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思雨,操 穎,朱明哲,黃志艷,季 光,張貴民,張 莉
1.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脾胃病研究所(上海 200032);2.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公共健康學院(上海201203);3.中藥制藥共性技術(shù)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 臨沂 276006)
肝纖維化是因肝臟受到損傷而產(chǎn)生的一種創(chuàng)傷愈合反應(yīng),病理改變以肝星狀細胞(HSC)過度活化和細胞外基質(zhì)進行性積聚及纖維性瘢痕形成為特征[1-2],為臨床常見的慢性肝病。既往肝纖維化最主要的病因是病毒感染和飲酒,但隨著抗病毒藥物的臨床普及,近年來與代謝相關(guān)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成為了肝纖維化的重要風險因素。肝纖維化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重要病理表現(xiàn),NASH合并肝纖維化提示NAFLD肝臟病理進展,若不及時干預,則有可能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細胞癌。
TP53是抑癌基因,可通過啟動腫瘤細胞周期阻滯、凋亡、衰老,進而發(fā)揮抗腫瘤作用[3]。TP53基因突變后,其編碼的p53蛋白半衰期會延長,穩(wěn)定性亦會增加,進而在核內(nèi)不斷積累,失去對細胞的監(jiān)視作用[4]。研究[5-6]表明,p53可影響腎纖維化、心肌纖維化進程,并參與NASH的發(fā)生、發(fā)展。線粒體p53可與溶質(zhì)載體家族25成員28(SLC25A28)形成復合物,導致氧化還原活性鐵異常積累和電子轉(zhuǎn)移鏈功能亢進,促進HSC的鐵死亡,從而減輕小鼠肝纖維化[7]。研究[8]發(fā)現(xiàn),白介素-10(IL-10)可以促進活化的HSC衰老及衰老HSC中p53的表達,進而減輕CCl4誘導的大鼠纖維化。因此,調(diào)控p53蛋白表達可能是治療NASH相關(guān)肝纖維化的有效策略。
中藥復方化滯柔肝顆粒(HZRG)由茵陳、決明子、大黃、澤瀉、豬苓、山楂、蒼術(shù)、白術(shù)、陳皮、瓜蔞、女貞子、墨旱蓮、枸杞子、小薊、柴胡和甘草等16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利濕、祛濁解毒、祛瘀柔肝的功效,是治療脂肪性肝病的常用中成藥。既往研究[9]表明,HZRG可以顯著降低酒精性肝炎小鼠血清轉(zhuǎn)氨酶、肌酸激酶等指標的水平。臨床研究[10]發(fā)現(xiàn),HZRG能很好地改善NAFLD患者的臨床癥狀、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指標。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HZRG可以明顯減輕飲食誘導的NASH模型小鼠的代謝性炎癥,但HZRG對NASH相關(guān)肝纖維化的效應(yīng)和機制尚未明確。因此,我們借助網(wǎng)絡(luò)藥理學研究方法,聚焦HZRG治療NASH的潛在靶點p53,通過建立蛋氨酸膽堿缺乏(MCD)飲食誘導的NASH相關(guān)肝纖維化模型,探討HZRG對p53的調(diào)控作用,以期為HZRG治療NASH的臨床應(yīng)用提供依據(jù)。
1.1 實驗材料
1.1.1 細胞 人源性HSC細胞系LX2細胞購自美國模式培養(yǎng)物集存庫(ATCC),采用含10%胎牛血清(FBS)和1%青霉素?鏈霉素的1640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培養(yǎng)環(huán)境:37 ℃,95%濕度,5% CO2。細胞實驗數(shù)據(jù)的獲得均基于3次實驗重復。
1.1.2 動物 6周齡雄性C57BL/6小鼠,SPF級,購于江蘇集萃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動物生產(chǎn)許可證號:SCXK(蘇)2018-0008。動物飼養(yǎng)于無特異性病原體環(huán)境中,溫度(22±2)℃,濕度(55±15)%,交替12 h光照和黑暗循環(huán)。本實驗經(jīng)江蘇集萃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號:GPTAP20200721-2)。
