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佳藝
子曰:“見利爭讓,聞義爭為,有不善爭改?!笨鬃又盃帯蹦巳松笾腔郏覀円膽鸭覈?,要心底無私天地寬,要有自修的看透與自律,如此方可成為合格的公民。面對紛繁的物欲世界,我們也要學(xué)會淡泊名利,正所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鼻屐o自守,超然自得,亦是一種超脫境界。
儒家向來追求仁愛思想,爭義讓利,積極入世,都是儒家先賢對于家國的積極回應(yīng)。“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作為公民,只有家國興,才能給我們帶來和平安逸的生活,故我們要積極地“爭義抑私”,為國家的興盛付出努力。
面對大漠的艱苦生活,面對核輻射的巨大危害,鄧稼先爭著去采集第一手數(shù)據(jù),為了將兩彈造出來,為了讓國家早日發(fā)展壯大,他不畏艱辛,拒絕了美國的高薪誘惑,只因他心懷家國,這樣的“爭”值得我們尊重與崇拜。
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面對豐厚的物質(zhì)誘惑時,我們又該如何抉擇呢?道家有言“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也就是說我們應(yīng)順其自然而不相擾,看透人生寵辱得失,那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活出自我。
樊錦詩選擇了敦煌,也就意味著選擇了孤寂,她在不爭之中,得到了自己的所愛,讓敦煌藝術(shù)走向了人們,讓敦煌藝術(shù)流芳千載。這種不爭讓她活得更加從容,也間接讓人們接受了藝術(shù)的洗禮與熏陶,實乃大功一件。
所以,生活中,“爭”與“不爭”考驗著我們的智慧,盡管當(dāng)今生活節(jié)奏飛快,導(dǎo)致人們瘋狂地“爭名奪利”,更有甚者會做出損害國家的事情,這樣的“爭”我們要極力反對,而不是放任自流。我們要鼓勵大家繼承先賢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責(zé)任與擔(dān)當(dāng),要讓大家明白“大我”與“小我”的關(guān)系。
面對生活中的小事,我們要秉持“忍一時風(fēng)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的精神與大家相處,畢竟除卻利益之外,快樂才是生活的真諦,如果僅為了一點利益而鉤心斗角、爾虞我詐,失去的將不僅是人與人的友好關(guān)系,更是我們善良的初心。
鵬北海,鳳朝陽,蛟試翼,鯤騰飛,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我們要更好地學(xué)會爭與讓,不斷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熠熠生輝。
(指導(dǎo)教師? 周君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