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安門外南十里橋,方十里,皆泉也……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為業(yè)。都人賣花擔,每辰千百,散入都門、入春而梅、而山茶、而水仙、而探春。中春而桃李、而海棠。春老而牡丹、而芍藥、而變枝。 』
花朝節(jié),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jié)”“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jié)”,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流行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于農歷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節(jié)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游覽賞花,此舉稱為“踏青”,女孩們將紅色的剪紙或綢帶掛在樹枝上,便是獻給花神的禮物。邊祈福,邊賞花,稱為“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這些活動都是為了紀念、慶祝百花的生日?;ǔ?jié)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至于“花神”,相傳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傳說她善于種花養(yǎng)花,被后人尊為“花神”,并把花朝節(jié)附會成她的節(jié)日。
賞花是一種流傳已久的文人雅興,由古至今,賞花成為中國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南宋《夢粱錄·二月望》中記有:“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jié),漸聞風俗,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游賞?!倍轮俅?,正值百花齊放、桃李爭妍的時節(jié),為花朝節(jié)的舉辦增添自然的多彩繽紛。這一天花販在出售鮮花時,多用紅布條或紅紙束縛花枝,以表美好的祝福。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鼓勵共同奮斗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許多地區(qū)開展賞花活動,營造出歡樂、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在廣西龍州、寧明等地仍有青年男女在花朝節(jié)這天聚集平壩對歌的習俗,歌中必有歌頌百花仙子的內容,唱至情深意濃時,則互拋繡球,現場氣氛活躍生動,讓人心神蕩漾。流傳至今,花朝節(jié)的內容比之過去更加豐富,每逢節(jié)日,各地舉辦絢麗奪目的時令性花市花展供游人賞玩,賞花的時限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天,往往能舉辦數月之久。
傳說花神專管植物的春長夏養(yǎng),所以,祀奉花神就不僅僅限于花農之間了,耕種莊稼果蔬的農人也在其中。長江三角洲一帶多有花神廟,舊時吳越花農家還常供奉花神的塑像。二月初二花神生辰,不少農人都要聚集于花神廟內設供,以祝神禧,東北一帶還講究用素饌來供奉。有的地方還要演戲娛神,通常是由十二伶優(yōu)分扮每年十二月的各月花神故事?!稖菤q事衢歌》贊曰:“春到花朝染碧叢,枝梢剪彩裊東風。蒸霞五色飛晴塢,畫閣開尊助賞紅?!比藗兗娭另硜恚痛诵纬蓮R會。這天夜里,還能看到各種形狀的“花神燈”,眾人舉著花燈在花神廟附近巡游,將娛神活動延續(xù)至深夜。
唐代的節(jié)日文化與飲食文化都十分繁盛。據傳武則天嗜花,每到夏歷二月十五花朝節(jié)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制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這種糕有著花瓣的馥郁和谷物的芬芳,很快就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便流行起來,這也是食花糕習俗的由來。清代《青浦縣志》中記載了花朝節(jié)的百花糕:“群卉遍系紅彩,家食百花糕可免腰疼,謂之撐腰糕?!被ㄉ窆?jié)烹飪的百花糕,色彩繽紛、芳香流溢、精致可口。
唐太宗在花朝節(jié)這天曾親自于御花園中主持過“挑菜御宴”。“吃花”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商朝,《詩經·大雅》中的“周原膴膴,堇荼如飴”便是對食用木槿花的記錄。楚國屈原《離騷》中有記載:“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爆F代人提起菊花想到最多的就是泡菊花茶,但菊花在歷史上有諸多吃法記載,宋代便有名菜“菊花饋”。傳說陶淵明首創(chuàng)的“菊花火鍋”到清朝時深得慈禧太后喜愛,《御香縹緲錄》中記載道:“先把那一種名喚雪球的白菊花采下一二朵來,大概是因為雪球的花瓣短而密,又且非常潔凈,所以特別的宜于煮食……原來那暖鍋里先已盛著大半鍋的原汁雞湯或肉湯,上面的蓋子做得非常合縫,不易失去溫度,便是那股鮮香之味,也不致騰出來。太后便親自揀起幾許魚片或肉片投入湯內,魚片在雞湯里燙熟后的滋味,本來已是夠鮮的了,再加上菊花所透出來的那股清香,便分外覺得可口;而菊花的本身,原是沒甚滋味的,便經雞湯和魚片一渲染,便也很鮮美了?!背艘酝膺€有廣東的“臘肉菊花餅”“菊花蛇羹”,杭州的“菊花燴三絲”“菊花咕咾肉”,北京的“菊花色球”“菊花肉”等。
清朝的孔尚任在《桃花扇·寄扇》中曾寫道:“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下妝樓,桃花粥吃個飽?!碧一ㄊ㈤_的季節(jié),煮一碗香氣撲鼻的桃花甜粥,將香香軟軟的春天吃進肚子里。不過桃花雖好卻不能多吃哦。
提到“吃花”就會想到云南,這一習俗在云南已有千年的歷史,云南人善于發(fā)現隱藏在身邊的美味,通過精細的烹制,漫山遍野的野花都能成餐桌上的美食。版納地區(qū),常見的食花品種有芭蕉花、雞蛋花、石榴花、棕樹花等。芭蕉花是傣族人的美味,一般等到雌花不再生育后便采摘食用,去老皮取嫩芯,涼拌、清炒或燉湯,口感肥厚有嚼勁,還有知名產品——紅燒肉煮芭蕉花罐頭;雞蛋花是熱帶花卉,一般吃花瓣,常見的是裹上蛋液油炸后食用,也可以拌著吃、熗炒著吃;石榴花、棕樹花、苦刺花吃前都需要焯水并浸泡至少一天,都以搭配不同食材炒著吃為主。據不完全統(tǒng)計,可食用的花卉約一百八十多種。雖然并非只有云南人吃花,但云南的花交融進了每一個在云南生活的人的血脈中,純粹而浪漫。
春季本就是吃粥的好節(jié)氣,花朝節(jié)有食春粥的習俗。
山藥粥
|材料|
新鮮的山藥、粳米
|做法|
將新鮮的山藥去皮,然后洗干凈切片備用,最后和粳米一起放入鍋中熬粥食用。
八寶粥
|材料|
薏仁、紅棗、蓮子、紅豆、糯米、花生、砂糖
|做法|
將紅豆、花生和薏仁洗凈后放入清水之中泡發(fā);2 小時后將食材加入適量的清水中放入鍋中熬煮15 分鐘,最后放入紅棗、蓮子和薏米,然后小火慢慢熬粥即可。起鍋之前可以按喜好加入適量的砂糖。
胡蘿卜粥
|材料|
胡蘿卜、植物油、蔥姜、粳米、香菜
|做法|
將胡蘿卜洗凈后切細絲,放入開水中焯一遍;隨后在干凈的鍋中加入植物油,放入蔥姜爆香,最后放入胡蘿卜絲翻炒一下起鍋;將粳米放入鍋中熬粥,等到快好的時候加入胡蘿卜絲,繼續(xù)熬煮;起鍋之前放入香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