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文秀,矣洋洋,李小艷,馮再蛟
(1.新平縣農業(yè)技術推廣站,云南 新平 653400;2.云南省農業(yè)廣播電視學校新平縣分校,云南 新平653400;3.新平縣目標績效考核評價中心,云南 新平 653400)
貢菜為萵苣屬1年生草本植物,色澤鮮綠、質地爽口、食用價值高,是純天然綠色高檔脫水蔬菜,因在清朝乾隆年間連年進貢朝廷,故稱之為“貢菜”。我國種植貢菜歷史悠久,新平縣近年開始種植,因技術簡單、經濟效益好而具有較大發(fā)展?jié)摿ΑD虫?zhèn)土地面積廣,立體氣候突出,水資源豐富,是新平縣蔬菜主要產地之一。貢菜可選高海拔地區(qū)(1 800 m以上)秋冬季種植,也可在低海拔地區(qū)(600~1 000 m)冬季種植。
根據(jù)當?shù)貧夂蛱攸c,選擇適應性強、產量高、抗逆性強的貢菜品種。采用漂浮育苗,育苗器材須進行消毒處理。貢菜種子發(fā)芽最適溫度15~25 ℃,催芽前用清水浸種3~4 h便于出苗整齊。播種前將浸種后的種子用消毒紗布或毛巾包好,置于20~25 ℃條件下催芽,80%種子萌發(fā)即可播種。
整個育苗過程要嚴格控制棚內溫濕度。播種后第2 d查看基質吸水情況,發(fā)現(xiàn)干穴的用手指輕輕將基質壓實,便于基質吸水。出苗前1周適當控水煉苗施“送嫁藥”,集中提前防治霜霉病、灰霉病及菌核病等。
選擇有機質豐富、水利條件良好的地塊種植。貢菜生物產量高,需肥水量大,整地時要施足基肥,畝施入腐熟農家肥2 000 kg(或精制有機肥50 kg)及平衡型復合肥50 kg。土地犁翻后按1.5 m(含溝30 cm)開墑,溝深30 cm、寬30 cm,墑面按行距30 cm、株距25~30 cm打定植穴,穴深10~12 cm,定植穴內土壤細碎后覆膜等待定植。
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定植,畝定植4 500~5 000株。定植前在定植穴正上方破膜,破口不宜過大,將幼苗帶基質一起放入定植穴內,覆土并稍壓實,覆土不得超過幼苗生長點,以高于基質1cm為宜,澆足定根水,地膜孔須用細土完全蓋住,防止熱氣上竄燒苗。
貢菜水肥需求量大,施肥原則為“施足基肥,適時追肥”。定植后5~7 d幼苗充分成活后適當控水控肥蹲苗5~7 d,促進根系生長。10~12 d后結合澆水薄施1次提苗肥,畝施復合肥5 kg。莖薹伸長期畝施復合肥12~15 kg,隔7 d噴施硼肥及鈣肥1次,也可結合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施肥后保持土壤濕潤,忌大水漫灌導致水分過多。如氣溫高,植株生長過快,隔7 d噴施矮壯素1次,促進基部肥大。采收前5~7 d停止?jié)菜乐够块_裂。
加強農業(yè)管理,輔以藥劑防治。因地制宜選擇抗病品種,加強種植過程管理,收獲后及種植前搞好清園和深耕曬田,提高和整平墑面以利排水降濕,防止漫灌。適度密植,勤除墑雜草,平衡施肥提高植株抗性。
霜霉病主要為害葉片,從幼苗至成株期均可發(fā)生,以生長中后期發(fā)生較重。發(fā)病初期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69%唏酰嗎啉7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防治,7~10 d噴1次,連續(xù)2~3次。藥劑最好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菌核病主要為害莖基部,整個生育期均會發(fā)病。苗期發(fā)病后病情發(fā)展迅速,短時間即可造成幼苗成片腐爛倒伏,以生長后期發(fā)病較多,對產量品質影響較大。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等藥劑交替噴霧防治,隔7 d噴1次,連續(xù)2~3次。
灰霉病主要為害莖和葉片,對產量影響很大。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800~1 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防治,7~10 d噴防1次,連續(xù)2~3次。
主要發(fā)病癥狀表現(xiàn)為花葉、矮縮、壞死等,嚴重降低貢菜產量和品質,整個生育期均有可能發(fā)生。用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高錳酸鉀1 000倍液、2%寧南霉素水劑200~400倍液噴防,7~10 d噴1次,連噴3~4次。
蚜蟲、薊馬等通過傳播病毒病對產量品質造成影響。用2.5%聯(lián)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25%噻蟲嗪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10%氯噻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5%氯氰·吡蟲啉乳油2 000~3 000倍液隔7~10 d噴防1次,連噴3~4次。也可利用害蟲趨性在田間懸掛黃色板或黃色噴膠誘捕防治。
植株抽薹完成,外葉與心葉長到平齊,露出花芽時即可分2~3批采收,保持高產優(yōu)質。收獲時向下剔除植株葉片,從植株莖薹基部砍斷即可,注意堆放整齊,避免運輸過程莖薹折斷降低品質。
選擇晴朗微風天氣,將收獲的莖薹基部削成圓錐狀,刨去外皮,在離基部2 cm處下刀,將莖薹縱切成大體均勻的細長條,懸掛于南北向曬繩上晾曬2~3 d脫水,也可通過烘烤烘干脫水。干透后移至室內返潮,分級包裝后即成商品薹干。加工過程注意清潔衛(wèi)生,避免堆捂并加強脫水過程通風,確保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