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英志,朱海桐,趙 志
(西華師范大學,四川 南充 637000)
自2014年共享車輛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經過幾年發(fā)展,包括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共享助力單車、共享電動汽車等在內的共享車輛行業(yè)蓬勃發(fā)展起來,其中共享電動車發(fā)展中除了技術手段不斷升級外,還有諸多現實問題。為了促進共享電動車高質量發(fā)展,以四川省南充市為例,通過實證,調研了解當前共享電動車在使用安全、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現狀與問題,以期為共享車輛行業(yè)健康發(fā)展提供些許參考。
采用紙質問卷和在線問卷兩種形式,對1 240名年齡在18~30歲的共享電動車用戶進行調查,并結合走訪和調研,觀察并記錄共享電動車的日常運行狀況,最后利用文獻分析法,對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和四川交通運輸廳等的官方資料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出結論。
隨著近年低碳出行理念的推廣,共享電動車行業(yè)快速發(fā)展,人們對綠色共享的兩輪便捷出行方式接受度逐漸提高,在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動車之間更偏向使用共享電動車,因為共享單車所能滿足的出行需求相對有限。共享電動車在共享單車的基礎上加入了電動車的功能,即當車輛有電時可作為電動自行車使用,沒電時也可以利用踩腳踏板為動力前進。得益于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大數據、GPS定位等技術的廣泛應用,3~5公里中短途出行痛點得到妥善解決,共享電動車越來越受大眾喜愛。2020年,青桔、哈啰和美團共享電動車品牌占據了三四線城市50%以上的共享電動車市場份額。
共享電動車作為解決城市慢行公共交通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便利程度讓人拍手稱快,發(fā)展速度令人咋舌。2021年,中國共享電動車用戶規(guī)模達3億人,較2020年增加了0.18億人,同比增長6.38%。2021年,中國共享電動車市場規(guī)模達320億元,較2020年增加了73億元,同比增長29.55%。當前共享電動車市場處于穩(wěn)定發(fā)展期,隨著碳中和、健康出行等倡議不斷得到響應,用戶逐漸適應市場,共享電動車的用戶規(guī)模將有大幅躍升的空間,未來會有更多人使用共享電動車出行,因此共享電動車的運營情況值得進一步調查和分析。
據調查,用戶使用共享電動車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其次是價格便宜和節(jié)省時間(見表1)。而影響用戶使用共享電動車的原因主要是還車不便和擔憂安全性,同時車輛難尋和車輛總是處于待充電、待維修狀態(tài)也是重要原因(見表2)。
表1 用戶使用共享電動車的原因Tab.1 Causes for users using shared electronic vehicles
表2 用戶不使用共享電動車的原因Tab.2 Causes for users not using shared electronic vehicles
針對“共享電動車還車情況”進行調查(見表3)可以發(fā)現,停放歸還仍然是共享電動車使用中存在的大問題,用戶容易遇到解鎖容易還車難及臨時鎖車產生額外費用等問題,更有無法歸還車輛導致持續(xù)扣費的現象,這打消了用戶使用共享電動車的積極性。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二:①還車系統(tǒng)的定位功能不靈敏,用戶在歸還車輛時會因系統(tǒng)定位失誤導致車輛處于指定歸還區(qū)外,用戶不得不選擇臨時停車,從而產生額外的費用支出;②電子圍欄的劃分區(qū)域不合理,各別區(qū)域劃分大小與停車量不相匹配,車輛堆放過多,導致用戶難以把車輛歸還到規(guī)定的區(qū)域范圍內。
在順慶區(qū)、嘉陵區(qū)等主城區(qū),共享電動車供需不匹配問題也比較突出。由于部分街道車輛供應過多,主城區(qū)還存在共享電動車亂停亂放問題。
表3 共享電動車還車情況Tab.3 Status of return of shared electric vehicles
目前,共享電動車大多采用無樁式租用模式,在運營區(qū)域內呈現零星分布的特點,受用戶出行特征影響較大,易產生區(qū)域分布不均問題。共享電動車零星分布給使用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同時運營者也需調動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來進行車輛的再平衡[1]。共享電動車公司普遍采用靜態(tài)調度模型和智能調度平臺對車輛進行調度,選取各個地區(qū)的供應量、不同時段內的實際使用數量等指標,利用熱量圖實時監(jiān)測投放量、騎行率、歸還比率等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投放及調度。調查發(fā)現,共享電動車的調度存在分配失衡問題。共享電動車主要解決的是用戶3~5公里的中短途出行需求,但有大部分用戶將其作為3公里以內超短途出行工具,用戶實際需求與共享電動車用戶定位不匹配導致出現共享電動車跨區(qū)調度問題,造成區(qū)與區(qū)之間的資源嚴重錯配。
共享電動車的調度還存在車輛調度距離和電池更換問題。共享電動車增加了用戶的騎行距離,同時也增加了調度難度和調度成本。調度區(qū)域的車輛供應應與實時需求變化相匹配,車輛維修和電池更換問題都需要隨時關注并及時處理。
根據調查,共享電動車在運營中主要存在三類安全性問題:車輛在行駛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電動車的安全問題和用戶個人信息的安全問題。這些安全性問題得不到解決,共享電動車的運營也會受到影響。
