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強 楊柳
(漢中市中心血站檢驗科,陜西 漢中 723000)
血液標本交叉配血試驗的方法包括鹽水法、酶法、低離子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等等,其中鹽水法的操作比較簡單,但很難能檢出IgG不完全抗體,難以達到交叉配血要求的準確性[1-2]。低離子凝聚胺法是一種靈敏度較高的交叉配血方法,不僅可檢測IgM抗體,還可檢測出出IgG抗體,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完成交叉配血,有效提高交叉配血試驗的陽性檢出率和準確性,且具有很好的試驗靈敏度和穩(wěn)定性,能夠保證治療過程中輸血的安全[3]。本文主要探討低離子聚凝胺法對血液標本交叉配血試驗結(jié)果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本實驗室進行交叉配血的患者114例,根據(jù)隨機信封1∶1抽簽原則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57例。研究組中,男34例、女33例,年齡(43.81±1.58)歲,體重指數(shù)(23.72±1.47)kg/m2,輸血原因:外在創(chuàng)傷47例、內(nèi)在損傷10例,收縮壓(114.82±10.74)mmHg,舒張壓(70.77±10.75)mmHg;對照組中,男35例、女32例,年齡(43.28±2.22)歲,體重指數(shù)(23.44±1.22)kg/m2,輸血原因:外在創(chuàng)傷45例、內(nèi)在損傷12例,收縮壓(114.99±10.64)mmHg,舒張壓(70.88±10.33)mmHg。納入患者均具有輸血指征;無精神疾病及傳染性疾病。已排除合并有血液疾病患者;妊娠與哺乳期婦女;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及傳染性疾病者;不愿配合試驗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鹽水法進行交叉配血,取患者的全血標本3~5 mL,離心分離血清和紅細胞,取少量壓積紅細胞制備成3%~5%紅細胞鹽水懸液,用相同的方式將供血者紅細胞也制備成3%~5%紅細胞鹽水懸液。取潔凈試管2支,1支標明主側(cè)管,另1支標明次側(cè)管。主側(cè)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加供血者3%~5%紅細胞1滴。次側(cè)管加供血者血清2滴,加受血者3%~5%紅細胞懸液1滴。混勻,以1 000 g離心15 s。輕輕搖動試管,觀察結(jié)果。研究組采用低離子聚凝胺法進行交叉配血,血液采集方法同紅細胞分離方法同對照組。選擇珠海貝索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的的聚凝胺介質(zhì)試劑盒,取潔凈試管2支,標主、次側(cè),主側(cè)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加供血者3%~5%紅細胞懸液1滴,次側(cè)管加供血者血清2滴和受血者3%~5%紅細胞懸液1滴。各加LIM(低離子溶液)0.65 mL,混合均勻后,再各加Polybrene(凝聚胺)溶液2滴,并混合均勻。1 000 g離心15 s,然后把上清夜倒掉,不要瀝干,讓管底殘留約0.1 mL液體。輕輕搖動試管,目測紅細胞有無凝集,如無凝集,則必須重做。最后加入Resuspending(懸浮液)2滴,輕輕搖動試管混合并同時觀察結(jié)果。
1.3觀察指標 陽性判定標準:紅細胞凝集,且研究組未消失持續(xù)時間>1 min。判定與記錄兩組交叉配血試驗的穩(wěn)定性與靈敏性。記錄與觀察兩組的檢測時間。
2.1紅細胞凝集陽性率 研究組的紅細胞凝集陽性率為28.1%(16例),高于對照組的3.5%(2例),兩組比較差異顯著(χ2=12.931,P<0.05)。
2.2穩(wěn)定性與靈敏性 研究組的交叉配血試驗穩(wěn)定性與靈敏性均高于對照組(χ2=9.314、8.150,P<0.05)。見表1。
表1 兩組交叉配血試驗的穩(wěn)定性與靈敏性的比較[n(%)]
2.3試驗時間 研究組的交叉配血試驗時間為(6.77±1.11)min,多于對照組的(4.58±0.35)min(t=8.733,P<0.05)。
輸血治療中最重要的安全環(huán)節(jié)就是配血,若發(fā)生交叉配血失誤,輕則導致輸血的有效性降低,重則發(fā)生溶血,甚或?qū)е禄颊咚劳?,為此確保交叉配血的準確性尤為重要[4]。鹽水法為常用交叉配血試驗方法之一,可測出IgM,但是無法準確測定IgG,影響交叉配血試驗結(jié)果準確性,也存在較高的漏診率。鹽水法雖然操作簡單,檢測時間比較短,但難以檢出IgG抗體,靈敏度很難達到交叉配血要求。低離子凝聚胺法屬于一種靈敏度較高的交叉配血方式,其應(yīng)用原理為溶解凝聚胺離子后,產(chǎn)生的正電荷可對紅細胞唾液酸所帶的負電荷有中和作用,從而有利于促進凝集。并且低離子溶液也加大了抗體抗原間引力,對紅細胞電位有降低作用,也對特異性凝集有促進作用。本文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的紅細胞凝集陽性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低離子聚凝胺法能提高血液標本交叉配血試驗的紅細胞凝集陽性率。
如何確?;颊咻斞委煹陌踩?、穩(wěn)定性與便捷性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交叉配血試驗的原理為把受者紅細胞和血清與供者紅細胞和血清混合,觀察凝集狀況[5]。在低離子聚凝胺法中,聚凝胺屬于季銨鹽多聚物,其所含有的高價陽離子可中和紅細胞表面唾液酸的負電荷,使紅細胞凝聚,也可減少非特異性凝集,從而提高交叉配血試驗的準確性[6]。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的交叉配血試驗穩(wěn)定性與靈敏性分別為98.2%、98.2%,高于對照組的80.7%和82.5%(P<0.05);研究組的交叉配血試驗時間多于對照組(P<0.05)。從機制上分析,聚凝胺是一種陽離子聚合物,可與負電荷產(chǎn)生中和反應(yīng),可促進血型抗原與紅細胞相應(yīng)抗體之間的結(jié)合,進而可提高檢驗結(jié)果的準確率[7]。檢驗人員可根據(jù)主測管和次測管底部混合液凝集反應(yīng)的特點,準確地判斷出供血者和受血者的紅細胞狀況,從而提高檢測效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