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亮
摘要:高層建筑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面臨特有的救援難點。因此,強化其消防安全措施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討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及有效應對措施,以期在緊急情況下更有效進行滅火救援,最大限度降低火災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措施
引言
高層建筑作為現(xiàn)代城市的標志性象征,其獨特的高度和復雜性為滅火救援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深入分析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找出關鍵要點,并從多個角度總結、應用及推廣有效的應對措施,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一、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
(一)消防通道受限
在火災緊急情況下,消防通道受限是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一項重大挑戰(zhàn)。造成這一挑戰(zhàn)的關鍵因素包括:第一,緊急情況下電梯關閉。高層建筑的電梯通常用于垂直運輸,但在火災事故發(fā)生時,它們存在固有危險。因此,電梯通常被編程為響應火災警報或其他緊急信號而自動關閉。這種設定是為了防止電梯無意中將乘客運送到危險區(qū)域。緊急情況下的電梯關閉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原因。垂直運動受限:電梯關閉嚴重限制了建筑物內(nèi)的垂直運動。內(nèi)部居住者包括那些行動不便的人,他們依靠電梯在高層建筑中自由出入。一旦電梯停止服務,人員疏散就會變得十分困難,尤其是高層人員。消防員通道:消防員需要通過電梯井將救援設備和救援人員快速運送到災情最為嚴重的樓層。電梯停止運行,直接阻礙了他們有效進入建筑內(nèi)部,導致消防滅火救援工作被延誤,使得火勢進一步蔓延。乘客可能被困: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電梯關閉可能導致正在搭乘電梯的乘客被困于電梯內(nèi)。這種情況不僅危及他們的生命安全,還需要救援人員分散部分救援力量,專門解救電梯內(nèi)的被困者,從而延長滅火救援時間[1]。第二,樓梯擁擠和疏散困難。樓梯是高層建筑在緊急情況下的主要逃生通道,可能隨著人員的大量涌入變得異常擁擠,使人員疏散成為一項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以下因素是造成樓梯擁擠和疏散困難的主要原因。樓梯間容量有限:高層建筑的樓梯間數(shù)量通常有限,并且樓梯間的尺寸可能不足以容納所有居住者同時疏散。這將導致人員疏散速度變慢,可能在疏散過程中發(fā)生嚴重的踩踏事故。下樓梯時間長:下樓是一項非常耗費體力和時間的活動,尤其在高層建筑中,居住者通常會因為疲勞而放慢疏散速度。容易受煙霧影響:火災事故發(fā)生時,樓梯間也會受到煙霧滲透影響,特別是在樓梯增壓系統(tǒng)故障的情況下,這會導致樓梯間的能見度不足,使疏散人員吸入大量煙霧。
(二)垂直火災蔓延
垂直火災蔓延是高層建筑火災的一個重要特點,給消防和救援行動帶來了獨特的挑戰(zhàn)。通過垂直豎井的快速火災蔓延以及相關的煙霧運動可能會嚴重影響居住者安全和消防工作有效性。第一,火勢通過垂直豎井快速蔓延。垂直豎井包括電梯井、樓梯間和公用設施通道,是高層建筑火災和煙霧快速蔓延的管道。不受限制的火勢移動:火勢可以通過這些垂直通道快速向上傳播,繞過防火分區(qū)并蔓延到更高樓層。這就造成了一種情況,即使火災最初是從較低樓層開始,較高樓層的居住者也可能面臨危險[2]。消防員通道:火勢蔓延可能會限制或阻止消防員進入火源點。當火焰和煙霧通過樓梯間和電梯井上升時,消防員很難到達受影響的樓層并立即啟動滅火工作。疏散障礙:垂直火勢蔓延會切斷疏散路線,將較高樓層的居住者困住。在某些情況下,居住者可能被迫通過充滿煙霧的樓梯下樓,增加了安全風險。第二,煙霧運動和通風挑戰(zhàn)。煙霧是高層火災的重大威脅,給消防和救援行動帶來了復雜挑戰(zhàn)。煙霧會影響能見度、造成呼吸道損害并阻礙疏散。煙霧分層:煙霧往往會上升并積聚在車廂天花板或地板附近,降低能見度并使逃生變得困難。這可能會使居住者迷失方向并阻礙疏散工作。煙霧蔓延:煙霧可以從火源點水平擴散,影響多個樓層。它可以滲入樓梯間、電梯井和其他垂直管道,使其無法使用并使消防工作復雜化。有限的自然通風:在高層建筑中,通過窗戶的自然風可能不足以清除煙霧,尤其是在較高樓層,導致長時間處于煙霧彌漫的環(huán)境中。
(三)溝通和協(xié)調(diào)問題