據統(tǒng)計,2013-2017年,全國共發(fā)生電動車交通肇事致人傷亡事故5.62萬起,造成8 431人死亡,6.35萬人受傷[3],其中絕大部分人是因為沒有佩戴頭盔而造成頭部創(chuàng)傷。騎行者遭遇事故后,身體會失去平衡,由于慣性作用,頭部會直接落地或者撞到車身上,沒有佩戴頭盔不僅會造成頭部表面擦傷裂傷,甚至會造成顱骨骨折[4]。根據調查(見表4),用戶不佩戴安全頭盔的原因有四點:一是路程短,認為沒必要佩戴頭盔;二是頭盔太沉且佩戴不舒適;三是車輛自帶的頭盔經常丟失;四是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不會遇到安全事故。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安全意識薄弱,認為路程短沒必要佩戴頭盔的用戶占絕大部分,大部分用戶并不了解國家全面推行的“一盔一帶”行動。這主要在于相關部門對最新出臺的相關政策宣傳力度不夠,政府部門的監(jiān)督力度不夠;另一方面,用戶自身的安全意識較為淡薄。
表4 用戶使用共享電動車時不佩戴安全頭盔的原因Tab.4 Causes of users not wearing safety helmet while using shared electronic vehicles
大數據時代,各種信息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旦出現信息泄露就容易對個人安全財產造成威脅,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共享電動車的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用戶須實名制注冊,進一步規(guī)范用車行為;二是各大共享電動車租賃公司須遵守國家網絡信息安全規(guī)定,落實網絡等級安全保護制度,規(guī)定相關信息的適用范圍。
在2017年舉辦的國際安全極客大賽上,畢業(yè)于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的女生短短數分鐘就破解了評委手機里常用的幾款共享車輛APP,不難看出共享車輛APP在用戶個人信息保護上存在漏洞,不法分子可以輕易通過互聯(lián)網等手段利用APP竊取用戶的個人信息,實施不法行為。這些信息的泄露很容易導致用戶個人信息被不良推銷公司或電信詐騙集團所利用,引起個人隱私暴露,不利于用戶的個人安全,更不利于共享電動車業(yè)的推廣和發(fā)展。
共享電動車的行駛安全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用戶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現象時有發(fā)生,如違規(guī)載人載貨、無視紅燈等;二是道路交通管理機制不完善,部分地區(qū)缺少非機動車專用道,且機動車占用非機動車道停車的現象時有發(fā)生,給共享電動車用戶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
共享電動車的盈利模式主要來自用戶的使用租金,雖然企業(yè)推出了包月、包周等套餐,但實際上購買量較少。受疫情原因,2021年,南充市共享電動車總使用量下降了10.2%,企業(yè)為了增加收益,采取彈窗廣告和隱藏性收費等方式,進一步降低了用戶的使用率。另有1.35%的用戶,因為費用高,而不使用共享電動車。
共享電動車雖然比共享單車利潤率高,但因盈利方式單一,用戶滿意度格外重要。
哈啰、美圖、滴滴、青桔占據著四川省南充市共享電動車的主要市場,擁有大部分用戶群體,但用戶滿意度較低。除車輛使用等問題外,導致用戶滿意度較低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彈窗廣告涉嫌誘導消費,降低用戶體驗感;二是超七成用戶認為服務質量有問題;三是遇到糾紛爭議時存在聯(lián)系不到工作人員的現象。
推動政企合作。政府與企業(yè)信息互通,利用大數據統(tǒng)計各區(qū)域需求量,合理分配調度量。
優(yōu)化還車定位系統(tǒng),合理規(guī)劃電子圍欄范圍及停放點車輛,提升電子圍欄技術,根據區(qū)域內用戶需求動態(tài)調整電子圍欄范圍,預計停放量較大時段擴大范圍,停放量較少時縮小范圍。優(yōu)化調度方法,運用靜態(tài)和動態(tài)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調度,增加維護人員和調度人員,避免出現想用車時“一車難求”、不用車時“堆積如山”現象。
行駛安全。①推動警企合作,文明正確示范。加強警企合作,組織快遞、外賣等重點行業(yè)示范引領,讓用戶在潛意識里形成佩戴頭盔的習慣。②加強監(jiān)督和審查。交通管理部門要提前預判風險隱患,對使用共享電動車用戶不正確佩戴頭盔和違規(guī)行駛給以相應提示及處罰,同時將處罰結果同步上傳到共享電動車平臺。對多次違規(guī)被處罰用戶可以禁止其在一定時間內使用共享電動車,從而提高用戶的規(guī)則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還應定期開展宣傳活動,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勸糾和“七進”交通安全宣傳等,引導群眾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guī),自覺摒棄交通陋習,開文明車,行文明路,做文明人,攜手共建安全、暢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環(huán)境。
個人信息安全。共享電動車租賃公司應當有強烈的法律意識,保護用戶的個人信息,參與信息販賣的給予相應處罰及行業(yè)警告。用戶在上傳個人信息時應注意分辨,提高警惕。相關APP要設置安全有保障的防火墻,有效攔截不法分子的攻擊,確保用戶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