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陽
辣椒是甘肅莊浪縣傳統(tǒng)的優(yōu)勢農產品,早在20世紀90年代,葫蘆河流域的陽川和水洛河流域的萬泉朱店就有種植辣椒的傳統(tǒng),種植以當地一些老品種為主,品種單一、雜交種少,嚴重制約辣椒產業(yè)的發(fā)展。為此,莊浪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依托露地蔬菜項目扶持,大力引進辣椒新品種,通過試驗示范,篩選出適宜在當地栽培的優(yōu)質、高產、抗逆性強、品質好的辣椒新品種。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21年3—10月在莊浪縣南湖鎮(zhèn)高房村進行,該試驗地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莊靜、秦隆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海拔1 530 m。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8.2℃,年平均降水量470.9 mm,全年無霜期150天。前茬為油菜,試驗地土壤肥力均勻,土層深厚平整。
1.2 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有隴椒5號、隴椒10號、隴椒11號、隴椒12號(以上品種為甘肅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提供),航椒8號(甘肅省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央、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天水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等5個辣椒品種,以當地種植的隴椒5號為對照。
1.3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共設5個處理,處理1:隴椒5號(CK);處理2:航椒8號;處理3:隴椒10號;處理4:隴椒11號;處理5:隴椒12號。每個處理3次重復。覆膜起壟栽培,壟寬54 cm,溝寬35 cm,壟高15 cm,每穴兩株,株距40 cm,壟上行距30 cm,小區(qū)寬3.56 m,長6 m,小區(qū)面積21.36 m2,田間管理一致。
1.4 育苗 各試驗品種在3月1日統(tǒng)一育苗,育苗采用72孔穴盤育苗,營養(yǎng)基質用草碳、珍珠巖、蛭石按2∶1∶1比例配成,加入復合肥1 kg/m3、生物有機肥15 kg/m3,拌勻裝入穴盤備用。在穴盤中每穴播種2粒種子,上蓋厚0.5 cm的基質,澆透水。
1.5 施肥整地 5月24日定植,定植前1周施肥整地,畝施農家肥5 000 kg、尿素25 kg(46%)、過磷酸鈣50 kg(16%)、硫酸鉀10 kg(50%),均勻撒施地表;畝用50%辛硫磷乳油1 kg、麥麩10 kg,加水拌勻撒施深翻耙耱,無土塊,無石頭,無雜草,定植一行立即灌水,定植后4~6天覆蓋地膜。
2.1 不同辣椒品種生育期表現 從表1可知:隴椒5號出苗最早,航椒8號、隴椒10號、隴椒12號次之,隴椒11號最晚。開花期、青果始收期依次是航椒8號、隴椒5號,其余一致。
表1 供試品種物候期對比 月-日
2.2 不同辣椒品種經濟性狀表現 從表2可知:航椒8號植株最高,依次是隴椒10號、隴椒12號、隴椒11號、隴椒5號;株幅最大的是隴椒10號,依次是隴椒12號、隴椒11號、隴椒5號,航椒8號株幅最?。浑]椒12號果長最長,隴椒5號果長最短;隴椒10號果肩最寬,依次是隴椒11、隴椒12、航椒8號、隴椒5號;隴椒10號平均單果質量最大,隴椒5號最?。粏沃杲Y果數從高到低依次是隴椒10號>隴椒12號>隴椒11號>隴椒5號>航椒8號。
表2 供試品種主要性狀對比
2.3 不同辣椒品種產量及經濟效益分析 由表3可知,隴椒10號產量最高,為3 558 kg/畝,較對照增產209 kg,增幅6.02%,單價統(tǒng)一按2.6元/kg計算,畝純收入為8 301元;其次是隴椒12號,為3 521 kg/畝,較對照增產171.66 kg,增幅4.92%,畝純收入為8 204元;隴椒11號為3 486 kg/畝,較對照增產137 kg,增幅3.86%,畝純收入為8 114元;航椒8號為3 474 kg/畝,較對照增產125 kg,增幅3.73%,畝純收入為8 082元。
表3 產量結果和經濟效益分析
隴椒10號、隴椒12號、隴椒11號、航椒8號4個品種與當地主栽品種隴椒5號相比增產明顯,可以在莊浪縣大面積示范推廣,尤其是隴椒10號,產量最高,效益最好,可作為主要引種品種大面積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