1.1.3 藥物與試劑 HZRG購于山東新時代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8041912029),本實驗定義人鼠等效劑量為低劑量,雙倍劑量為高劑量。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GF-β 1),美國PeproTech公司(批號:1221209);Tenovin-6,美國Selleck公司(批號:S4900)。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堿性磷酸酶(ALP)、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生化檢測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批號分別為C009-2-1、C010-2-1、A020-2-2、A059-2-2、A111-1-1、A110-1-1)??贵wp53,美國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批號:sc-126);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批號:19245);I型膠原蛋白α1鏈(Col1a1),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批號:72026);β-肌動蛋白(β-actin),杭州華安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批號:HO0802)。兔二抗,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批號:7074S);鼠二抗,美國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批號:7076S);熒光二抗兔抗、熒光二抗鼠抗,美國Invirtrogen公司(批號分別為A11012、A32723)。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ELISA檢測試劑盒,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m1002095-2)。
1.1.4 主要儀器 Western blot快轉(zhuǎn)儀,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L00686);功能酶標儀,美國BioTek公司(型號:SynergyH4);低溫高速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型號:5804R);切片機、脫水機、包埋機,德國Leica公司(型號分別為RM2235、RM2235、EG1150H+C);高速低溫組織研磨儀,武漢塞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KZ-Ⅲ-FP);高內(nèi)涵影像采集系統(tǒng),美國美谷分子儀器有限公司(型號:ImageXpress & MetaXpress);正置和倒置顯微鏡,日本Olympas株式會社(型號:50I+FⅡGGP);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Toshiba株式會社(型號:TBA-40FR)。RT-qPCR儀,美國ABI公司(型號:7500 StepOne PLUS)。
1.2 網(wǎng)絡(luò)藥理學分析 借助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shù)據(jù)庫與分析平臺(TCMSP)、中醫(yī)藥綜合數(shù)據(jù)庫(TCMID)、化合物靶點預測數(shù)據(jù)庫(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及相關(guān)文獻查找HZRG的化學成分和作用靶點。利用人類基因綜合數(shù)據(jù)庫(GeneCards)、藥物銀行(DrugBank)等對NASH疾病靶點進行篩選,選擇Venny 2.1.0平臺獲取兩者的交集靶點。二者靶點取交集后利用Cytoscape軟件構(gòu)建成分-靶點網(wǎng)絡(luò),String數(shù)據(jù)庫構(gòu)建蛋白質(zhì)相互作用(PPI)網(wǎng)絡(luò),拓撲分析獲取關(guān)鍵靶點和成分。
1.3 HZRG對NASH相關(guān)肝纖維化小鼠的干預作用
1.3.1 造模、分組與干預 參考文獻[11]造模方法構(gòu)建NASH相關(guān)肝纖維化小鼠模型。小鼠適應(yīng)性飼養(yǎng)7 d后,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HZRG高劑量組、HZRG低劑量組,每組8只。對照組給予正常飲食,模型組、HZRG高劑量組、HZRG低劑量組給予MCD飲食(A02082002B)。在飲食的基礎(chǔ)上,HZRG低、高劑量組同時灌胃給予3 g·kg-1·d-1、6 g·kg-1·d-1的HZRG藥液[藥物溶解于0.5%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CMC-Na)中],對照組、模型組小鼠均灌胃給予等量的0.5% CMC-Na溶液,1次/d(0.1 mL·10 g-1),各組均連續(xù)干預4周。
1.3.2 血清生化指標檢測 末次給藥后,心臟采集全血并分離血清,-80 ℃保存。采用生化分析儀檢測各組小鼠血清ALT、AST、LDH、ALP水平,ELISA試劑盒檢測血清TNF-α水平。