緊急情況下的機構間協(xié)作困難和通信中斷是一項嚴重挑戰(zhàn)。第一,機構間協(xié)作困難。機構間協(xié)作涉及參與應急響應的不同組織和機構之間的合作與協(xié)調(diào),例如消防部門、警察、緊急醫(yī)療服務、建筑管理和公用事業(yè)部門。在高層建筑緊急情況中,有以下幾個原因?qū)е聶C構間協(xié)作困難。多樣化的角色和責任:每個機構都有其獨特的角色和責任,在緊急情況下可能并不完全一致。消防部門專注于滅火救援,而執(zhí)法部門可能負責人群控制和安全。明確角色并確保順利交接可能具有挑戰(zhàn)性。通信障礙:各機構可能使用不同的通信系統(tǒng)和協(xié)議,這使得實時共享關鍵信息變得困難。無線電頻率和通信設備之間的不兼容可能會阻礙有效的協(xié)調(diào)。資源分配:在多機構響應過程中,人員、設備和物資等資源的分配可能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資源分配決策可能會導致部署上的分歧或延遲[3]。第二,緊急情況下通信中斷。緊急情況下的通信中斷是一項重大挑戰(zhàn),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有效的溝通有助于協(xié)調(diào)響應工作、向居住者傳遞關鍵信息,能夠確保響應者和居住者的安全。溝通失敗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網(wǎng)絡過載:在緊急情況下,通信網(wǎng)絡可能會因通話、短信和數(shù)據(jù)使用等流量而不堪重負。這可能會導致網(wǎng)絡擁塞,使響應者難以通信。缺乏冗余:高層建筑的通信基礎設施可能有限,單點故障可能會中斷通信。通信設備損壞或斷電可能會導致通信完全中斷。培訓不足:建筑物居住者甚至一些應急響應人員可能沒有接受過通信設備或系統(tǒng)使用培訓,從而導致錯誤和誤解。
二、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的措施
(一)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是最有效的滅火技術之一。它們由管道網(wǎng)絡組成,噴頭分布在整個建筑物內(nèi)。當噴頭檢測到火災產(chǎn)生的熱量時,它就會啟動,釋放水來撲滅火焰。第一,快速反應:噴水滅火系統(tǒng)對火災反應迅速,通常在火焰明顯蔓延之前將其撲滅或控制。第二,連續(xù)覆蓋:即使在出入受限的區(qū)域,噴水滅火系統(tǒng)也能提供連續(xù)覆蓋。第三,最大限度減少水損害:雖然灑水裝置使用水來滅火,但通常比消防軟管使用的水少得多,這有助于最大限度減少水對財產(chǎn)的損害。為了最大限度提高高層建筑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有效性,建議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全面覆蓋:確保噴頭覆蓋建筑物的所有區(qū)域,包括隱蔽空間、空隙和機械室。第二,定期維護:定期檢查和維護噴水滅火系統(tǒng),確保其保持正常運行且無障礙。第三,補充系統(tǒng):考慮在具有特殊火災風險的區(qū)域(例如數(shù)據(jù)中心或檔案館)使用額外的滅火系統(tǒng),例如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tǒng)或細水霧系統(tǒng)。
(二)實施預警系統(tǒng)和煙霧控制措施
預警系統(tǒng)和煙霧控制措施是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的重要組成部分。早期發(fā)現(xiàn)和管理煙霧的能力可以顯著影響消防安全。第一,火災報警系統(tǒng):現(xiàn)代火災報警系統(tǒng)配備了先進的傳感器,可以檢測煙霧、熱量或火焰。這些系統(tǒng)向居住者提供預警,使他們能夠及時疏散。第二,應急通信系統(tǒng):集成應急通信系統(tǒng)可以向建筑居住者轉(zhuǎn)發(fā)關鍵信息,包括緊急情況下的疏散指示和實時更新[4]。第三,煙霧控制系統(tǒng):高層建筑應配備煙霧控制系統(tǒng),以幫助控制煙霧并防止其擴散到建筑物的其他部分。這提高了能見度并降低了吸入煙霧的風險。第四,加壓樓梯間:樓梯間應加壓以防止煙霧滲透,確保其安全且可用于疏散。第五,疏散計劃:制定并傳播明確的疏散計劃,其中包括從較高樓層疏散居住者的程序并提供安全疏散指導。
(三)加強建筑施工和設計
高層建筑的設計和施工對于滅火救援有著關鍵作用?,F(xiàn)代建筑設計原則有助于提高消防安全。第一,防火材料:使用防火建筑材料,包括防火墻壁、地板和門,以防止火勢蔓延。第二,分區(qū):用防火屏障將高層建筑劃分為多個分區(qū),以遏制火災并限制其蔓延。第三,中庭設計:在一些高層建筑中,中庭或開放空間是為了美觀而設計的,這些設計中應納入專門的滅火系統(tǒng)來管理火災風險。
(四)綜合消防安全管理
