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鍵
(廣西平南縣同和鎮(zhèn)鄉(xiāng)村建設綜合服務中心,廣西 平南 537317)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是我國林業(yè)產業(yè)發(fā)展較先進的地區(qū),該地區(qū)依靠獨特地形和氣候,開展桉樹、油茶、杉木等經濟類樹種種植,并且取得了成功。多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林業(yè)發(fā)展已經非常成熟,林業(yè)種植技術已經形成了先進的技術體系,技術應用不僅建立了標準化,同時也在朝現(xiàn)代化方向發(fā)展,尤其是造林整地和植樹造林技術應用非常成熟,并且技術應用效果已經得到了實踐驗證,以下是對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技術經驗進行總結,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造林技術為實例,對技術進行推廣,有利于我國造林技術的整體融合發(fā)展。
造林整地技術是林業(yè)造林過程中的重要技術內容,對于我國造林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林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中,造林整地技術應用也相對比較成熟,應用技術的過程中,根據林地氣候、地形、栽培的樹種合理應用造林整地技術,繼而確保造林整地達到良好的技術條件,提升造林整地效果。以下是本文在研究的過程中,結合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桉樹、油茶、杉木種植總結的造林整地技術要點:
根據樹種的生長習性,合理選擇種植地,選擇氣候最佳、溫度最佳的種植區(qū)域,對于桉樹造林生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是結合相關經驗對林地選址注意要點進行總結:
(1)海拔選擇。海拔對于造林有重要的影響。實際的造林過程中,海拔最佳為800~1900m,適合杉木等造林,如果是油茶或者桉樹,林地海拔500~1000m。
(2)區(qū)域內氣候條件選擇。林地內的氣候條件應該達到一定的要求,才能夠合理種植。如,桉樹和油茶種植的過程中,溫度適宜在15~28℃。
(3)土壤類型和土壤厚度。土壤類型以及土壤厚度也會影響到林木生長,造林過程中,土壤類型最佳為紅土壤、桉樹育苗造林過程中,偏砂質土壤也能夠達到良好的效果。土層厚度為110cm 以上,PH 值4~6.5為最佳參數。另外,光照充足的南向、東向陽坡和半陽坡的中下部適合造林種植,具有向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同時,最佳坡度為25°以下的斜坡或緩坡種植。
選擇合適林地是造林整地的開始,整地造林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煉山整地工作,對整個林地進行處理,從而保證林地具有良好的肥力,促進桉樹良好生長。以下是對煉山整地技術要點進行總結:
(1)進行林地整理。種植之前對林地內的雜草和雜物進行清理,造林之前對林地進行有效清理和清潔,主要是對林區(qū)內的雜草,灌木以及碎石等垃圾物進行清理,將所有的垃圾堆放到一處并進行統(tǒng)一處理。將被清理物體都統(tǒng)一堆放一處,繼而實現(xiàn)林地整潔,為后續(xù)的桉樹栽培打好基礎。
(2)林區(qū)內需要設置防火帶。造林過程中,設置防火隔離帶對于林業(yè)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防止火災是為了對林業(yè)進行保護。林業(yè)造林時防火隔離帶設置為20m以內。防火隔離帶設置過程中,如果確認部分地區(qū)過于危險,則需要重新設置防火隔離帶,將防火帶的寬度增加到25m以上,能夠提升防火效果。
(3)對林區(qū)內的腐根進行處理。造林之前,對跡地進行采伐,而在具體造林之前,還需要對伐根進行催腐處理,以免伐根滋生病菌,影響到林木生長。將新采伐伐根上涂抹催腐藥劑,并且對重點部位的皮部也涂抹藥劑,從而起到催腐的作用。另外,如果是萌芽的催腐,一定要先將萌芽從樹樁基部剝離,并劈裂三分之一以上的皮部,然后把藥液涂于創(chuàng)傷口上(可將噴霧器出水口調大,直接噴藥液)。
另外,造林整地技術應用時,還需要進行除草,除草一般應用草舒或其他除草劑開展。使用的過程中,對藥劑進行兌水,藥水比例設計為1:2,再加入30%草甘膦除草液即可,除草的過程中,按照用藥1.25kg/667m2進行除草。
造林技術還包括整地規(guī)劃,在造林之前,部分林地需要進行簡單整理,通過林地整理,提升林地肥力,消除細菌,提升林木生長效果,以下是總結桉樹、油茶種植技術之后,對整地規(guī)劃技術要點進行總結:
(1)進行林地規(guī)劃整理,造林實施之后需要進行整地,通過整地,更可以提升種植效果。煉山之后要求進行林地施工,沿等高線設行挖明坑(碰到大樹樁或石頭無法正常挖坑時,可左、右適當偏離)。
(2)設置種植坑穴。造林過程中,一般選擇坑穴栽培方法,在栽培的過程中,按照林木需求設置坑穴規(guī)定。如,桉樹造林的過程中,坑穴規(guī)格坑底40cm×30cm、坑深30cm。挖坑時,表土放上方或兩邊作回坑用,心土放下方。
種植造林技術也是林業(yè)種植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對于林業(yè)造林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林業(yè)種植技術研究可以確定,造林技術主要要點包括選種、播種、種植、撫育管理等技術,以下是對技術的具體要點進行總結:
(1)選擇適合地區(qū)或者地區(qū)培育的品種。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油茶種植為例,軟2號、岑軟3號、桂無1、桂無2、桂無3、桂無4等都是優(yōu)良品種。
(2)選擇良種。種子不僅品種優(yōu)良,本身的質量也應該達到最佳狀態(tài)。如,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油茶種植的過程中,選擇在無病蟲害,長勢良好的樹木上采種。
(3)采種也非常重要。需要根據區(qū)域內的溫度進行采種,一般情況下,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油茶種植在16~18℃進行選種。
(4)采種之后的處理。為了確保種子能夠良好生長。種植前需要做好采種管理,茶采種一般為霜降節(jié)氣后的3~7d內完成。采種完畢后將種子存放于干燥和通風位置。種子儲存要求做好水分管理,可以采用沙藏方法,即按種沙1:5的比例,將種子與濕沙進行混合,混合均勻支護,將種子進行分層處理室內堆藏,亦可在室外溝藏。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林業(yè)造林的過程中,大部分選擇育苗移栽技術。因此,苗木育苗就非常重要。以下是對油茶造林過程中的苗木育苗技術要點進行總結:
(1)栽苗之前在土地內施撒定量的基肥,選擇農家肥為主要肥料,按照每施撒100kg/667m2的量進行苗木移栽。
(2)油茶種植選擇撒播或者條播。在種植的過程中,撒播控制播種量為10~15kg/667m2、而條播的播種量適當增加1~2kg即可,更能夠促進苗木良好生長。
(3)油茶種植過程中,需要做好定期補植,主要目的控制苗木的密度。如,油茶種植時,單品種種植密度 74~111株/667m2,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密植。
苗木生長到一定高度之后就可以進行移栽種植,移栽種植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合理使用技術,以下是根據桉樹造林技術要點,對桉樹移栽技術進行總結:
(1)挖坑之后一個月才可以施撒基肥,確?;适┤鼍哂辛己玫男Ч?/p>
(2)栽培前,每個桉樹種植坑內施撒500g基肥即可。
(3)栽培實施的過程中,在坑上方半徑75cm范圍內進行取土,取走表土并且打碎(泥團最大直徑不超過34cm)、并且對泥土的樹根和石塊進行清除,清除完成后將土回坑(不能回心土和植物殘體),要求坑面外高內低(以坑中間為標準,高出約3~6cm)。
(4)移栽過程中,選擇優(yōu)質苗木進行移栽。移栽過程中,要求苗高一定要達到20cm之上,同時地徑在0.3cm之上。同時,沒苗木移栽前,需要注意淋水和病蟲害防治。如果苗木根系生長穿入土中,要及時移杯防止苗木徒長。移杯后煉苗5d以上的苗木方可定植。
(5)苗木栽培方法總結:苗木具體栽培的過程中,先撥去表面的干土,在坑左上方挖深度超過營養(yǎng)杯5cm以上的定植坑。之后,將苗木剝除塑料袋,放于坑中扶正后用濕土回填壓實。在壓實的過程中,也需要對苗木四周進行壓實,防止苗木出現(xiàn)傾倒等現(xiàn)象。
造林整地工作實施過程中,撫育管理技術非常重要,在栽培完成后,一定要注重撫育管理。根據杉木、油茶種植技術經驗,撫育管理技術主要包括施肥管理、除草管理和修剪管理,以下是對撫育管理技術要點進行總結:
(1)以桉樹種植為例,在林木苗木定植完成后60d內進行施肥。施肥主要以復合肥為主,施肥量為0.50~0.75kg/株,施肥過程中,樹苗兩側30cm處開溝35cm×25cm×25cm的月形施肥溝,將肥料均勻撒施于溝內并回土覆蓋,保證施肥合理完成。
(2)控制追肥管理,施肥管理。追肥實施前要求做好林地一除草,防止雜草與植物雜草爭肥;距離樹根40cm位置施肥,在樹根上坡方向,開月牙形施肥溝或在樹根的上方、左右兩側各開一個施肥穴,施后覆土,防止肥料流失;測土施肥,根據技術部門給出的測土施肥進行控制,提升施肥效果,保證施肥達到一定標準。