1.3.3 肝組織病理 采血后,收集各組小鼠的肝臟,稱重、拍照后將肝臟中葉分為3份,其中1份用10%福爾馬林中性液固定,切片行HE染色、天狼猩紅染色和Masson染色、免疫組化;2份液氮速凍后-80 ℃保存?zhèn)溆?,用于組織蛋白、RNA的提取及肝組織TC、TG的測定。
小鼠肝臟組織固定1周,脫水后石蠟包埋,病理切片機切取5 μm厚度的石蠟切片,HE染色觀察肝組織病理變化,并由2位病理專家獨立閱片和評價肝組織脂肪變、炎癥和氣球樣變情況,根據(jù)參考文獻[12]中的有關(guān)標準行NAFLD活動度評分(NAS,包括肝脂肪變評分、小葉內(nèi)炎癥評分、肝細胞氣球樣變評分3個部分);天狼猩紅和Masson染色觀察肝臟膠原沉積情況;免疫組化觀察肝組織中α-SMA和Col1a1的表達,并用ImageJ軟件分析陽性表達面積。
1.3.4 試劑盒檢測肝組織TC、TG水平 取適量肝組織,乙醇勻漿后取上清液,試劑盒檢測肝組織TC、TG水平。
1.3.5 Western blot法檢測肝組織相關(guān)蛋白表達 取適量肝組織在RIPA裂解液中勻漿,低溫離心(12 000 g,離心半徑為90 mm,4 ℃,15 min)后收集上清液。蛋白質(zhì)定量(BCA)法測定蛋白濃度。用10%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轉(zhuǎn)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室溫封閉30 min,一抗4 ℃孵育過夜,二抗在室溫下孵育60 min。膜表面滴加增強型化學發(fā)光試劑(ECL),置于化學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顯色。采用ImageJ軟件分析蛋白條帶灰度值,計算相關(guān)蛋白相對于內(nèi)參蛋白(β-actin)的表達量。
1.3.6 RT-qPCR法檢測肝組織相關(guān)基因表達 取約20 mg肝組織置于研缽內(nèi),加入1 mL TRIzol提取總RNA,加入逆轉(zhuǎn)錄試劑進行逆轉(zhuǎn)錄制備cDNA。以β?actin為內(nèi)參,進行熒光定量PCR擴增以檢測各組肝臟組織或LX2細胞中相關(guān)基因的表達水平。反應(yīng)條件:95 ℃預變性15 min,95 ℃變性5 s,60 ℃退火30 s;40個循環(huán)。擴增引物由上海閃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
小鼠p53基因引物序列如下:F-GGCAGACTTTTCGCCACAG,R-GATGATGGTAAGGATAGGTCGG。各組均設(shè)2個復孔。用2-??CT法表示目的基因的相對表達水平。
1.4 p53蛋白對LX2細胞活化的影響 將LX2細胞以4×105/孔種植于6孔板,24 h后貼壁注入新的含TGF-β1(0、5、10、20 μg·L-1)或Tenovin-6(4.5 g·L-1)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后進行蛋白、RNA提取及免疫熒光等實驗。
1.4.1 Western blot法檢測TGF-β1誘導的LX2細胞α-SMA、Col1a1、p53蛋白表達 收集細胞在RIPA裂解液中裂解,檢測方法見“1.3.5”。
1.4.2 免疫熒光檢測p53蛋白在活化的LX2細胞中的表達 4%多聚甲醛固定LX2細胞15 min,磷酸鹽緩沖液(PBS)洗3遍后0.5%免疫染色通透液(Triton-X)透化處理15 min,10%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閉2 h后滴加一抗,4 ℃過夜;PBS洗3遍后熒光二抗孵育1 h,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細胞核染色后高內(nèi)涵拍照。
1.4.3 qRT-PCR法檢測p53 mRNA在活化的LX2細胞中的表達 收集細胞置于研缽內(nèi),檢測方法見“1.3.6”。
1.4.4 p53蛋白對LX2細胞活化的抑制作用 采用p53激動劑Tenovin-6上調(diào)LX2細胞中p53蛋白的表達,Western blot法、免疫熒光檢測激動劑Tenovin-6干預后LX2細胞α-SMA、Col1a1、p53表達,檢測方法見“1.3.5”和“1.4.2”。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網(wǎng)絡(luò)藥理學分析情況 預測得到的核心化合物為大黃素、白術(shù)內(nèi)酯Ⅰ、黃樟醇、威德樂內(nèi)酯、蘆丁、異橙黃酮和川陳皮素,這些化合物靶向p53蛋白及肝臟纖維化通路分子,如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MMP9)、絲裂原激活蛋白激酶8(MAPK8)、白介素-6(IL-6)、趨化因子 8(CXCL8)、TGF-β1、過氧化酶活化增生受體γ(PPAR-γ)等。見圖1。
圖1 HZRG治療NASH的網(wǎng)絡(luò)藥理學分析