實施綜合消防安全管理方法,將火災探測、滅火和疏散系統(tǒng)進行統(tǒng)一整合。第一,定期測試和維護:確保所有滅火系統(tǒng)定期測試和維護,以確保它們在需要時正常運行。第二,培訓和教育:對建筑居住者和工作人員進行消防安全程序、疏散路線和滅火設備使用方面的教育。第三,與消防部門合作:與當?shù)叵啦块T和應急響應人員密切合作,確保他們熟悉建筑物的滅火系統(tǒng)和接入點。第四,應急響應計劃:制定全面的應急響應計劃,概述火災期間的角色和職責,包括激活滅火系統(tǒng)以及與應急服務部門的溝通。第五,消防演練:定期進行消防演習,以測試滅火系統(tǒng)和疏散程序的有效性[5]。
(五)有效改善溝通和協(xié)調(diào)
首先,要建立統(tǒng)一的指揮中心。第一,明確指揮系統(tǒng):指定一個明確的指揮系統(tǒng),由指定的領導負責響應的不同方面,例如事件指揮、疏散協(xié)調(diào)和醫(yī)療服務。第二,定期協(xié)調(diào)會議:定期召開協(xié)調(diào)會議,共享信息、評估情況、集體決策。這些會議應有所有相關機構的代表參加。第三,資源管理:實施資源管理以有效跟蹤和分配人員、設備和物資,確保資源被部署在最需要的地方。第四,信息共享:建立機構之間共享信息的協(xié)議。第五,統(tǒng)一通信系統(tǒng):實施統(tǒng)一通信,促進不同機構之間的互操作性,包括兼容的無線電頻率、數(shù)字系統(tǒng)和專用緊急通道。培訓和演習:開展所有響應機構參與的聯(lián)合培訓和演習,有助于人員熟悉彼此的程序并促進有效協(xié)作。其次,要實施先進的通信技術。先進的通信技術在改善高層建筑緊急情況期間的通信和協(xié)調(diào)方面發(fā)揮著很大作用。這些技術提高了信息交換速度和可靠性。先進的通信技術包括以下幾個關鍵組成部分。第一,緊急通知系統(tǒng):安裝緊急通知系統(tǒng),可以快速向建筑物居住者傳播關鍵信息。這些系統(tǒng)可以包括文本警報、公共廣播和自動電話呼叫。第二,實時事件管理軟件:提供實時事件跟蹤、資源分配和態(tài)勢感知,這些工具可幫助響應者做出明智決策[6]。第三,GIS和繪圖工具: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和繪圖工具可以幫助響應人員更有效可視化事件、識別危險并規(guī)劃疏散路線。專用通信基礎設施:投資高層建筑的專用通信基礎設施,包括可靠的無線電系統(tǒng)、通信設備的備用電源以及冗余通信路徑[7]。
結語
總之,加強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是一項多方面工作,需要注重細節(jié)、協(xié)調(diào)配合、持續(xù)改進。高層建筑業(yè)主、管理者和應急響應人員必須齊心協(xié)力,明確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掌握應對難點的有效措施,繼續(xù)創(chuàng)造更加安全的居住環(huán)境,降低火災發(fā)生風險,按照相關規(guī)定,完善消防系統(tǒng),充分保證生命安全和財產(chǎn)安全,促進整個社會和諧發(fā)展[8]。
參考文獻
[1]朱國仁.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措施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22,8(19):147-149.
[2]路鋒.關于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困難與要點的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2(15):108-110.
[3]劉龍燦.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與要點分析[J].今日消防,2022,7(07):76-78.
[4]鞠浪.高層建筑火災滅火救援方法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2(14):233-235.
[5]劉騰飛.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及對策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2(08):33-35.
[6]王古月.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和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2,8(06):112-114.
[7]李偉.高層建筑的消防滅火救援措施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22,12(02):118-120.
[8]蒲正榮.高層建筑消防滅火救援難點分析及應對措施[J].今日消防,2021,6(10):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