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
“新作大家談”欄目,主要關注作家的新作,邀請批評家們寫下對這個作品的第一印象、最新感受。湯成難是近年來深受關注的小說家,她的作品里常常有西藏生活和風貌,這種對遠方生活的眷顧使得她的寫作別具風格和調(diào)性?!端{色淚滴》是湯成難的最新中篇小說,所處理的依然是關于西藏和遠方的故事,當然,這部小說也關乎一位中年女性的生活際遇。本期欄目邀請了曹譯、程舒穎來點評,兩位評論者都出生于1999年,也都有小說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是新一代的小說作者,既是小說創(chuàng)作者又是評論者,她們?nèi)绾慰创端{色淚滴》,如何理解一個中年女性的生活,是饒有意味的話題。
在《想象一種藍色》中,曹譯認為,“作為揚州作家,想象遠方的西藏,是湯成難抹不開的獨特標識。湯成難的許多小說都以西藏邊地為敘述空間,于此編織情節(jié),發(fā)生故事”。同樣,“西藏作為‘遠方’出現(xiàn)在《藍色淚滴》中。西藏是未知的、冒險的,西藏也是包容的,可以給人希望的”。在小說中,“玉珍終于被療愈,在小說結尾被西藏感動、俘獲,從西藏收獲了繼續(xù)生活的能量。我想,這種寫法其實基于一個預設的邏輯,即西藏作為他者,能以其獨特而對現(xiàn)代人生存有所影響”。作為讀者,曹譯對這部小說贊賞之外也提到了她的思考,即以西藏作為遠方生活的預設是否有意義和有新意,顯示了年輕讀者的銳氣。
程舒穎在《做一只自由的風箏》中認為,“自由,這一在小說中多次出現(xiàn)的核心詞,也形塑著小說的氣息。小說中的家偉和致遠,都是健康又勇敢的男性形象,就連死亡都充滿著遠行者的浪漫色彩,甚至有些以生命追尋自由的英雄主義”?!半m然小說所寫的主要內(nèi)容是玉珍進藏的種種遭際,配合著西藏濃墨重彩的風物,隱含危險又斑斕多姿,但在小說的內(nèi)部,拽著小說下墜,使之有沉重感的卻是玉珍之前的生活?!M一步而言,玉珍的西藏之旅,所蘊含的含義遠大于和解、釋懷,以及對其他人自由的理解。在小說的結尾,當她親眼看到生命降生,草原壯闊,陽光‘似雨點一樣稠密’的那一刻,她也找尋到了自己的自由?!背淌娣f敏銳地意識到,這位女性的西藏之旅中對生命和他人的理解,進而她所關注的是這位女性如何理解自我、如何理解自我的自由。
兩位年輕人的文學敏感力令人贊賞,觀點都深具啟發(fā)性,她們的看法打開了我們理解湯成難作品的空間。我想,在關于遠方、自由的想象之外,這部小說也包括了一位母親對生活、對生命意義的理解。一個生命從母親身體里降生,母親如此熱愛孩子,但是孩子卻沒有給予她所期待的回報,那么,母親要如何對待孩子長大成人后的選擇?我以為,如何理解母親與兒子的關系、如何理解年輕一代的選擇是這部作品所包含的重要主題。玉珍在孩子不幸離世后順著兒子足跡行走的過程,是她了解另一個生命的過程,也是將自我從刻板生活中解放的過程?!端{色淚滴》里,小說家所寫下的是一位中年女性擺脫慣性生活的渴望,也是她看到更闊大世界后對人生的慢慢領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認為,前夫和兒子、西藏和遠方固然是她理解世界的一種路徑和方法,但并不是也不應該是唯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