PLG1-8圓盤干燥機(常州市瑞庭干燥工程有限);DTDC300蒸脫機(河南宇收糧油機械有限公司)。
1.2.1 樣品前處理
利用風力清籽機去除毛棉籽中的雜質(zhì),利用剝絨機去除短絨,光棉籽上殘絨不高于3%。
1.2.2 工藝流程
剝絨后的光籽進入剝殼機,剝殼后的棉仁依次進入軟化鍋、壓胚機、平板干燥機,干燥后的棉胚依次進入脫脂浸出器、脫酚浸出器進行浸提,進入圓盤干燥機,蒸脫機烘干水分后進入包裝車間進行包裝。
1.2.3 不同粉末度的棉胚制備方法
保持其余條件不變,僅調(diào)整壓胚機頻率和進料量得到粉末度不同的棉胚。
1.2.4 不同厚度的棉胚制備方法
保持其余條件不變,僅調(diào)整壓胚機壓輥間的距離得到不同厚度的棉胚。
1.2.5 不同水分的棉胚制備方法
保持其余條件不變,僅調(diào)整平板干燥機的溫度,得到不同含水量的棉胚。
1.2.6 油脂的萃取
干燥后的棉胚,進入拖鏈浸出器,棉胚向前走,1#溶劑向反方向噴淋,形成逆流萃取,浸出器有8個油槽,溶劑萃取完棉胚后流入油槽,利用循環(huán)泵打入前一個噴淋,形成棉胚從進出浸出器,接觸含油量高的溶劑,并依次遞減,最后一個噴淋為新鮮溶劑,進一步萃取出剩余油脂。
1.2.7 棉籽中各項指標的測定
蛋白質(zhì)含量測定,采取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蛋白質(zhì)的測定》,換算系數(shù)為6.25;水分測定,采取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粗脂肪含量測定,采取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脂肪的測定》;酸價測定,采取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酸價的測定》。
表1 原料棉籽的理化指標 單位:%
2.2.1 棉胚粉末度對棉粕殘油的影響
圖1為棉胚粉末度[0.425 mm孔徑(40目)篩網(wǎng)篩下物占總質(zhì)量的比例]對棉粕殘油的影響。棉胚粉末度23%~25%時,棉粕殘油率較低。生產(chǎn)過程中采取的提油方式為溶劑和棉胚逆向流動,讓溶劑和棉胚充分接觸,從而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讓油脂溶解于溶劑中。如果棉胚粉末度過低則會導致棉胚之間空隙較大,浸出器淋液效果太好,從而導致溶劑和物料接觸時間過短,棉胚中的油脂不能完全溶解于溶劑中,導致殘油含量較高。反之,棉胚粉末度過高,會導致溶劑一直停留在上層棉胚表面,不易滲透,從而導致棉粕殘油較高。
圖1 棉胚的不同粉末度對棉粕殘油的影響
2.2.2 棉胚厚度對棉粕殘油的影響
軋坯的目的在于:破壞棉胚油細胞,為后續(xù)工序創(chuàng)造條件,使油脂能夠更好分離出來;棉胚的導熱率小且熱容量低,若棉胚太厚,很難將熱量傳送到油料中心,會出現(xiàn)表面溫度升高較快,而中心位置升溫很較慢,不能夠均勻加熱,易使棉胚出現(xiàn)生熟不勻、里生外熟的現(xiàn)象[11];增大棉胚的表面積,有利于吸收熱量,加熱速度更快,利于烘干時水分的揮發(fā),從而減少熱量的損失,減少蒸汽消耗。
棉胚厚度對棉粕殘油的影響如圖2所示。隨著棉胚厚度增加,棉粕所含殘油呈現(xiàn)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在棉胚厚度0.32~0.36 mm時殘油相對較低。棉胚厚度過大,溶劑不易滲透,物料與溶劑接觸時間不足,油脂難以提取,導致棉粕殘油含量較高。棉胚太薄,易導致粉末度過高,影響淋液效果,溶劑不能滲透,無法與物料接觸,從而導致棉粕殘油較高。
圖2 棉胚的不同厚度對棉粕殘油的影響
2.2.3 棉胚水分對棉粕殘油的影響
對于固液萃取法來說,用棉籽生產(chǎn)棉蛋白沒有經(jīng)過蒸炒、擠壓膨化、壓榨制油等環(huán)節(jié)的工序,而是經(jīng)過軋胚工序后直接進入烘干工序,進行浸提。因此烘干工序非常重要,是將水分較高的棉胚揮發(fā)水分至適宜水分的過程。其目的是:進一步破壞油細胞,油脂易于分離,提高出油率;使蛋白質(zhì)凝固變型,從而使高度分散的細微油滴從連續(xù)的膠體相中釋放出來,通俗地說,疏通油路,便于流出;使一小部分游離棉酚與蛋白質(zhì)結合生成結合棉酚,結合棉酚不具有毒性,不會降低棉粕的飼料價值;降低油脂的黏度,便于細微的油滴集聚而流出來;破壞酵素(酵素即是酶,酶是一種蛋白質(zhì)。在高溫下可以使酶失活,能夠增加油和棉粕的耐儲藏性);增加棉胚的可塑性,使其不易破碎[11]。
圖3為棉胚的不同水分對棉粕殘油的影響。棉胚水分4.1%~4.5%時,棉粕的殘油率較低。
圖3 棉胚的不同水分對棉粕殘油的影響
2.2.4 料液比對棉粕殘油的影響
圖4為棉胚的不同料液比對棉粕殘油的影響。料液比大于1.1 g/mL時棉粕殘油開始下降,考慮到實際生產(chǎn)消耗,料液比選取1∶1.1~1∶1.3 g/mL。
圖4 棉胚的不同料液比對棉粕殘油的影響
以棉胚粉末度、棉胚厚度、棉胚水分、料液比4個因素為影響因子,以棉粕殘油含量作為評價指標,設計L9(34)正交試驗,由單因素試驗得到的最佳條件如表2所示。
表2 單因素試驗得到的最佳條件
對萃取條件進行優(yōu)化,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如表3所示。由R值可知,影響棉粕殘油的影響因素的主次關系為棉胚粉末度>棉胚厚度>棉胚水分>料液比。根據(jù)K值大小得到理論最優(yōu)水平為A2B2C1D3,正交試驗得到的最佳組合A2B1C2D3,棉粕殘油為0.38%。進行驗證試驗,試驗結果見表4,得到的棉粕殘油為0.41%,與正交試驗得到的結果相差0.03%,因此棉粕萃取棉油的最優(yōu)條件為棉胚粉末度24%、棉胚厚度0.32 mm、棉胚水分4.3%、料液比1∶1.3 g/mL。
表3 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
結合實際生產(chǎn)對棉粕加工過程中影響物料殘油的因素進行研究。影響棉粕殘油的影響因素的主次關系為棉胚粉末度>棉胚厚度>棉胚水分>料液比。得到的最佳組合為棉胚粉末度24%、棉胚厚度0.32 mm、棉胚水分4.3%、料液比1∶1.3 g/mL,在實際的生產(chǎn)中可以依據(jù)其對棉粕影響的重要程度,來調(diào)節(jié)工藝,從而降低棉粕含油,提高棉籽油得率及棉粕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