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蓓,劉曉娟,金 杰,朱中原,王龍剛,王維婷
(1.江蘇省徐州醫(yī)藥高等職業(yè)學校,江蘇徐州 221116;2.江蘇聯(lián)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淮安 211700)
真菌毒素是由絲狀真菌產(chǎn)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生代謝產(chǎn)物,多出現(xiàn)在谷物、飼料和藥材表面,同時也存在于谷物等糧食制品中,具有致癌性、致突變性、毒性、和致畸性等特點(蘇紅梅等,2021)。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nóng)業(yè)組織(糧農(nóng)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5%的作物受到真菌毒素污染的影響(Emanuel,2020)。常見的真菌毒素類包括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馬菌素、赭曲霉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醇等。這些真菌毒素不僅對動物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還加劇了全球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Sohrabi等,2022)。
本研究以飼料中常見的真菌毒素——黃曲霉毒素B1、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嘔吐毒素)作為研究對象,并參照《飼料衛(wèi)生標準》GB 13078-2017對檢測結(jié)果進行分析、評價。
1.1 樣品采集 共采集117份飼料樣品(其中61份配合飼料,19份濃縮飼料,29份飼料原料,11份自配料),所有樣品均在飼料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和養(yǎng)殖環(huán)節(jié)采集,樣品采集方法按照《飼料 采樣》GB/T 14699.1-2005方法進行。
1.2 樣品處理 所有飼料樣品按照《動物飼料試樣的制備》(GB/T 20195-2006)的要求制備。
1.3 儀器與試劑 試驗設備:Alliance e2695高效液相色譜儀(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waters XBridge C18色譜柱(4.6×150 mm,5μm),高速冷凍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Milli-Q超純水機(美國Millipore公司)。
試驗試劑:黃曲霉毒素B1標準品(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嘔吐毒素)標準品(上海安譜實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黃曲霉毒素B1免疫親和柱(北京華安麥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嘔吐毒素免疫親和柱(北京華安麥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甲醇、乙腈(色譜純,德國默克)。
1.4 試驗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飼料樣品中黃曲霉毒素B1、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嘔吐毒素)2種真菌毒素的含量。黃曲霉毒素B1按照《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B2、G1、G2的測定 免疫親和柱凈化-高效液相色譜法》(GB/T 30955-2014)法進行處理檢測,嘔吐毒素按照《飼料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的測定 免疫親和柱凈化-高效液相色譜法》(GB/T 30956-2014 )法進行處理檢測。
1.5 數(shù)據(jù)分析 按照檢測標準要求,樣品中黃曲霉毒素B1含量低于檢出限0.2μg/kg時,按照“未檢出”進行處理,樣品中嘔吐毒素含量低于定量限0.1 mg/kg時,按照“未檢出”進行處理,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2.1 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況 由表1可知,117份飼料樣品中共檢出61份陽性樣品,黃曲霉霉毒素B1的平均污染率為52.1%,檢出陽性樣品的含量均值為3.02μg/kg。其中,配合飼料的檢出率最高達到68.9%,檢出含量的均值為2.61μg/kg,其次為自配料和濃縮飼料,檢出率分別為63.6%和56.2%,檢出含量的均值分別為4.02和3.86μg/kg。飼料原料的檢出率最低,為10.3%,檢出含量的均值為3.79μg/kg。
表1 不同飼料類型中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況
由表2可知,檢測的88批次畜禽飼料中共檢出58批次黃曲霉毒素B1陽性樣品,檢出率達到65.9%,檢出陽性樣品含量的均值為2.98μg/kg。其中禽類飼料檢出含量的均值最高,達到3.78μg/kg,檢出率為65.5%。其次是豬類飼料和牛羊飼料,檢出含量均值分別為2.72和1.68μg/kg,檢出率分別為68.0%和55.6%。
表2 不同畜禽類型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況
