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梅 楊雅梅 李婷
(1.寶雞市人民醫(yī)院病理科,陜西 寶雞 721000;2.寶雞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陜西 寶雞 721000)
前列腺癌常見于中老年男性,是嚴重影響男性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的泌尿系惡性腫瘤。前列腺癌發(fā)病早期無特異性癥狀,約70.0%患者在就診時已處于晚期。病理學檢查為前列腺癌的診斷金標準,大多在影像學引導下進行侵襲性直腸內活組織穿刺,但對患者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且診斷時間較長。前列腺癌抗原3(PCA3)是尿液中分離出來的用于前列腺癌早期診斷的的生物標志物,在前列腺癌中呈現(xiàn)高表達狀況,與患者的病理特征與預后都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診斷的敏感度和特異度有待提高[1]。miRNAs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分子,也是長度為25 nt的單鏈RNA分子,miRNAs可與靶向的mRNA結合,從而抑制mRNA的表達,在一定程度上講解mRNA,從而參與調節(jié)細胞凋亡、細胞增殖、細胞分化等總體過程[2]。研究[3-4]顯示,miR-122對前列腺癌的診斷與預后預測可能具有重要價值。本文主要探討miR-12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水平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性。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本院進行前列腺檢查的患者共168例,納入標準:患者主訴為前列腺疾病癥狀(包括血精、血尿、尿頻、排尿困難等;每例患者在病理活檢之前均行影像學與血清學檢查,檢查間隔≤1個月;年齡20~75歲;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檢查前未行放射治療、化療等治療。臨床資料缺失者;合并其他部位惡性腫瘤者;合并嚴重心肝功能不全者。
1.2方法 采集所有患者的空腹靜脈血3 mL,不抗凝,室溫靜置30 min左右,4 000 r/min 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儲存于-80℃ 冰箱。采取Trizol法提取血清總RNA(提取試劑盒購自西安天隆公司),測定RNA濃度(NanoDrop 2000設備),然后進行RNA逆轉錄。采用qPCR方法檢測外周血miR-122表達水平,檢測設備購自羅氏公司,檢測試劑盒購自大連TAKARA公司,以U6作為內參,繪制擴增曲線,計算miR-122的的相對含量。同時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所有患者的血清PCA3含量,試劑盒購自美國Abcam 公司,檢測儀器為上海生工公司的STARlet 酶聯(lián)免疫分析儀。
1.3臨床病理特征調查 調查所有患者的前列腺體積、收縮壓、舒張壓等一般資料與臨床資料,判定前列腺癌患者的臨床分級狀況。
2.1病理結果 在168例患者中,病理診斷為前列腺癌68例(前列腺癌組,Ⅰ級38例、Ⅱ級22例、Ⅲ級8例),前列腺增生100例(前列腺增生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2.2miR-122相對表達水平 前列腺癌組的miR-122相對表達水平、PCA3含量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組(P<0.05),且在不同病理分級患者中均有差異(F=29.022、19.873,P<0.05)。見表2。
表2 外周血miR-122相對表達水平及PCA3含量的比較
2.3相關性分析 前列腺癌組的Pearson結果顯示,臨床分級、PCA3含量與miR-122相對表達水平存在正相關性(r=0.772、0.677,P均=0.000)。
2.4影響因素分析 前列腺癌組COX回歸分析顯示,臨床分級、PCA3含量均為影響外周血miR-122相對表達水平的重要因素(P=0.006、0.013,OR=8.275、3.833,95%CI 1.843~34.022、95%CI1.475~8.551)。
由于各種內外在因素的影響,當前前列腺疾病患者逐年增多,包括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等。其中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療目的是防治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癥狀。不過由于很多患者伴隨有多種基礎疾病,各項生理功能退化,也伴隨有臟器功能老化,為此容易進展到前列腺癌。這部分患者多伴隨有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失去了再次手術根治的機會,導致患者的5年生存率下降,且生活質量不高,為此早期診斷具有重要價值[5]。臨床應用最廣泛的前列腺癌篩查方法為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和直腸指檢聯(lián)合檢測,雖應用較方便,但是診斷敏感度與特異性有待提高。研究[6]顯示,PCA3是一種與前列腺癌相關的異常表達分子標志物,可用于判斷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本文結果顯示,前列腺癌組的外周血PCA3含量高于前列腺增生組(P<0.05),且在不同病理分級患者中對比差異也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PCA3可能在前列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miRNA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也是調控基因表達與表觀遺傳的重要作用因子,其組成長度為22個核苷酸左右,主要結合于靶基因的非翻譯區(qū),從而參與調控人體內多種細胞的增殖、凋亡與侵襲等。隨著醫(yī)學研究的發(fā)展,現(xiàn)代已經發(fā)現(xiàn)有超過50余個miRNAs與前列腺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一定的相關性[7-8]。本文結果顯示,前列腺癌組的miR-122相對表達水平高于前列腺增生組(P<0.05),且在不同病理分級患者中均有差異(P<0.05)。
多數(shù)前列腺癌患者早期癥狀不明顯,發(fā)現(xiàn)時已處于中晚期,PCA3水平能較為敏感的反映前列腺癌患者的病情與預后,但鑒別診斷價值有待提高。現(xiàn)代研究[9]表明,前列腺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周期比較長,特別由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的轉化步驟比較多,涉及許多的基因在不同節(jié)點的表達。在轉錄后miRNA翻譯水平對編碼基因的表達具有調控作用,可影響細胞的分化、增殖及凋亡,從而調控前列腺癌的預后。也有學者采用miRNA表達基因芯片發(fā)現(xiàn)miRNAs異常表達是前列腺癌患者的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其中相對miR-21低表達的患者而言,高表達的患者具有較短的生化復發(fā)時間[10-11]。本文中前列腺癌組的Pearson結果顯示,臨床分級、PCA3含量與前列腺癌的miR-122相對表達水平存在正相關性;COX回歸分析顯示臨床分級、PCA3含量都為影響外周血miR-122相對表達水平的重要因素。
綜上所述,miR-122在前列腺癌中呈現(xiàn)高表達水平,與患者的病理分級、外周血PCA3含量存在相關性,可為前列腺癌的臨床診治提供較可靠的客觀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