(3)造林種植的過程中,需要完成修剪管理,注重修剪管理,確保枝繁葉茂,同時也要求控制郁閉度。修剪過程中,要求對殘枝,病枝進行剪除,并且統(tǒng)一清理。修剪時,密度過大的樹冠要進行疏剪,繼而確保樹木良好生長。
造林種植技術應用過程中,還需要做好病蟲害管理,解決病蟲害管理,能夠減少損失,繼而保證病蟲害處理有效,以下是對病蟲害管理要點進行全面總結。
第一,病蟲害應該以預防為主,通過預防有效控制,促進林木良好生長。通過長期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對病蟲害預防技術進行總結,林業(yè)造林的過程中,病蟲害與林地郁閉度、林地樹種、林地樹木管理工作之間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進行林業(yè)造林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林業(yè)栽培和管理方法完成病蟲害預防。例如,營林造林的過程中,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樹種,就可以直接提升林業(yè)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另外,造林過程中根據林木生長特性進行澆水和灌溉,也有利于林業(yè)病蟲害的有效防治[1]。
第二,化學藥劑的防治方法?;瘜W藥劑防治方法是現(xiàn)代林業(y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主要方法,該方法效果最佳的方法,同時也是病蟲害防治效果最快的方法之一,對于病蟲害防治實施有重要的幫助。在利用化學防治方法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專病專治。例如,炭疽病是桉樹種植過程中的常見病害問題,該病害4月份開始發(fā)病,5~6月份發(fā)病迅速,8~9月份為發(fā)病高峰。所以可以在4月初噴施一次殺菌劑進行預防,7月末、8月中上旬各噴施一次殺菌劑進行預防。秋雨季節(jié),每次雨停天晴后,可噴施一次殺菌劑進行預防。預防過程中,預防性殺菌劑代森錳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性藥劑[2]。
第三,在當前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也包括物理病蟲害防治技術。病蟲害防治實施的過程中,采用物理防治技術,是一種無公害的病蟲害防治技術。該防治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主要是使用物理器械進行防治。如,常見的殺蟲燈、性誘捕器都是使用非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3]。
上述技術要點總結了多種樹種的栽培技術,同時也總結了造林整地、植樹造林要點。而在當前我國林業(yè)發(fā)展的背景下,造林整地和植樹造林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結合現(xiàn)代化技術對植樹造林技術進行優(yōu)化,確保造林技術實施良好,提升造林應用效果。以下是對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技術的新發(fā)展進行研究[4]。
(1)林業(y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開始使用無人機技術。使用無人機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主要利用無人機技術進行病蟲害監(jiān)控和調查,或者無人機噴灑藥劑,繼而起到全面防控的作用,確保病蟲害防治實施達到良好的效果。
(2)造林整地技術也開始朝機械化方向發(fā)展,具體的技術應用的過程中,開始使用大型機械進行造林整地,包括利用挖掘機進行開墾挖掘等技術,利用機械化技術進行造林整地,與傳統(tǒng)造林技術相比,成本更低,同時效率更高,真正實現(xiàn)了高效造林整地[5]。
本文針對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技術進行分析研究,總結了造林整地與植樹造林技術的發(fā)展方向。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在當前林業(yè)發(fā)展背景下,造林整地以及植樹造林相關技術正在朝機械化、智能化方向發(fā)展,希望本文研究能夠對造林技術和整地技術發(fā)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