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雯,朱 勝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統(tǒng)計學院,成都 610100)
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全面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在政策實行后的幾十年里,人口增長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顯著下降。為應對新的人口發(fā)展形勢,近年,我國政府逐步調整人口生育政策,放開二胎甚至三胎生育限制,然而生育政策調整后,并未能有效遏制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趨勢。
人口生育水平受國家生育政策和育齡人口的生育意愿影響,深入探討育齡人口的生育意愿能夠評估現(xiàn)行生育政策目標,有利于評價和分析相關政策的實施效果,了解生育意愿產生的原因,因地制宜地制定詳細的人口發(fā)展配套政策,以促進區(qū)域人口長期均衡地發(fā)展。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655份問卷。從年齡結構看,30歲以下受訪者占27.33%,30~40歲占50.23%,40歲以上占22.44%。從性別看,男性占44.89%,女性占55.11%。從城鄉(xiāng)結構看,農村居民占42.29%,城鎮(zhèn)居民占57.71%。從學歷看,高中及以下學歷占32.52%,大學學歷占63.97%,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占3.51%。從家庭月收入看,3 000元以下的占16.95%,3 000~5 000元的占26.72%,5 000以上~10 000元的占35.87%,10 000元以上的占20.46%。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對象中,不想生孩子的占3.97%,愿意生一孩的占26.26%,愿意生二孩的占59.54%,愿意生三孩及以上的僅占10.23%。
1)生育意愿與年齡增長總體上呈正相關。在受訪者中,愿意生三孩的20~24歲的僅有1人,25~30歲的占7.8%,31~40歲的占8.8%,41歲以上的占10.2%??梢钥闯?,不同年齡段育齡人口生育三孩的意愿差別較大,年齡越大生育意愿越高。由于中年人群普遍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其生育意愿更強,但總體生育水平仍嚴重偏低。
2)生育意愿農村高于城鎮(zhèn)。在受訪的城市育齡人口中,僅有5.56%的人有生三孩的意愿,而農村的受訪對象中卻占12.64%,比城市受訪者高出7.08%,說明生育三孩的意愿受到城鎮(zhèn)化進程的影響,主要是因為農村育齡人口文化程度相對偏低,受“養(yǎng)兒防老”“多子多?!钡葌鹘y(tǒng)思想的影響較大,受家中長輩催生三胎的影響較明顯。
3)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在有生育三胎意愿的受訪對象中,初中以下學歷的占33.05%,初中學歷的占12.40%,高中學歷的占12.33%,大學學歷的占5.97%,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4.35%。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生育三孩的意愿在不斷降低。
4)家庭收入越低,生育三孩的意愿越強。問卷結果顯示,月收入3 000元以下受訪群體生育三孩的意愿最高,占不同收入群體總人數(shù)的16.22%;月收入3 000~4 900元的排在第二位,占比10.86%;月收入5 000~10 000元的排在最后一位,占比4.68%;月收入10 000元以上的排在第三位,占比5.97%。收入較低的家庭生育意愿更強,收入高的群體卻沒有更高的生育意愿,整體呈現(xiàn)出低大高小的金字塔格局。
2.3.1 生育意愿受到生育成本的影響
按照開州區(qū)一般生活消費成本分析,普通家庭生一個孩子的成本,從懷孕到產后康復大概在1.5~8.7萬元之間,認為養(yǎng)育孩子成本高、增加家庭負擔的占受訪對象的90.99%,認為房價高、住房壓力大的占82.14%,認為教育成本支出大的占78.93%。按當前物價標準,開州區(qū)每個孩子的家庭教育支出總體在10~24.6萬元。
2.3.2 生育意愿受生育政策的影響
生育政策的開放對生育意愿有促進作用。2011年11月,開州區(qū)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后,2011年開州區(qū)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新出生人口數(shù)均有所增長。2013年12月,開州區(qū)全面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后,2014年和2015年實現(xiàn)了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新出生人口數(shù)三方面的連續(xù)增長。2016年1月1日,開州區(qū)開始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之后的2017年、2018年都保持了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高水平,說明生育政策的開放對生育意愿有促進作用。
