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思同 沙 萍 曹佩佩 馬燕芬
(寧夏大學農學院,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反芻動物分子細胞育種重點實驗室,銀川 750021)
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依賴性組蛋白去乙?;窼irtuin在新陳代謝、氧化應激、炎癥及線粒體功能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1]。Sirtuin利用NAD+依賴性去乙?;赶芏嘟M蛋白與非組蛋白中的乙?;?,以調控下游轉錄因子。Sirtuins共含7種亞型,分別是位于細胞質的沉默信息調節(jié)因子2相關酶(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 related enzyme,SIRT)2,位于細胞核的SIRT1、SIRT6、SIRT7,以及位于線粒體的SIRT3、SIRT4、SIRT5[2]。過去針對Sirtuin家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SIRT1,目前其他成員的研究同樣成為焦點,特別是在機體內部多個器官均有分布的SIRT3,在細胞代謝、生物合成、細胞凋亡和氧化應激等方面均可以發(fā)揮調控作用[3]。近年來,有研究證實SIRT3介導奶牛乳腺炎的發(fā)病過程,炎癥的發(fā)病過程與SIRT3的豐度相關,而SIRT3的豐度受到底物與表達水平的雙重調控。因此,了解SIRT3的調控機制及在奶牛乳腺炎中發(fā)揮的作用對于靶向防治炎性疾病有重要意義。
沉默信息調節(jié)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是在20世紀70年代于釀酒酵母細胞沉默轉錄時被發(fā)現(xiàn)的蛋白家族,其性質高度保守,產物對基因組穩(wěn)定性存在影響[4],后將真核生物中與SIR2同源的蛋白稱為Sirtuin。Sirtuin屬于Ⅳ類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vlase,HDAC)中的第Ⅲ類。Sirtuin蛋白家族在不同的生物學過程如細胞凋亡、脂質代謝、線粒體合成、細胞應激、胰島素分泌和衰老等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5]。對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催化核心區(qū)域進行系統(tǒng)分類可將Sirtuin分為5個主要類型(Ⅰ、Ⅱ、Ⅲ、Ⅳ和U)[6]。SIRT3屬于第Ⅰ類,通常被認為分布于線粒體中,但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SIRT3在線粒體外也有分布,在受到應激刺激的細胞內全長型SIRT3可被酶裁剪為成熟SIRT3,因成熟SIRT3缺乏線粒體定位信號,會非特異性地分布于細胞的細胞核、細胞質以及線粒體中[3]。
哺乳動物Sirtuin的催化核心區(qū)域包含一大一小2個基本結構域,較大的結構域具有較強的保守性,由Rossmann折疊構成,較小的結構域包含1個鋅指結構和螺旋構件[7]。大小結構域之間的催化口袋包括A、B、C 3個活性位點,其中A點參與NAD+腺嘌呤-核糖部分的結合,B點參與煙酰胺-核糖部分的結合,C點是NAD+結合口袋深處。底物乙酰基被Sirtuin去乙?;筠D移到NAD+的二磷酸腺苷(ADP)-核糖基部分,同時1分子NAD+連接的ADP-核糖部分與煙酰胺之間的糖苷鍵被切斷,分裂為1分子O-乙?;?ADP-核糖(O-acetyl-ADP-ribose)和1分子煙酰胺(nicotinamide,NAM)[8]。Sirtuin偶聯(lián)了去乙?;蚇AD+斷裂2種催化活性,并產生了重要產物——O-乙?;?ADP-核糖。上文提到并非所有Sirtuin蛋白都具有去乙?;富钚裕琒IRT1、SIRT2、SIRT3和SIRT7具有去乙?;富钚裕玈IRT7的活性較弱或檢測不到,而SIRT4則主要表現(xiàn)ADP-核糖基轉移酶活性[9]。
