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宇
每朵花只能開放一次,孩子們的童年也只有一次。我用愛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南京九校這片教育的沃土上耕耘了11年。
要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光有愛不夠,還要善思考、懂變通,了解孩子的心理。讓孩子樂于接受教育,讓教育于無形之中又無處不在,是我心中理想的教育。
期末復習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大多是講卷子、講重點題型,二年級學生本就活潑好動,為了減少講題時學生溜號的現(xiàn)象,我用分組挑戰(zhàn)賽的方式增加復習課的趣味性。
“一個熱狗6 元5 角,付給售貨員10 元,應找回多少錢?1 組1 號劉一丁回答?!蔽蚁赛c第一個同學發(fā)言。
“用10 元 減 去6 元5 角,答 案 是3 元5角?!?/p>
“回答正確,給1 組加分。這是一道減法題,解題思路是……”我開始講解。劉一丁臉上洋溢著驕傲的笑容,這種喜悅不僅是因為掌握了這個知識點,更因為自己給所在“戰(zhàn)隊”加上了寶貴的1 分!1 組的同學喜笑顏開,其他組的同學嚴陣以待,都非常認真地聽課,隨時準備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生怕因為自己的失誤導致所在的小組丟分。挑戰(zhàn)賽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競答的方式,充分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既把復習課上得生動,又取得了教學效果,還無形中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理想的教育是順應孩子天性,不是要求學生必須做,而是激發(fā)內(nèi)驅力,讓他們主動去做。從一年級開始,我班每個學生都有印章本,本子里面的每一個印章都記錄著他們的努力。小測試成績優(yōu)秀、參加學?;顒颖憩F(xiàn)突出,甚至是上課積極發(fā)言都會得到獎勵。攢夠10 個印章可以兌換粘貼,集齊兩個粘貼可以兌換小禮物或者抽獎。學生們最喜歡的是幸運大抽獎環(huán)節(jié),因為可以抽到零食兌換券、文具兌換券、老師小助手兌換券、心愿兌換券……
“老師,我可以用心愿兌換券換一天不上學不?”有一次,婁云浩調(diào)皮地問。
“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
我勉強忍住笑,重申規(guī)則道:“心愿兌換券是滿足合理愿望的,不上學當然不可以了?!?/p>
同學們會私下交換心儀的兌換券,彼此“打氣”:“你的小雞橡皮好可愛,再得兩個印章我也要換這個!”在各個方面都努力做好,爭取獲得印章,成了他們心中有趣的游戲。
有獎勵也要有懲罰,犯了錯誤自然會扣除印章。課間活動結束后,要站排回教室,一年級時我天天跟著,告訴學生怎么站排怎么走,到二年級我就不再跟了。我授權體委張公嚴負責站排情況,每次匯報總結,站排不齊、打鬧都會被劃掉印章。
理想的教育是引導思考,不是灌輸結論。我從二樓的教室窗口錄下了班級站排的情景,通過電腦播放給學生看,哪個同學站排時回頭說話,誰嬉笑打鬧都看得一清二楚。我什么都沒說,也沒有批評誰,學生們知道我雖然不下樓,但能從二樓看到他們,說不定什么時候還會錄像,明白了為什么要“人前人后一個樣兒”。
有一次,間操時我去開會,一直到快12點才結束。已經(jīng)過了開飯的時間,我很著急,擔心孩子們吃不上飯。從北校區(qū)回到南校區(qū)至少需要5 分鐘的路程,我飛快地往學校跑。進入學校走廊,經(jīng)過前面幾個班級,有的班飯桶放在外面也沒人抬,本子飛、人在鬧,屋里都“炸鍋”了……我做好了心理準備,可走到我班教室附近,卻發(fā)現(xiàn)屋里很安靜。我推開門,看到每個同學的桌布都已經(jīng)鋪好,當天抬飯的值日生把飯桶抬了進去,為大家盛飯的學生也安排就位,班長李睿沅正在點名,看誰坐得好、準備好吃飯用具,就叫誰去盛飯。孩子們不僅按時吃上飯,還如此井然有序,我很吃驚,也非常感動。這樣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看到了理想的教育成果。
靈活有趣的教學手段,是我踐行理想教育的保證。二年六班的孩子,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在“爭章”中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各方面都步入正軌,也為他們將來的學習生活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沉到課堂中,沉到學生中,沉到每一個理想教育的實踐中,我聽到了學生拔節(jié)成長的聲音,也看到了自己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