圖1 2010—2020年開州區(qū)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新出生人口數(shù)情況Fig.1 Birth rate, natural growth rate and new birth population of Kaizhou District from 2010 to 2020
2010年,開州區(qū)共有女性人口50.20萬人,其中15~49歲(育齡婦女)22.98萬人,占全區(qū)女性總人口的45.78%。2020年,開州區(qū)共有女性人口59.83萬人,其中15~49歲(育齡婦女)24.70萬人,占全區(qū)女性總人口的41.28%。雖然2020年開州區(qū)15~49歲育齡婦女的總人數(shù)增加了,但在女性人口中的占比卻較2010年下降了4.50%。
2010年,開州區(qū)共有育齡婦女22.98萬人,其中,20~24歲的2.87萬人,占12.49%。25~29歲的1.78萬人,占7.75%。2020年,開州區(qū)共有育齡婦女24.70萬人,其中,20~24歲的2.58萬人,占10.45%。25~29歲的3.46萬人,占14.01%。生育旺盛期育齡女性(20~29歲)的在女性人口中的占比提高了4.22%。
2010年,開州區(qū)共有育齡人口43.54萬人,其中男性20.56萬人,女性22.98萬人。2020年,開州區(qū)共有育齡人口49.53萬人,其中男性24.83萬人,女性24.70萬人。育齡人口的性別結構得到有效改善。
2010年,開州區(qū)共有育齡婦女22.98萬人,出生人口為1.58萬人,育齡婦女的生育率為68.75‰。2020年,開州區(qū)共有育齡婦女24.70萬人,出生人口為1.18萬人,育齡婦女的生育率急速下降到47.77‰,降低了20.98‰。
2000年,開州區(qū)新出生人口17 468人,2010年新出生人口15 755人,比2000年減少了1 713人,下降了9.81%。2020年,開州區(qū)新出生人口11 835人,比2010年減少了3 920人,下降了24.88%。
人口出生率的變化直接反映出人們生育意愿的改變。開州區(qū)人口出生率從2000年的14.28‰降至2020年的7.32‰。與此同時,開州區(qū)的人口死亡率由2000年的6.81‰降至2020年的5.73‰。開州區(qū)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從2000年的7.47‰降至2020年的1.59‰。從出生率持續(xù)下降的數(shù)據(jù)來看,開州區(qū)育齡人口的生育意愿在降低。
實施人口政策宣講行動。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最新制定的相關政策,堅持深入開展覆蓋全域的生育政策宣傳、宣講,宣傳國家、重慶市、開州區(qū)人口管理和促進生育改革的最新成就及“實施一對夫妻可生育三個孩”等積極優(yōu)化生育發(fā)展政策規(guī)定及相應配套、支持的措施,傳遞人口長期均衡發(fā)展理念和支持生育的積極信號。
提升生育素養(yǎng)行動。協(xié)同各地相關部門經常性地開展集傳播知識、共享信息、提供免費咨詢和服務為一體的生殖健康促進活動,普及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識,以此提高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素養(yǎng)。
依法遏制職場女性“生育懲罰”行為,積極為遭受就業(yè)性別歧視的婦女提供免費咨詢服務等法律幫助。細化幫助女性平衡職業(yè)發(fā)展和家庭責任的政策措施,幫助女性產后重返崗位。增強生育保險作用,探索生育成本共擔機制,減輕企事業(yè)單位雇傭婦女的負擔,逐步消除就業(yè)性別歧視,保障男女職工(陪)產假、哺乳假及工資待遇等合法權益。銜接優(yōu)化生育政策與計劃生育政策,建立完善的幫扶關懷和保障制度,貫徹落實國家對生育家庭計生獎扶等補助和優(yōu)惠政策。
建立更加友好安全的生育環(huán)境,進一步完善從懷孕前期到整個孕產期的服務,降低產婦第一次生育時的各種憂慮,出臺相應的政策,適當減免產婦生產過程中的醫(yī)療費用。在教育方面,通過大力增加區(qū)域內優(yōu)質公立教育資源,積極推進區(qū)內教育公平,以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生活成本的高昂也會給夫妻的生育意愿帶來不利影響,主要反應在房價過高。應結合實際,根據(jù)養(yǎng)育未成年子女負擔情況制定差異化措施,給予生育二孩和三孩的租賃人或房屋購買人相應的優(yōu)惠政策。
著力加快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制訂普惠托育服務發(fā)展專項規(guī)劃,出臺對土地、規(guī)劃建設、人才、衛(wèi)生、財稅、金融信貸等領域多方面支持的普惠托育政策,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引導社會力量投入。
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社區(qū)。加強青少年兒童活動場地的建設,完善公園、小區(qū)等區(qū)域兒童娛樂活動設施,依托村(社區(qū))綜合便民服務示范中心等設立兒童之家、文化活動中心,優(yōu)化游樂場所、公共交通、文博景區(qū)和酒店入住等場所的減免優(yōu)惠政策,拓展推廣僅“一孩”可享的優(yōu)惠政策至“二孩、三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