NF-κB是包含p65(RelA)、RelB、c-Rel、NF-κB1(p105/p50)以及NF-κB2(p100/p52)7位成員的蛋白家族[10]。NF-κB信號通路是調節(jié)炎癥的關鍵信號通路,NF-κB主要通過參與炎性反應建立的基因轉錄而調節(jié)炎性疾病[11]。NF-κB與SIRT3存在拮抗關系,上調SIRT3的表達可以抑制NF-κB信號通路,還可以同時抑制高濃度非酯化脂肪酸(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NEFA)誘導的核易位和促炎反應的信號通路。奶牛乳腺上皮細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的NF-κBp65磷酸化水平會被NEFA誘導而上升,激活NF-κB信號通路,增加炎性因子如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細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mRNA水平,說明高濃度的NEFA會激活BMEC內的炎性通路。在大多數情況下,靜止中的NF-κB最主要的異源二聚體NF-κBp50/p65與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結合于細胞質中;NF-κBp50/p65在機體受到刺激時與IκBα分離,易位后進入細胞核內作為轉錄因子調節(jié)炎性因子表達[12]。在此過程內,NF-κBp65誘導的磷酸化對NF-κB的轉錄活性有十分關鍵的作用,患病奶牛磷酸化p65(p-NF-κBp65)與NF-κBp65比值的升高是NF-κB信號通路被激活的證明[13]。高濃度的NEFA具有脂毒性,奶牛脂解產生的NEFA約有1/2被BMEC吸收,促進乳腺炎性反應,NEFA在肝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中也可激活炎性通路,BMEC中的IL-6、IL-1β和p-NF-κBp65的表達對NEFA的反應表現(xiàn)出劑量依賴性[14]。NF-κBp65的乙?;梢哉{節(jié)炎性反應,使RelA/p65亞基的賴氨酸-310脫乙?;种芌elA/p65亞基的轉導,從而抑制NF-κB依賴性基因表達的轉錄[15]。BMEC中SIRT3的過表達顯著降低IL-6、IL-1β和p-NF-κBp65的豐度,證實SIRT3可以抑制NF-κB信號通路的激活[13]。
機體新陳代謝的過程中會產生有未配對電子的分子和原子,稱為自由基,正常情況下自由基的產生和清除是動態(tài)平衡的。奶牛泌乳期的代謝非常旺盛,BMEC會產生大量的ROS。高濃度的NEFA會影響到ROS的生成,圍產期奶牛耗氧量大幅增加,耗氧量越大生成的自由基也就越多,最后導致機體產生氧化應激[16]。細胞膜脂質層被ROS過氧化產生的大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會引起和加重DNA氧化損傷和蛋白質變性等,屬于不可逆損傷[17],對細胞造成嚴重損害。添加抗氧化劑后,NEFA的促氧化作用得到了抑制,說明NEFA是導致氧化應激的主要原因[18]。SIRT3是ROS生成的主要調控因子,可直接去乙?;⒓せ羁巩悪幟仕崦摎涿?(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2,IDH2)以及氧化因子錳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啟動抗氧化,防止細胞內累積ROS[19]。轉錄因子叉形頭轉錄因子O亞型3a(forkhead box O3a,F(xiàn)OXO3a)會被SIRT3去乙?;T導表達,激活的FOXO3a可進一步促進MnSOD和IDH2的表達,消除已積累的ROS[3]。
作為機體內重要的信號通路,AMPK同時也是主要由單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激活和調控的一種調節(jié)細胞物質和能量平衡穩(wěn)定的重要蛋白,通過使其下游的多種蛋白包括SIRT3和叉頭盒(forkhead box,F(xiàn)ox)磷酸化達到調控分解與合成代謝的效果[20]。叉頭框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xiàn)oxO1)的轉錄活性會隨著SIRT3去乙酰化而增強,達到緩解線粒體氧化損傷的目的。SIRT3與AMPK關系密切,AMPK通過增加NAD+激活SIRT3抑制NF-κB途徑中的p65,阻止促炎細胞因子的轉錄[21],同時也可促進MnSOD表達減輕機體氧化應激[22],而SIRT3也會去乙酰化從而激活AMPK,在脂質代謝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乳腺炎在奶牛養(yǎng)殖中危害性很強,其在治療上較高的花費制約著奶牛業(yè)的健康發(fā)展[23]。美國國家乳房炎委員會(National Mastitis Council,NMC)將乳房炎分為慢性乳房炎、臨床型乳房炎和亞臨床型乳房炎3種,區(qū)分依據是乳房和乳汁是否存在明顯變化[24],乳腺炎發(fā)病率在12%~75%[25]。奶牛對乳腺炎的易感性在產犢后的0~21 d尤為嚴重[26]。目前普遍認為,奶牛個體因素是影響奶牛乳腺炎的主要因素[27-28]。