2.2 對小鼠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血清ALT、AST、LDH、ALP水平升高(P<0.05),HZRG低、高劑量組小鼠血清ALT、AST、LDH、ALP水平升高(P<0.05),而TNF-α水平降低(P<0.05)。與模型組比較,HZRG低、高劑量組小鼠血清ALT、AST、LDH、TNF-α水平降低(P<0.05),HZRG低劑量組小鼠血清ALP水平降低(P<0.05);與HZRG低劑量組比較,HZRG高劑量組小鼠血清ALT、AST、LDH、TNF-α水平進一步降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生化指標水平比較(n=8,±s)
表1 各組血清生化指標水平比較(n=8,±s)
注:HZRG為化滯柔肝顆粒。ALT為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ST為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LDH為乳酸脫氫酶,ALP為堿性磷酸酶,TNF?α為腫瘤壞死因子?α。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TNF-α/(ng·L-1)741.00±68.72 775.20±53.75 409.00±76.70*#470.80±70.07*#組別對照組模型組HZRG高劑量組HZRG低劑量組ALT/(U·L-1)26.44±3.11 541.20±99.54*323.90±83.96*#357.90±78.52*#AST/(U·L-1)54.79±9.00 367.90±70.92*214.30±53.04*#275.30±62.77*#LDH/(U·L-1)287.30±34.66 866.70±152.30*400.10±67.16*#528.80±110.20*#ALP/(U·L-1)76.88±5.85 119.70±12.58*108.40±8.07*106.40±10.54*#
2.3 對小鼠肝組織病理和TC、TG水平的影響 肝組織HE染色顯示,對照組小鼠肝組織細胞結(jié)構(gòu)與邊界清晰,組織結(jié)構(gòu)正常,未見明顯脂質(zhì)累積。模型組小鼠肝組織中肝索結(jié)構(gòu)紊亂,中央靜脈周圍肝細胞出現(xiàn)明顯的混合性脂肪變,間質(zhì)內(nèi)可見大量的淋巴細胞浸潤,另可見少許漿細胞和粒細胞,NA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與模型組比較,HZRG低、高劑量組小鼠肝細胞內(nèi)脂滴減少,肝臟脂肪變和炎細胞浸潤程度明顯減輕,NAS評分降低(P<0.05)。見圖2A、圖2B。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肝組織TG水平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HZRG低、高劑量組小鼠肝組織TG水平降低(P<0.05)。各組肝組織T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2C。
圖2 各組肝組織病理及TC、TG水平比較(n=8,±s)
2.4 對小鼠肝組織α-SMA、Col1a1蛋白表達的影響Masson染色、天狼猩紅染色及免疫組化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肝臟膠原纖維沉積,α-SMA、Col1a1陽性表達面積增加(P<0.05);與模型組比較,HZRG低、高劑量組小鼠肝組織中α-SMA、Col1a1陽性表達面積減少(P<0.05)。見圖3、圖4。
圖3 肝組織病理(Masson染色、天狼猩紅染色,×200)
圖4 各組肝組織α-SMA、Col1a1蛋白表達(免疫組化,×200)(n=8,±s)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肝組織α-SMA蛋白水平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HZRG高劑量組小鼠肝組織α-SMA蛋白水平降低(P<0.05),HZRG低、高劑量組小鼠肝組織Col1a1蛋白水平降低(P<0.05)。見圖5。
2.5 對小鼠肝組織p53蛋白與p53 mRNA表達的影響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小鼠肝組織p53蛋白水平降低(P<0.05);與模型組比較,HZRG高劑量組小鼠p53蛋白水平升高(P<0.05)。見圖6。各組小鼠肝組織p53 mRNA表達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7。
圖6 各組肝組織p53蛋白表達(n=8,±s)
圖7 各組肝組織p53 mRNA相對表達量(n=8,±s)
2.6 p53蛋白與p53 mRNA在活化LX2細胞中的表達情況 HSC是肝纖維化的核心效應(yīng)細胞,而α-SMA與Col1a1是其活化的標志物,TGF-β1可誘導肝星狀細胞系LX2細胞活化。結(jié)果顯示,在20 μg·L-1濃度的TGF-β1刺激下,LX2細胞中α-SMA、Col1a1表達升高,在5、10、20 μg·L-1濃度的TGF-β1刺激下,p53蛋白表達降低(P<0.05),但p53 mRNA表達水平無明顯變化(P>0.05)。見圖8~圖10。