綜上所述,在檢測的117份飼料樣品中,從飼料類型看,飼料原料中黃曲霉毒素B1污染控制的較好,陽性樣品最少。從飼料類型看,豬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況最嚴重,但不同畜禽類型的飼料樣品陽性檢出率均超過50%,污染情況情況也不容樂觀。
根據(jù)《飼料衛(wèi)生標準》GB 13078-2017規(guī)定,仔豬、雛禽濃縮飼料和配合飼料黃曲霉毒素B1的限量值均為10μg/kg,其中有一批次仔豬配合飼料樣品檢測黃曲霉毒素B1數(shù)值為10.98μg/kg,超過規(guī)定限量,判定為不合格產(chǎn)品,不合格率為0.85%。
2.2 飼料中嘔吐毒素的污染情況 由表3可知,117份飼料樣品中嘔吐毒素的平均污染率為44.4%,嘔吐毒素檢出含量的均值為0.60 mg/kg。其中飼料原料中嘔吐毒素的檢出含量均值最高,達到1.17 mg/kg,檢出率也是最高的,達到61.1%。其次是自配料和配合飼料,檢出率分別為54.5%和41.0%,檢出含量均值分別是0.29和0.30 mg/kg。
表3 不同飼料類型中嘔吐毒素的污染情況
由表4可知,檢測的88批次畜禽飼料中共檢出34批次嘔吐毒素陽性樣品,檢出率為38.6%,檢出含量的均值為0.31 mg/kg。其中禽類飼料中檢出率最高,為48.3%,檢出含量均值為0.29 mg/kg。豬類飼料和牛羊飼料嘔吐毒素陽性樣品檢出率相當,分別是34.0%和33.3%,檢出含量的均值分別為0.30和0.41 mg/kg。
表4 不同畜禽類型飼料中嘔吐毒素的污染情況
綜上可知,在檢測的117份飼料樣品里,從飼料類型來看,飼料原料中的嘔吐毒素檢出率最高,而濃縮飼料的檢出率最低。從畜禽類型來看,禽類飼料的嘔吐毒素檢出率最高。
根據(jù)《飼料衛(wèi)生標準》GB 13078-2017規(guī)定,植物性飼料原料中嘔吐毒素的限量值為5 mg/kg,犢牛、羔羊、泌乳期精料補充料及豬配合飼料中嘔吐毒素的限量值為1 mg/kg,其他精料補充料及其他配合飼料中嘔吐毒素的限量值為3 mg/kg。在所檢測的飼料樣品中無嘔吐毒素含量超標情況。
2.3 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和嘔吐毒素的混合污染情況 由表5可知,117份飼料樣品中,黃曲霉毒素B1和嘔吐毒素均有檢出的飼料樣品共24批,檢出率為20.5%。其中飼料原料混合檢出率最低,為3.4%,其次為濃縮飼料和配合飼料,分別為18.8%和24.6%。自配料混合檢出率最高,為36.4%。
表5 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和嘔吐毒素的混合污染情況
飼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受多重因素影響,其中地理條件和氣候環(huán)境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陳明山等,2020),天氣相對多雨潮濕的南方,飼料原料及飼料產(chǎn)品更容易產(chǎn)生真菌毒素,其中尤以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況最為明顯(蘇娟,2016)。當然,飼料和原料加工、儲存都有可能影響真菌毒素的形成,適當控制飼料原料的含水量和篩選出損傷的原料顆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真菌毒素(蘭靜等,2020)。
自配料是由養(yǎng)殖戶根據(jù)動物種類自行配制的飼料。自配料不論是黃曲霉B1還是嘔吐毒素,或者兩種毒素的混合污染情況都有較高的陽性檢出率。一方面,技術不到位,導致養(yǎng)殖戶對原料把關不嚴,在配制飼料時引入真菌毒素。另一方面,也有養(yǎng)殖戶將飼料儲存在不適宜的環(huán)境中,如儲存溫度過高、濕度過大,從而引起真菌毒素滋生。因此,自配料的質(zhì)量安全狀況堪憂,應引起重視(劉華陽,2020)。
從飼料原料看,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況明顯低于嘔吐毒素,這與環(huán)境和監(jiān)管情況很大關系。有資料顯示,相同地區(qū)的黃曲霉毒素B1的污染情況為2014年黃曲霉毒素B1屬于污染較為普遍(徐進棟等,2015);2015年黃曲霉毒素B1污染較輕(徐進棟等,2016)。相對于受天氣和濕度影響較大的黃曲霉毒素B1,嘔吐毒素則更傾向于污染玉米及玉米類副產(chǎn)物(雷元培等,2022)。而在本次檢測的飼料原料樣品中,DDGS和膨化玉米粉等玉米類副產(chǎn)品占大多數(shù),所以嘔吐毒素在飼料原料中的檢出率偏高。
配合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和嘔吐毒素的檢出率均比濃縮飼料高,這也可能是配合飼料相較于濃縮飼料添加了更多的玉米、豆粕、麥麩等飼料原料,而這些飼料原料不論是從種植期、收獲期還是儲存期都面臨著諸多真菌毒素污染的威脅(李雅靜等,2020;李磊等,2017)。解決真菌毒素污染問題需要從飼料原料的收獲期進行預防,通過熱處理或飼料生產(chǎn)技術中的物理、化學方法去除真菌毒素(張超然等,2021)。
結(jié)果表明,兩種真菌毒素在不同飼料產(chǎn)品中呈現(xiàn)一定的差異性,在飼料原料中,黃曲霉毒素B1的陽性檢出率明顯低于嘔吐毒素的陽性檢出率,兩者的混合污染率在飼料原料中也明顯減少,這也體現(xiàn)出不同的飼料原料中易感染的真菌毒素不同。配合飼料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況明顯高于濃縮飼料,這可能與飼料生產(chǎn)過程有關。此外,雖然本次采集了117份飼料樣品,但分布到各種飼料樣品中樣本量仍顯偏小,不能代表飼料樣品的實際污染情況。因此,在今后監(jiān)管中仍需對各品類飼料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增加檢測樣本量,進而更詳盡地了解飼料中真菌毒素污染情況。