圍產前期(產前3周),胎兒壓迫瘤胃,與營養(yǎng)代謝、激素紊亂等共同降低奶牛的干物質采食量,瘤胃內發(fā)酵物不足使丙酸缺乏,從而導致葡萄糖缺乏并上調脂肪分解信號,激活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triglyceride lipase,HSL)[29]。HSL磷酸化后轉移到脂滴促進脂肪動員,并將脂肪內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解為NEFA和甘油[30-31]。奶牛能否成功度過能量負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階段取決于NEFA的濃度是否超出肝臟代謝上限[32]。當NEFA濃度超出肝臟分解代謝能力的上限時會進行不完全β-氧化,此時就會產生β-羥丁酸(beta hydroxy butyric acid,BHBA),同時機體又會處于嚴重的NEB狀態(tài),此時奶牛機體易患乳腺炎。
目前已知SIRT3在治療奶牛乳腺炎中發(fā)揮的作用主要包括:一是SIRT3對BMEC氧化應激產生的ROS的抑制和清除。BMEC氧化應激會使細胞受損導致奶牛乳腺炎,ROS水平的上升屬于BMEC氧化應激時的特征之一,可以激活NF-κB信號通路并誘導促炎細胞因子表達[13]。已有研究證實SIRT3是ROS生成的主要調控因子[33],通過促進MnSOD的mRNA的表達,將MnSOD去乙酰化以清除ROS[34]。同時,SIRT3可以激活氨基酸代謝中的谷氨酸脫氫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三羧酸循環(huán)中的琥珀酸脫氫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等的活性,增強線粒體呼吸作用,減少ROS的生成[35]。BMEC的氧化應激程度因SIRT3抑制清除ROS而恢復正常水平,減少細胞受損,從而降低奶牛乳腺炎的發(fā)病率。二是SIRT3對NF-κB信號通路的抑制?;疾∧膛sw內通常出現(xiàn)NEFA激活NF-κB信號通路,受到刺激后NF-κB的p65亞基迅速與IκBα解離,轉移至細胞核與靶基因相應位點結合,增強細胞內的炎性應答,也增加促炎因子的釋放,最終導致機體產生炎性損傷。在BMEC中,SIRT3的過表達可以顯著降低p-NF-κBp65、IL-6和IL-1β的豐度,為SIRT3抑制NF-κB信號通路的作用提供支持[13]。NF-κB信號通路受到抑制后可減輕奶牛乳腺炎的發(fā)病。三是SIRT3對NEFA的抑制。NEB狀態(tài)是導致奶?;既橄傺椎闹饕蛑?,此狀態(tài)下脂解產生的NEFA約1/2會被BMEC吸收[36]。NEFA不僅會激活NF-κB信號通路,同時高濃度的NEFA具有脂毒性,造成BMEC炎性水平增加。研究表明,SIRT3通過去乙?;{節(jié)長鏈酰基輔酶A脫氫酶(long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LCAD)的活性,促進脂肪酸氧化,從而減少TG和脂肪酸氧化中間產物的累積[37]。TG是NEFA的主要來源,SIRT3的過表達可以減少體內NEFA的累積,減弱NEFA的脂毒性及其對NF-κB信號通路的影響,減少奶牛乳腺炎的發(fā)病。
SIRT3通過去乙?;{控下游蛋白質,并與NF-κB、AMPK等底物和NEFA、ROS等物質相互作用,在細胞能量代謝、生物合成、細胞凋亡、熱量限制及氧化應激等方面發(fā)揮作用。目前對SIRT3的研究還未達到其同家族SIRT1的深度,對SIRT3與乳腺炎之間的確切調控關系及機制還有著很大的空白,通過深層次研究SIRT3與乳腺炎發(fā)病可為SIRT3靶向治療乳腺炎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