圖8 活化LX2細胞中活性標志物及p53蛋白表達(免疫熒光檢測,×200)
圖9 活化LX2細胞中活性標志物及p53蛋白表達(n=3,±s)
圖10 活化LX2細胞中p53 mRNA相對表達量(n=3,±s)
2.7 p53對LX2細胞的抑制作用 采用p53激動劑Tenovin-6上調(diào)LX2細胞中p53蛋白的表達,發(fā)現(xiàn)Tenovin-6干預LX2細胞可降低HSC活化標志物α-SMA、Col1a1的熒光或蛋白表達,提示p53激活可抑制HSC活化。見圖11。
圖11 Tenovin-6對活化的LX2細胞中活性標志物及p53蛋白表達的影響(×200)
肝纖維化治療的近期目標為抑制疾病進展,遠期目標則在于逆轉(zhuǎn)肝纖維化、改善肝功能、阻止肝硬化發(fā)生及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治療方法主要有消除病因、戒酒、減肥等[13],但目前尚缺乏直接治療的有效藥物。中醫(yī)藥治療慢性肝病療效確切,尤其是在肝纖維化防治領(lǐng)域,常從“濕熱疫毒”“血瘀阻絡(luò)”“氣陰兩虛”論治,具有明顯優(yōu)勢[14]。中藥復方HZRG是臨床治療濕熱蘊結(jié)型脂肪肝的常用中成藥,療效確切,也是治療NASH相關(guān)肝纖維化的潛在有效藥物[15]。該方由茵陳、決明子、大黃、澤瀉、豬苓、山楂、蒼術(shù)、白術(shù)、陳皮、瓜蔞、女貞子、墨旱蓮、枸杞子、小薊、柴胡和甘草組成,有清熱利濕、祛濁解毒、祛瘀柔肝之效。其中茵陳可以通過降低纖維化相關(guān)細胞因子的表達改善肝纖維化[16-17];決明子提取物可以減少脂質(zhì)積累、減輕肝臟炎癥,從而對高脂飲食誘導的NAFLD模型小鼠起到肝保護作用[18];大黃煎劑可以通過激活AMP活化蛋白激酶活性來改善肝臟脂肪變[19];柴胡可以抑制HSC增殖,并通過下調(diào)肝組織中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抑制劑-1(TIMP-1)的表達來促進細胞外基質(zhì)降解,從而發(fā)揮抗肝纖維化作用[20];澤瀉甲醇提取物可明顯改善NAFLD大鼠的肝臟損傷、轉(zhuǎn)氨酶異常和肝腫大,減輕肝臟脂肪變性、炎癥和膠原沉積等形態(tài)學改變[21]。
腫瘤抑制基因TP53位于人類第17號染色體上,由11個外顯子和10個內(nèi)含子構(gòu)成,其因編碼一種相對分子量為53×103的磷酸核蛋白而得名,是最常見的突變基因[22-23]。1979年,Lane等[24]用免疫學方法發(fā)現(xiàn),猴空泡病毒40(SV40)感染后的NIH3T3細胞的細胞核中存在能產(chǎn)生SV40大T抗原作用的磷酸化蛋白,即p53蛋白。該蛋白可以啟動細胞周期阻滯,導致細胞凋亡、細胞衰老,參與DNA損傷修復和分化及三羧酸循環(huán)、氧化磷酸化等生物通路,與細胞內(nèi)穩(wěn)態(tài)關(guān)系密切[3]。生理狀態(tài)下,p53蛋白不穩(wěn)定,半衰期短,維持在較低水平[25];但應(yīng)激源刺激會使其穩(wěn)定性增強,并轉(zhuǎn)錄調(diào)控下游靶基因,形成復雜的功能網(wǎng)絡(luò)[26]。因此,p53可能參與肝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本研究首先通過網(wǎng)絡(luò)藥理學聚焦發(fā)現(xiàn),p53是治療NASH相關(guān)肝纖維化的潛在靶點。通過組織病理染色觀察發(fā)現(xiàn),HZRG可以降低肝臟脂質(zhì)累積,改善肝臟形態(tài)變化。Masson染色、天狼猩紅染色及免疫組化顯示,肝組織內(nèi)有大量膠原沉積,HSC活化標志物α-SMA及Col1a1的表達水平升高,細胞中p53的表達水平降低。HZRG可以降低肝組織α-SMA和Col1a1蛋白表達,升高肝組織p53蛋白表達,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肝纖維化。因此,p53的上調(diào)或能阻止肝纖維化的形成和發(fā)展。HSC是肝纖維化的核心效應(yīng)細胞,我們用TGF-β1誘導LX2細胞活化,結(jié)果顯示,活化的LX2細胞中α-SMA、Col1a1蛋白表達水平上調(diào),p53表達水平降低;使用p53激動劑Tenovin-6后,細胞中p53表達的上調(diào)在一定程度上逆轉(zhuǎn)了LX2細胞的活化。上述提示HZRG對p53蛋白的調(diào)控可能是其對抗肝纖維化的效應(yīng)機制。
纖維化是肝腫瘤形成的重要風險因素,HZRG對于抑癌基因的上調(diào),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降低肝癌的風險。然而,p53在肝臟廣泛表達,細胞間的交互作用是纖維化病理機制復雜的重要原因[27-28]。本研究重點探討了p53對HSC活化的影響,尚不能排除肝臟其他細胞的作用,因此p53在肝纖維化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還需進一步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