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對(duì)于人物的音容笑貌描寫往往十分精準(zhǔn)、獨(dú)到,《詩經(jīng)》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賣炭翁》中的“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都是寥寥數(shù)字,盡得神韻。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古詩中的肖像畫吧。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
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
揮毫落紙如云煙。
——《飲中八仙歌》【唐】杜甫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采蓮曲》【唐】王昌齡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
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jīng)·碩人》【先秦】佚名
余告之曰:其形也,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
飄飖兮若流風(fēng)之回雪。
——《洛神賦》【三國】曹植
新豐老翁八十八,
頭鬢眉須皆似雪。
——《新豐折臂翁》【唐】白居易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動(dòng)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西江月·遣興》【宋】辛棄疾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
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diǎn)絳唇·蹴罷秋千》【宋】李清照
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殹?/p>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陌上桑》【漢】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