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漢彬 余少玉
文/東莞市商業(yè)學校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出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培養(yǎng)文化意識、發(fā)展多元思維、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這不僅對課堂教學帶來新的機遇,也對英語教材的編寫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英語教材內容單一、陳舊,教師在教學中普遍采用知識“碎片化”的教學方式,教學目標的設定脫離專業(yè)特色和學情分析。為此,探討如何在教材編寫中以有效的活動形式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語言運用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筆者通過對現(xiàn)行英語教材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教材教學目標的設定以英語知識點為主,缺乏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指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和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不足,輕“職場英語溝通能力”的多元需求,重“知識碎片化”的教學,實用性和職業(yè)性不強。因此,我們應探索如何在教材中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創(chuàng)設職業(yè)情境,開展沉浸式語言技能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十四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英語2》根據(jù)教育部2020年發(fā)布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公共基礎課程標準編寫,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突顯職業(yè)教育類型特征,遵循了技術技能人才成長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奠定基礎。
中職英語課程的任務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完成義務教育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強化關鍵能力。通過語言知識學習與語言交際活動開展,使學生具有在日常生活與職業(yè)情境中運用英語的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們適應職場工作需要。
英語課程內容包含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這六個要素,它們之間相互關聯(lián),是一個有機整體。
課程標準提出了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明確所有的語言都應在一定的主題語境下進行,以基于語篇的學習理解類學習活動為基礎,逐步引導學生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深入語篇的文化知識學習,內化語言技能,以達到應用實踐目標,最后引導學生進行遷移創(chuàng)新類學習活動,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如圖1)。
圖1 SWOP方法調查流程總覽示意圖
筆者受邀擔任教育科學出版社“十四五”國家規(guī)劃教材《英語2》和配套教師用書、學生用書的編委,遵循語言學習規(guī)律,在PROPER理念的指導下,嘗試把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運用到語言素材選用和實踐活動的設計當中。下面,筆者結合所編寫的Unit5 That is how we can finish it so efficiently 范例進行闡述。
1.總體設計
筆者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課標精神為引領,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指針,以職業(yè)情境為主線,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在教材總主編提出的“PROPER”學習理念的指導下(如圖2),從基于語篇、深入語篇和超越語篇三個層面由淺入深選用語言素材、設計語言實踐活動,提升興趣,打好基礎,培養(yǎng)能力。
圖2 PROPER學習理念
2.實施過程
在Getting Ready和Listening部分設計基于語篇的學習理解類活動,在Speaking和Reading部分設計深入語篇的應用實踐類活動,在Writing、Taking action和Understanding Culture部分設計超越語篇的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如圖3)。
(1)基于語篇的學習理解類活動的設計
Step1 PROPER學習理念指導下設計學習理解類活動
圖3 編寫實施過程
活動1:P- Practical
Part 1:Getting Ready
本單元的主題是團隊合作,筆者圍繞話題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真實語言情境,通過對比圖片,開展小組討論、頭腦風暴團隊合作和個人自主工作。此外,筆者還在教師用書中設計了采訪、調查、信息匹配、表演等多種活動,以此構建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活躍課堂氣氛,自然引入主題。
活動2:R-Relevant
Part 2:Listening
筆者緊貼專業(yè)特點,基于語篇理解設計了1個對話和1篇新聞稿的聽力素材,從日常交流過渡到職場溝通,并設計了提取關鍵信息、識別對話主題、辨析說話者態(tài)度、推斷說話者意圖等活動。Listening A是校園團隊合作項目的兩位隊友關于團隊項目完成情況的對話,B部分是關于泰國溶洞少年被困十天獲救的新聞稿,學生通過聽力識別主題“團隊協(xié)作”,根據(jù)相關的活動和練習提升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2)深入語篇的應用實踐類活動的設計
Step2 PROPER學習理念指導下設計應用實踐類活動
活動3:0-Original
Part 3:Speaking
圍繞單元主題精選國內外海報或網(wǎng)絡上的文章,凝練西方優(yōu)秀文化素材,設計3個貼近學生生活的真實語言情境,融入口語交際中常見的功能性語句,有機融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引導學生感知不同語言表達的思維差異。
活動4:P-Progressive
主題設計從個人生活到學校、社區(qū),再到國家及社會發(fā)展,由近及遠、循序漸進,并有機融入語言知識與技能、學習策略與方法。
Part 4:Reading
筆者在閱讀部分設計了頭腦風暴、小組討論、配對,讀寫結合、任務設定等深入語篇的應用實踐類活動。如通過數(shù)據(jù)對比、圖表、圖片抓住重點,以微博發(fā)帖的形式讓學生匹配,小組討論,選擇微博討論的三種觀點,發(fā)表看法。
在文章B“團隊成員的優(yōu)秀品質”中,設置選擇段落大意和制定團隊招納新成員方案這兩個任務,并拓展到“為學習小組招聘優(yōu)秀成員”的方案。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有機融入素養(yǎng)教育,從個人品質的素材選用到學校、社會的需求文章的拓展。
(3)超越語篇的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的設計
Step3 PROPER學習理念指導下設計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
活動5:E-Enabling
Part 5:Writing
在編寫和設計多種體裁語篇的技能訓練后,筆者通過思維導圖、凹腦圖等形式分析被動語態(tài)的要點、強化學生理解話語意義的能力和運用語言表達意義的能力。接著,基于六要素整合的活動觀設計了“Practical writing”情景寫作,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境,學生根據(jù)“學習小組介紹城市”的任務進行組員分工、明確責任和范圍劃定進行寫作,有效提高語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由充分的輸入轉變?yōu)橛行У妮敵觥?/p>
活動6:R-Remedial
Part 6:Taking Action
筆者在編寫中注重修復盤活基礎知識,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有效銜接。結合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了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景“尋找工作伙伴”的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列出工作伙伴必備的品質和技能,通過采訪班級五位伙伴了解他們的優(yōu)點,并用表格展示他們的技能、品質。接著根據(jù)要求選出最佳隊友,并向班級介紹。在此部分的內容編寫中,筆者通過頭腦風暴、采訪、演講、小組展示等活動設計超越語篇的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引導學生加深對單元主題“團隊合作”的理解。
Part 7:Understanding Culture
通過小短文介紹F4賽車團隊和他們的團隊精神,引入“the new standard for teamwork”,拓展到西方文化點,加深學生對兩種文化與思維差異的理解。
在PROPER學習理念的指導下,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和思政元素,整合課程內容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這六個要素,從基于語境、深入語境、超越語境三個層面為出發(fā)點選用相關的素材和設計活動,并把這種創(chuàng)新做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教材出版后于2021年9月開始在全國各職業(yè)學校廣泛使用,筆者通過問卷對教師、學生使用教材后的情況進行調查。教師們普遍反饋:本套國規(guī)教材的課堂實踐效果好,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更濃厚,課堂參與更積極,知識內化更深入,核心素養(yǎng)得到很大的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更顯著。
可見,在國規(guī)教材的編寫中應用和實踐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以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為基礎,圍繞主題語境,基于多模態(tài)的語篇編寫緊扣專業(yè)特色的內容,設計指向學生思維品質發(fā)展的問題,使主題意義探究層層推進,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及學習策略等方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